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砸钉简介
板上砸钉的意思
解释:
比喻事情已定,不容变更或说话算数。
出处:
参见“板上钉钉”。
语法:
板上砸钉作定语、状语;比喻已经定下的事情。
示例:
大英雄说话板上砸钉,你既然还愿意给弟兄们办事,那就看你说的吧。苗培时《矿山烈火》
英语翻译
- 英语:
That clinches it.
板上砸钉相关词语
- 1 上挂下联
- 比喻向上下追查,扩大牵涉面。出处 叶永烈《张春桥传·附录一》:“上挂下联,审查面越来越宽,打击面越来越大。”事例 ~,审查面越来越宽,打击面越来越大。
- 2 刺上化下
- 讽谕国君,教化下民。
- 3 热锅上蚂蚁
- 比喻处境艰困、惶急不安的人。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把个赵氏在屏风后急得像热锅上蚂蚁一般。”语法:热锅上蚂蚁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坐立不安的样子。示例:丁玲《水》:“女人们还在越聚越多,像热锅上蚂蚁,有些跑回了家又跑了出去。”
- 4 取法于上,仅得乎中
- 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出处:唐·唐太宗《帝范》第四卷:“取法于上,仅得乎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语法:取法于上,仅得乎中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语曰:取法于上,仅得乎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
- 5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出处:《晋书 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语法: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复句式;作主语、分句;形容畏惧惊恐到极点。示例:“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的一例。(毛泽东《论持久战》)
- 6 颊上添毫
- 颊:面颊;毫:毫毛。给人画像时在脸上添上几根毫毛。比喻文章经润色后更加精采。出处:《晋书 顾恺之传》:“尝图裴楷橡,颊上夹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语法:颊上添毫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7 直上直下
- ①上下一贯。②从上到下,从头到脚。③形容陡直。出处:《朱子全书》卷四:“凡事都分做两边,是底放一边,非底放一边。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则分别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则分别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之道。”语法:直上直下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上下笔直。示例:②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官道旁边,只见走过一条大汉,直上直下相李逵。”③这楼梯直上直下,不好走。
- 8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出处:南朝 陈 姚最《续画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上安床。”语法:床上安床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指多此一举。示例:写文章应该简洁明了,不要床上安床,使人不得要领。
- 9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出处:《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语法: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作谓语、分句;指恼怒到极点。示例:张爱玲《连环套》:“不觉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兜脸一拳头,崔玉铭从半楼梯上直滚下去。”
- 10 走上坡路
- 由低处通向高处的道路
- 11 捧到天上
- 比喻吹捧过分出处:林语堂《说福禄特尔与中国迷》:“中国的文化礼教,曾经被欧人称为世界最高的文化,捧到天上去。”语法:捧到天上作谓语、定语;用于拍马等。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12回:“世宗皇帝晚年好斋谯,不但灭佛,还把道教捧到天上。”
- 12 华灯初上
- 雕饰华美或光华灿烂的灯刚刚点亮,一般用来形容夜幕刚刚降临时的城市景象。
- 13 矢在弦上
-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出处: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语法:矢在弦上作宾语、定语;指情况危急。示例:郁达夫《大风圈外》:“但四海汹汹,革命的气运,早就成了矢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局面。”
- 14 轻装上阵
- 原指战士穿着轻装作战,现在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出处:《文汇报》1983.1.6:“这样一来,年轻人减轻了思想负担,轻装上阵,充分发挥创作才华。”语法:轻装上阵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陆文夫《煎熬中的起飞》:“写的时候可以轻装上阵,心不冷,手不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