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然天成简介
浑然天成的意思
解释: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出处:
唐 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才,蓄雄刚之俊德,浑然天成,无有畔岸。”
语法:
浑然天成作谓语;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
示例:
凌叔华《古韵》:“那些假山石跟真的一样,浑然天成。”
成语造句
- 1.此地龙蟠虎踞,浑然天成,但过度开发后,已面目全非。
- 2.真实的感情是浑然天成的,单纯的,自然并且简单。
- 3.幸福就像一件浑然天成的瓷器,一旦碎裂,便不可能完好如初。
- 4.别人老找我来演小偷,没办法,长得已经浑然天成了。
- 5.吉他与木管乐器的纯熟配合展现出的音乐气势宏大、浑然天成。
- 6.新理性主义与国际风格的完美组合,美学与制造工艺浑然天成。
英语翻译
- 英语:
like nature itself
浑然天成相关词语
- 1 兴趣盎然
- 形容兴趣浓厚。出处:茅盾《马达的故事》:“谁要是看了这样专心致志而又兴趣盎然,还会贸然冲上去问一句。”语法:兴趣盎然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陆文夫《知趣、识趣、有趣》:“尊重别人的志趣,自足、乐观,兴趣盎然。”
- 2 天下为公
- 天下是大家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当成一家的私有。后指国家的一切都属于人民。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语法:天下为公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示例:万古千秋业,天下为公器。(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诗)
- 3 泛滥成灾
-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横流;造成灾害。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成为祸患。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语法:泛滥成灾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比喻发生在内部的灾难。示例:表报之多,闹得泛滥成灾。(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 4 长江天险
- 长江为天然的壕沟。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南阳密迩中原,易以号召四方;又有长江天险,可以固守。”语法:长江天险作宾语、定语;形容长江。示例: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以为长江天险不可突破,他们就押这个宝。”
- 5 朝成夕毁
- 形容翻新之速。出处: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后宫之费不下一敌国,金玉锦绣之工,日作而不息,朝成夕毁,务以相新。”语法:朝成夕毁作宾语、定语;指变化快。
- 6 冤天屈地
- 形容非常冤枉委屈。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吾好意为你寄信,你妻子自不曾到,今日这话,却不知祸从天上来!”语法:冤天屈地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天南海北
- ①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②形容(谈话)漫无边际。出处:杨朔《熔炉》:“他素来最能关心战士,天南海北,不管怎样调皮捣蛋的人,一经他教育改造,都能脱胎换骨。”语法:天南海北作宾语、定语、状语;指相距遥远。示例:和他在一起,觉得很自在,很安详,可以天南海北,无拘无束的聊天。秦牧《漫记端木蕻良》
- 8 青天白日
- 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出处:唐 王建《寄分司张郎中》:“青天白日当头上,会有求闲不得时。”语法:青天白日联合式;作宾语、分句;指大白天。示例:其为汉复仇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之。(宋 朱熹《答魏元履书》)
- 9 天涯比邻
- 虽然相隔极远,但近如邻居一样。出处: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语法:天涯比邻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两者关系很好。示例:明·王世贞《与吴明卿书》:“天涯比邻,固古人神旷之说。”
- 10 哭天抹泪
- 形容哭哭啼啼。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前日不知为什么撵出去,在家里哭天抹泪的。”语法:哭天抹泪作谓语、定语;指哭泣。示例:王朔《给我顶住》:“你要有志气,别到时哭天抹泪地好像我是陈世美。”
- 11 回天无力
-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无力:没有力量。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出处:清 冯起凤《昔柳摭谈 秋风自悼》:“后探得的耗,万箭攒心,脏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术。”语法:回天无力作谓语、宾语;指难以挽回。示例:我家家传将种,系出清门,先君爱国如焚,回天无力。(清 梁启超《侠情记传奇 纬忧》)
- 12 违天悖理
- 见“违天逆理”。出处:《明史·王直传》:“今敌肆猖獗,违天悖理,陛下但宜固封疆,申号令,坚壁清野。”语法:违天悖理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3 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 升天:死亡;出世:生。佛出生又死去。指活过来又死去出处:《慈禧太后演义》第六回:“那拉懿嫔回忆旧日慈眷,格外悲戚,哭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几乎有痛不欲生的形状。”语法:一佛升天,二佛出世作状语;用于书面语。
- 14 宛然在目
- 宛然:仿佛。如同清楚地呈现于视野中出处:明·袁宏道《公安二圣夺重修天王殿疏》:“使来者一人斯堂,而文献宛然在目。”语法:宛然在目作谓语;指仿佛逼真的样子。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9回:“你这个模样,我也还宛然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