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之兵简介
仁义之兵的意思
解释:
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成语造句
- 1.于是,这老先生写了篇骈体文,咿咿呀呀的,满是“仁义之兵,吊民伐罪”之类的好话,大家觉得水平挺高,就送上来了。
- 2.今日琦兴仁义之兵,却是早将蔡瑁斩杀,只留下他的同党张允在此!
- 3.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 4.叔父,侄儿想请叔父支助侄儿起一支仁义之兵,不知叔父能否借侄儿些许钱财起兵呢?
- 5.此事不可,主公兴仁义之兵,为百姓除暴安良,唯有仰仗信义来招揽俊杰,犹自唯恐招揽不到人才。
仁义之兵相关词语
- 1 女流之辈
- 女流:妇女。妇女之流,带轻视的说法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八回:“你女流之辈,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老熊做阴阳的人,一惟酒食是图而已。”语法:女流之辈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妇女,含轻蔑意。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自己女流之辈,可以不必来管这桩大事。”
- 2 硁硁之信
-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固执的信念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6回:“主公犹执硁硁之信,隐忍不言。”语法:硁硁之信作宾语;指人很固执。
- 3 秦晋之缘
- 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君主之间世代联姻,关系亲密出处: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我与你合秦晋之缘何如?”语法:秦晋之缘作宾语;用于男女间。示例: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7回:“倘蒙娘子垂怜,肯结秦晋之缘,足称平生之愿,学生虽衔环结草,不敢有忘。”
- 4 之死靡他
- 同“之死靡它”。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一言革面,愿比家奴,之死靡他。”明·李贽《昆仑奴》:“忠臣侠忠,则扶颠持危,九死不悔,志士侠义,则临危自奋,之死靡他。”语法:之死靡他作谓语、定语;指人忠诚。示例:又不见张公鏖战暮及晡,之死靡他期捐躯!清·伍观澜《西炮台行为提督张公作》诗
- 5 失之交臂
-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双方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机会。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语法:失之交臂补充式;作谓语;形容当面错过机会。示例:(1)做事要抓住时机,不可轻易放过,以免失之交臂,抱憾终生。(2)上次我去杭州,正巧你去了苏州,失之交臂,又未能见面。
- 6 莫逆之契
- 莫逆:没有抵触;契:相合。 指朋友之间情投意切,心心相印的深厚友情。出处:晋·范弘之《与王珣书》:“与先帝隆布衣之好,著莫逆之契。”
- 7 终天之思
- 终天:终身。到死的时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语法:终天之思作宾语;用于死丧不幸的事。示例:他抱着终天之思而离去
- 8 惊人之举
- 值得赞叹的、令人惊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达到的事情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5章:“他过去在学校里的一些小小的‘惊人之举’,完全出于性格本身所致。”语法:惊人之举作宾语;指壮举。示例: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当时英国与印度的报纸,都报道了她这次长途跋涉的惊人之举。”
- 9 绳墨之言
- 可以作为准绳、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论。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语法:绳墨之言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10 人道主义
- 道:道义。关心人类幸福出处:老舍《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真要是把老渔夫或船娘都喂了海鱼,未免有悖于人道主义。”语法:人道主义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慈善方面。示例: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如果你不是以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去对待他,那无异于落井下石、谋财害命,把自己的欢乐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 11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出处:宋 郑樵《通志 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语法:无稽之谈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既无其说,是为无稽之谈。(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
- 12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 芝:通“芷”,香草;兰:香草。好像进入满是香草的房间,闻久了就不能闻出香味。比喻在某种环境里呆久了,习以为常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语法: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13 涸泽之鱼
-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语法:作主语、宾语;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 14 无源之水
- 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出处:《左传·昭公九年》示例:显然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一种贼喊捉贼的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