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济彬彬简介
济济彬彬的意思
解释:
济济:庄严恭敬的样子;彬彬:文雅的样子。形容仪表庄重,举止文雅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朝门外有十余位官员,一个个峨冠博带,济济彬彬,列于两行。”
语法:
济济彬彬作谓语、定语;指人有修养。
济济彬彬相关词语
- 1 安民济物
- 安抚百姓。旧时用来形容朝廷大臣的抱负。[济:救助。物:指人,公众。] 书证:五代·吴越·罗隐《谗书》第四卷:“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 2 济胜之具
- 胜:胜地;具:才具。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体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询好游山水,而体便登垑,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语法:济胜之具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南史·刘歊传》:“性重兴乐,尤爱山水,登危履险,必尽幽遐,人莫能及,皆叹其有济胜之具。”
- 3 同舟共济
- 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舟:船;济:渡水。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语法:同舟共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通常在林海里人与人相遇,和在远洋航海中同舟共济一样,为什么他竟这样势不两立。(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七)
- 4 济世匡时
- 济:拯救;匡:匡正。拯救人世,匡正时政。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5回:“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语法:济世匡时作宾语、定语;指拯救人世。示例:错综今古,尝怀济世匡时之略,运会不偶。(清 黄宗羲《黎眉郭公传》)
- 5 相呴相济
- 谓互相救助。语本《庄子·大宗师》:“相呴以湿。”出处:语出《庄子·大宗师》:“相呴以湿。”语法:相呴相济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互相帮助。
- 6 同舟而济
- 济:渡水。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语法:同舟而济作谓语、定语;指齐心协力。示例:汉·朱穆《复奏记梁冀》:“夫将相大臣,均体之首,共舆而驰,同舟而济,舆倾舟覆,患实共之。”
- 7 合衷共济
- 犹言同心协力。出处:谢彬《民国政党史》第四节:“进步党亦感两党提携之必要,故遇事胥能合衷共济。”语法:合衷共济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同心协力。
- 8 济世安民
- 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出处:《旧唐书 太宗本纪上》:“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语法:济世安民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安邦定国。示例:孟轲得圣贤之传于子思,有济世安民之志。(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
- 9 以不济可
-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后以“以不济可”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语法:以不济可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营平(赵充国,封营平侯)皤皤,立功立论,以不济可,上谕其信。《汉书·叙传下》
- 10 表里相济
- 表里:指内外;济:救助。指内外互相补充出处:晋 桓温《辞参朝政疏》:“不有行者,谁捍牧圉,表里相济,实深实重。”语法:表里相济作谓语、定语;指内外互相补充。示例:宋·王安石《上邵学士书》:“文贯乎道,仁思义色,表里相济者。”
- 11 拔毛济世
- 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出处:语出《列子 杨朱》:“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语法:拔毛济世作宾语、定语;指帮助世人。示例:只“平生几两屐”细味之亦疏;而“拔毛济世”事,尤牵强可笑。以予观之,此乃俗子谜也,何足为诗哉!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三
- 12 一人高升,众人得济
-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出处:梁斌《红旗谱》第一卷:“一人高升,众人得济。你一个人挣钱,一大家子人不受急窄了。”语法:一人高升,众人得济作宾语、分句;用于人事关系。
- 13 济时行道
- 济:救助。拯救时世,推行王道仁教出处:明·杨澄《陈伯玉先生文集后序》:“岂足以知先生之术济时行道,忠忧之心进进不已哉。”语法:济时行道作谓语、定语;指救世行王道。
- 14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语法:假公济私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现在那些招摇撞骗,假公济私的玩意儿太多了。(欧阳山《三家巷》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