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钉钉简介
板上钉钉的意思
解释: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出处:
王蒙《蝴蝶》:“海云是已经定性、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
语法:
板上钉钉主谓式;作定语;比喻已经定下的事情。
示例:
王朔《我是“狼”》:“咱们这伙人谁都能干出点名堂,独你板上钉钉一事无成。”
成语造句
- 1.修桥的事已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是板上钉钉的事,我一个人无权改变这个决定。
- 2.目前公司在四块核心业务的支撑下,转型娱乐业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 3.在一场比赛中看起来他们碰杯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而下一场比赛他们就可能三球完败。
- 4.比利时国内风向的突然变动,也令原本板上钉钉的巴黎银行收购计划旁生波折。
- 5.我想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交易.
- 6.安东尼肯定会得到提拔,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英语翻译
- 英语:
no two ways about it <The die is cast.>
- 日语:
(板に釘を打ちつけたように)事が決まってしまって,改変できない
板上钉钉相关词语
- 1 惹火上身
-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语法:惹火上身作谓语、定语;比喻自找麻烦。
- 2 纸上谈兵
-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语法:纸上谈兵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 3 上替下陵
- 同“下陵上替”。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礼仪志》:“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仪,上替下陵,此谓大乱。”语法:上替下陵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上树拔梯
- 比喻引诱别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出处:宋 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语法:上树拔梯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你不要老干那种上树拔梯的坏事
- 5 斩钉截铁
- 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语法:斩钉截铁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示例:我喜欢那种斩钉截铁的作风。
- 6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出处:《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语法:三十六策,走是上计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劝说词。
- 7 马上功成
- 指凭武功建国出处:宋 王安石《嘲叔孙通》诗:“马上功成不喜文,叔孙绵蕝共经纶。”语法:马上功成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凭武功建国。示例:历史上马上功成的朝代有好几个
- 8 足上首下
- 脚在上,头在下。比喻长幼尊卑相互颠倒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倒县如此,犹为国有人乎?”语法:足上首下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9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出处:《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语法: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示例:这有何妨,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清 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
- 10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出处:《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语法:三十六策,走为上策复句式;作谓语、分句;用于劝说词。示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5回:“三十六策,走为上策。官打的现在。赌博场中闹出事,只有个闻风远扬是高着。”
- 11 上雨旁风
- 形容家里贫穷,房屋破旧。出处:唐·韩愈《面海神庙碑》:“上雨旁风,无所盖障。”语法:上雨旁风作定语;指房屋破旧。
- 12 赶不上趟
- 落在后面或错过时机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6章:“中国的这类政策常常说变就变,往往一夜之间赶不上趟,就把人的命运改变了。”语法:赶不上趟作谓语;用于口语。示例:每次公司的好事,我都赶不上趟
- 13 欺主罔上
- 罔:蒙骗。欺骗蒙蔽君主出处:南朝·齐·沈冲《奏劾江谧》:“谓贩鬻威权,奸自不露,欺主罔上,好议可掩。”语法:欺主罔上作谓语、定语;指欺骗蒙蔽君主。
- 14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出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语法:龙驭上宾作谓语、定语;用于皇帝死的讳饰语。示例:盖有意大用,未几而龙驭上宾矣。明·李东阳《张公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