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传心授简介
口传心授的意思
解释:
心授:不立文字;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悟解来传授。
出处:
明 解缙《春雨杂述 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语法:
口传心授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师徒间口头传授。
示例:
尽管在旧社会得不到出版发行的便利,千百年来通过无数艺人的口传心授,终于很好地保留下来了。光未然《戏曲遗产中的现实意义》
成语造句
- 1.全真正韵一直遵循着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使用上延续着已有的曲目。
- 2.陈军认为,民族乐器传承过去靠口传心授和精神涵育,培育的是情趣和钟爱。
- 3.兹余所论,大泄真机,皆列圣口传心授之旨,人能照此下手行持,自能夺天地玄妙之功,穷鬼神不测之奥,诚金丹之口决也。
- 4.本法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多由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口传心授。
- 5.我有一句真言,只有五个字,既不识字,口传心授,也容易记得。
- 6.道教音乐历代靠口传心授,传承方法隐秘保守,特别是全真道要求更严。
英语翻译
- 英语:
verbal and mental instructions
口传心授相关词语
- 1 苦心积虑
- 积虑:长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费尽心思长时间的思考问题。出处:《清史稿·文苑传·申涵光》:“孙奇逢谓其苦心积虑,阅历深而动忍孰。”语法:苦心积虑作谓语;指冥思苦想。示例:奇逢谓其苦心积虑,阅历深而动忍孰。《清史稿 文苑传 申涵光》
- 2 小鹿触心头
- 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兽畜》:“为帝迫困于斯,见之汗湿衣襟,若小鹿之触吾心头。”语法:小鹿触心头作宾语、定语;形容人的情绪。
- 3 倾心露胆
- 倾心:竭尽忠诚。形容待人竭尽诚心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2回:“次日又排筵宴,各各倾心露胆,讲说平生之怀。”语法:倾心露胆作状语;指真心待人。
- 4 气傲心高
- 傲:骄傲,轻慢。志气十分高傲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自家想着当年的事,还有些气傲心高。”语法:气傲心高作谓语、定语;指人心高。
- 5 大得人心
- 人心:即民心。指受百姓热烈拥护。出处:《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家稼,大得人心。”语法:大得人心作谓语、定语;指受拥护。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4章:“他的行为大得人心,双水村有许多人为他歌功颂德。”
- 6 胆大心雄
-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出处:明 杜睿《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语法:胆大心雄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做事无所畏惧。示例: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九章:“混得久了,也就见多识广,胆大心雄。”
- 7 心服情愿
- 心里完全愿意,毫不勉强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如果心服情愿,叫他写个凭据来,银子早迟不要紧的。”语法:心服情愿作谓语、状语;形容发自内心。
- 8 裁书叙心
- 写了这封信表述心意。
- 9 违心之论
- 与内心相违背的话。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王志之》:“也姑且不要求太求全,因为求全责备,则有些人便远避了,坏一点的就来迎合,作违心之论。”语法:违心之论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违背内心的话。示例:我不能够站到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尽说些违心之论。(叶圣陶《英文教授》)
- 10 心活面软
- 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他这心活面软,未必不周济他些。”语法:心活面软作谓语、定语;指没有主见。
- 11 独出心裁
- 心裁:心中的构思、设计。原指诗文的构思、安排独特新颖。现在泛指独自想出与众不同的办法来。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语法:独出心裁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 12 高下在口
- 犹言信口雌黄。出处:《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丛猥,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异时长官漫不省察,谨占署而已。”语法:高下在口作谓语、定语;用于人说话。
- 13 饭来开口
- 见“饭来张口”。出处:唐·元稹《放言》诗:“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语法:饭来开口作宾语、定语;指人坐享其成。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9回:“早眠晏起、饭来开口、箸来伸手的懒货,除了奶小全哥,顶一个雇的老婆子做活。”
- 14 虐老兽心
- 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出处:汉 班固《汉书 武五子传》:“呜呼!薰鬻氏虐老兽心,以奸巧边氓。朕命将率,徂征厥罪。”汉 司马迁《史记 王世家》:“于戏!荤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