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杀身简介
感慨杀身的意思
解释:
感慨:因有感触而愤慨或慨叹;杀身:舍弃性命。因愤慨而舍弃生命
出处:
宋·朱熹《近思录·政事》:“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语法:
感慨杀身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感慨杀身相关词语
- 1 慨然领诺
-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很慷慨地答应下来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35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语法:慨然领诺作谓语;指很慷慨地答应。
- 2 抱恨终身
- 一生的遗憾。
- 3 不教而杀
-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语法:不教而杀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对待犯错误的人应当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针,而不应该不教而杀。
- 4 惹火烧身
-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出处: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语法:惹火烧身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自找麻烦或自找苦吃。示例:有意见,我就要提,就算是惹火烧身,我也不怕。
- 5 借剑杀人
- 见“借刀杀人”。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坐山看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本事。”语法:借剑杀人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借别人的手害。
- 6 杀人如麻
- 杀死的人像乱麻一样数不清。形容杀人极多。出处:唐 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语法:杀人如麻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儿自幼随父出征,杀人如麻,何曾有为祸之理?今杀妖人,正绝大祸,安得反为我祸?(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 7 轻身重义
-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语法:轻身重义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
- 8 薄技在身
- 薄:微小。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语法:薄技在身作宾语;用于谦词。示例:我们要有薄技在身,才不会被淘汰
- 9 五短身材
- 指人的身材矮小。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姓王名英。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矮脚虎。”语法:五短身材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李准《参观》:“只见他五短身材,赤红脸,高鼻梁,一双细长眼睛,炯炯有神。”
- 10 弃智遗身
- 谓不与人斗智争利,忘记自身的存在。出处: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语法:弃智遗身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 11 身先士众
- 见“身先士卒”。出处:《旧唐书·李密传》:“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广也!”语法:身先士众作谓语、定语;指带头。
- 12 杀身成义
- 犹言杀身成仁。出处:《晋书·阎欑传》:“假令如今,吕后必谓昌已反,夷其三族,则谁敢复为杀身成义者哉。”语法:杀身成义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示例:《北史·崔鉴崔模等传论》:“模雄壮之烈,楷忠贞之操,杀身成义,临难如归,非大丈夫亦何能若此矣。”
- 13 浑身解数
- 浑身:全身;全部的;解数:原指武术中的架势、招式;后泛指手段;本事。全身所有的本事。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浑身解数如花锦,双手腾那似辘轳。”语法:浑身解数偏正式;作宾语;用在使出、用尽之后。示例:鱼,大约也已经使尽了浑身解数,才死里逃生,如今累了,潜在水里不动了。
- 14 一身正气
- 一身都是正气,比喻,人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示例: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坚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如果他们是保持一身正气,有机会获得他们推翻或撞倒,这是不好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