渐仁摩谊简介
渐仁摩谊的意思
解释:
用仁义感化教育百姓
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
渐仁摩谊相关词语
- 1 摩厉以需
- 见“摩厉以须”。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朱佩茞》:“媳妇有妖胎,会将摩厉以需,毋复聒之使不安静也。”语法:摩厉以需作谓语;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 2 煦煦为仁
- 煦煦:和悦惠爱的样子。指小恩小惠。形容妇人之仁出处:唐·韩愈《原道》:“煦煦为仁,孑孑为义。”语法:煦煦为仁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3 发政施仁
- 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出处: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方是时,二圣在位,发政施仁,惟恐不及。”语法:发政施仁作谓语;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示例:明·无名氏《南牢记》第四折:“发政施仁四海扬,太平世尊荣坐享。”
- 4 蔼然仁者
- 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出处:朱自清《儿女》:“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语法:蔼然仁者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好人。示例: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朱自清《儿女》)
- 5 气谊相投
- 见“气义相投”。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太史慈……与孔融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气谊相投,有分忧共患之意。”语法:气谊相投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 6 残暴不仁
-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语法:残暴不仁作谓语、定语;指人很残酷。示例:金玉舟《赵匡胤》第三章:“生性多疑,且残暴不仁,早已丧尽民心。”
- 7 谊切苔岑
- 切:亲近;苔岑:志同道合的朋友。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出处:晋·郭璞《赠温峤》诗:“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余臭味,异苔同岑。”语法:谊切苔岑作谓语、定语;指朋友。
- 8 假仁纵敌
- 讲不该讲的仁义,做出不该做的事情,给自己招致祸患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语法:假仁纵敌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给自己招致祸患。示例:我们千万不能假仁纵敌
- 9 隆情厚谊
- 隆:盛大;谊:交情。情谊深厚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许多隆情厚谊,尚未少酬,至今犹自歉然。”语法:隆情厚谊作主语、宾语;指感情深厚。
- 10 摩顶放踵
- 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语法:摩顶放踵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不辞劳苦,舍己为人。示例:故摩顶放踵以拯生民之陆沉,前者踣,后者继,百挫而无反顾,终以集事。(章炳麟《变法箴言》)
- 11 义浆仁粟
- 旧指施舍贫民的食物。出处:清 冯桂芬《上海果育堂记》:“易缠头之金,义浆仁粟不匮矣;辍秉烛之晷,读书治生有余矣。”语法:义浆仁粟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12 至仁至义
- 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竭尽仁义之道。
- 13 奉扬仁风
- 奉扬:颂扬;仁风:施行仁政如同风行。旧时用作颂扬德政。出处:《晋书·袁宏传》:“时闲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左右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此黎庶。’”语法:奉扬仁风作谓语、宾语;用作颂扬德政。
- 14 沐仁浴义
- 谓受仁义的熏陶。出处:清·吴定《示诸生书》:“自《宋史》创立道学之徒,以尊濂、洛、关、闽诸贤,一时从其游者,罔非沐仁浴义,暗然为心性之谋,何其盛也。”语法:沐仁浴义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