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技在身简介
薄技在身的意思
解释:
薄:微小。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语法:
薄技在身作宾语;用于谦词。
示例:
我们要有薄技在身,才不会被淘汰
成语造句
- 1.谚日:“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使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劳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 2.刘惊雷夫妇一听觉得好笑,不过也在理,家有家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何况将来还有工资加。
- 3.我师傅虽薄技在身,但也只得一二勉强自卫,与王爷相比之下自甚不如。
- 4.唉!老先人话没错呀!家有千倾良田不如薄技在身。
- 5.草民现在无职无权,唯有这酿酒的薄技在身。
- 6.他还勉励全体学员记装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的道理。
英语翻译
- 英语:
have a slight skill by oneself
薄技在身相关词语
- 1 浮名薄利
- 浮名:虚浮的名声;薄利:微薄的利益。形容名利微不足道。出处:宋 赵师侠《扑蝴蝶》:“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语法:浮名薄利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名利微不足道。
- 2 五短身材
- 指人的身材矮小。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姓王名英。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矮脚虎。”语法:五短身材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李准《参观》:“只见他五短身材,赤红脸,高鼻梁,一双细长眼睛,炯炯有神。”
- 3 弃智遗身
- 谓不与人斗智争利,忘记自身的存在。出处: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语法:弃智遗身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 4 智珠在握
- 智珠:佛教指本性的智慧。比喻人有很高的智慧出处:清·袁枚《与刘介石太守》:“阁下智珠在握,或小试其使贪使诈之才,而仍有毅然不惑之见,恐非香亭之所能知也。”语法:智珠在握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身先士众
- 见“身先士卒”。出处:《旧唐书·李密传》:“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广也!”语法:身先士众作谓语、定语;指带头。
- 6 杀身成义
- 犹言杀身成仁。出处:《晋书·阎欑传》:“假令如今,吕后必谓昌已反,夷其三族,则谁敢复为杀身成义者哉。”语法:杀身成义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示例:《北史·崔鉴崔模等传论》:“模雄壮之烈,楷忠贞之操,杀身成义,临难如归,非大丈夫亦何能若此矣。”
- 7 进身之阶
- 进身:上升;阶:台阶。使身体能够上升的阶梯。旧指借以提拔升迁的门路。出处:元 胡柢遹《紫山大全集 礼论》:“殊不察自即位以来,所闻之言无大利害,适足以为口舌者进身之阶,虚失待大臣之体,渎上下之分。”语法:进身之阶作宾语;指借以提拔升迁的门路。示例:此行倘有进身之阶,必当举荐吾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
- 8 苦身焦思
- 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出处:《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语法:苦身焦思作谓语;用于人。
- 9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出处: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语法:成竹在胸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示例:他回答老师的问题从容不迫,成竹在胸。
- 10 得失在人
- 指人生的胜利失败就取决与本人的努力与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出处:唐·陈子昂《与韦王虚己书》:“仆尝窃不自量,谓以为得失在人,欲揭闻见,抗衡当代之士。”语法:得失在人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11 优游自在
- 悠闲舒适。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太平无事,尚可优游自在,一旦有警,早已吓得意乱心慌,等到上头派了下来,更把他急的走头无路。”语法:优游自在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茅盾《森林中的绅士》:“但正像我们的可敬的绅士们尽管‘得天独厚’,优游自在,却也常常要无病呻吟一样,豪猪也喜欢这调门。”
- 12 死无葬身之地
- 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死的结局很悲惨。出处: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天那,可怜害俺一家,死无葬身之地也。”语法:死无葬身之地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六卷:“与夫同心合计,弄得尼姑死无葬身之地,果是快心。”
- 13 轻身重义
-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语法:轻身重义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
- 14 惹火烧身
-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出处: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语法:惹火烧身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自找麻烦或自找苦吃。示例:有意见,我就要提,就算是惹火烧身,我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