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简介
感同身受的意思
解释: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出处:
《艺风堂友朋书札》:“小方壶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饥,感同身受。”
语法:
感同身受作谓语、宾语;指像自己亲身感受一样。
示例:
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晚清文学丛钞 轰天雷》第二回)
感同身受的近反义词
- 反义词
- 漠不关心
成语造句
- 1.对于灾区人民我们应该感同身受,不能置之度外。
- 2.我们都或多或少对那些经历感同身受。
- 3.感同身受,看到这一情景的人感动,因而感激入殓师,这使他自豪。他从对别人的尊重里收获了自尊。
- 4.看到地震灾区群众那痛苦的情景,我感同身受。
- 5.倾听和理解能让你对客户的经历感同身受,这样你才真正能够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 6.老先生声泪俱下的控诉,令人感同身受。
英语翻译
- 英语:
feel grateful as a personal kindness
感同身受相关词语
- 1 碌碌终身
- 一辈子庸庸碌碌,没有成就出处:韩山书院碑记》
- 2 忧国忘身
- 忧:忧虑。一心忧虑国事,忘了自身安危出处:《晋书·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考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语法:忧国忘身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明史·于谦传》:“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 3 一身三手
- 一个人身上长三只手。比喻虽多无用。出处:汉·焦延寿《易林·睽之节》:“一身三手,无益于辅。两足共节,不能克敏。”
- 4 著作等身
- 著作跟身材一样高(等:相等)。形容著作十分丰富。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语法:著作等身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会上陈列了他多年来的全部著作,那时他已是著作等身了。(曹禺《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
- 5 同声之应
- 应:应和。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出处:朱自清《白采的诗——羸疾者的爱》:“这里深入显出的工夫,使这样奇异的主人公能与我们亲近,让我们逐渐的了解他,原谅他,最后和他作同声之应。”语法:同声之应作宾语;指意气相投。
- 6 终身大事
- 终:从开始到末了。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男女婚嫁而言。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偶尔亏输,便要认起真来,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不可羞!这事断然不可!”语法:终身大事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多指婚姻。示例:但终身大事 ,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 7 口有同嗜
- 每个人在口味上嗜好都相同出处:《孟子·告子上》
- 8 哀感天地
- 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一 二祖阿难尊者》:“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语法:哀感天地作谓语;形容极度悲伤。
- 9 受夹板气
- 夹在中间受气,两头不讨好出处:凌力《少年天子》第一章:“福临满脑门冒火,感到他在受夹板气。”语法:受夹板气作谓语、宾语;指两头不讨好。示例:海岩《我不是个好警察》:“他就必定得去干那个受夹板气的角儿了。”
- 10 传道受业
- 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出处: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11 愤不顾身
- 奋勇直前,不顾自身安危。出处: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语法:愤不顾身作谓语、状语;指人不惜生命。示例:清军自得汉阳,湖南人士均愤不顾身,颇有灭此朝食之慨。郭孝成《湖南光复纪事》
- 12 有福同享
- 幸福来共同分离。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回:“彼此兄弟,自应有福同享。”语法:有福同享作谓语;指朋友、亲人等。示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7章:“眼下吃点苦,日后打下江山是咱们大家的,有福同享。”
- 13 与民同忧
- 忧:忧患。与人民共忧患出处:宋·苏舜钦《诣匦疏》:“岂上位务在镇静,不须与民同忧也?”语法:与民同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回:“我老臣虽是身在林泉,心怀魏阙,岂知平地风波,生此异事。”语法:身在林泉,心怀魏阙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