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近民简介
平易近民的意思
解释:
见“平易近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语法:
平易近民作谓语、宾语;指人或文章等。
示例:
宋·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书》:“和州之政平易近民,百姓至今德如父母。”
成语造句
- 1.成王死后,继位的康王继承先王的事业,勤于政事,平易近民,刑罚几十年不用,社会更加安定。
- 2.’周公祖叹道‘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3.网上生意繁荣的基本,是网平易近民数。
- 4.唉,鲁国后世要北面为臣事奉齐国!政治不简约不平易,百姓就不会亲近;政治平易近民,百姓必然归附。
- 5.‘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成语故事
- 西周武王的弟弟周公被封为鲁公,他没有去曲阜,而让儿子伯禽前去治理。姜子牙分到齐地,五个月就回京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而伯禽三年后才回京汇报政绩。周公感慨政令不简约易行,百姓就不会对它亲近,平易近人才行得通
英语翻译
- 英语:
have a way with one
- 俄语:
простотá в обращении с людьми
平易近民相关词语
- 1 无平不颇
- 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出处:《周易·泰》:“九三,无平不颇,无往不复。”语法:无平不颇作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否则存心自满,才有无平不颇的这番警戒。”
- 2 不近道理
- 不近人情,不讲道理。出处:《古今小说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王保正,您好不近道理!偌大一只狗子,怎地只把三百钱出来?须亏我。”语法:不近道理作谓语、定语;指为人等。
- 3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 平时:平常;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出处:鲁迅《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却还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十个字形容当今学术界大部分的状况。”语法: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临时慌忙应付。示例:萧克《浴血罗霄》第35章:“哼!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啊!”
- 4 买卖公平
- 买或卖公平合理,互不相欺。示例:这家小店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很受顾客信赖。
- 5 官逼民变
- 逼:逼迫。官府压迫人民,迫使人民起来反抗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天地会和饥民纷纷起义,揭‘官逼民变’……‘劫富济贫’等旗号。”语法:官逼民变作宾语、定语;指人民被迫奋起反抗。
- 6 称物平施
- 称:通“秤”,计重;施:给予。根据物品的多寡来平均分配出处:《周易·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语法:称物平施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明·唐顺之《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奈何使苦寒与逸肥一样同折?非称物平施之义也。”
- 7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 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出处: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语法: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复句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示例: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
- 8 虚气平心
- 虚:通“舒”。心平气和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虚气平心,乃至怒喜。”语法:虚气平心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9 画鬼容易画人难
- 比喻凭空瞎说很容易,想要有真才实学确很难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画鬼容易画人难。”语法:画鬼容易画人难作宾语、定语;指人难刻画。示例: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人是很难刻画的
- 10 至当不易
- 至:极;当:恰当;易:改变。形容极为恰当,不能改变。出处:明·李贽《焚书·读史·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故汲长孺谓其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而论六家要指者,又以‘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八字概之,可谓至当不易之定论。”语法:至当不易作谓语、宾语;指非常恰当。
- 11 变古易常
- 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语法:变古易常联合式;作谓语;指改变原有的准则。示例: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春秋》之法,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者,谓幸国。”
- 12 政平讼理
- 政平:政治平允;讼理:讼案得到合理的处理。指政治清明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循吏传》:“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语法:政平讼理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爱民恤物
- 关心、体恤百姓。 [恤:体恤。物:自我以外的人或环境,这里指众人。] 书证:明·周楫《西湖二集》:“做官爱民恤物,今特佑汝。”
- 14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出处: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语法:国泰民安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国家太平,人民安乐。示例: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老舍《龙须沟》第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