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替下陵简介
上替下陵的意思
解释:
同“下陵上替”。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礼仪志》:“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仪,上替下陵,此谓大乱。”
语法:
上替下陵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上替下陵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上陵下替
上替下陵相关词语
- 1 上树拔梯
- 比喻引诱别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出处:宋 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语法:上树拔梯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你不要老干那种上树拔梯的坏事
- 2 赔身下气
- 谦躬屈节,低声下气。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语法:赔身下气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谦卑的样子。
- 3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 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出处:宋 辛弃疾《一剪梅 独立苍茫醉不归》词:“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语法: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作宾语、分句;指实至名归。
- 4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出处:《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语法:三十六策,走是上计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劝说词。
- 5 干打雷不下雨
- 干:空。比喻空作许诺,不肯实施,不肯给人以实惠出处:老舍《离婚》:“干打雷不下雨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语法:干打雷不下雨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光说不做。示例:周作人《关于雷公》:“故见小孩子号哭无泪者曰干打雷不下雨。”
- 6 马上功成
- 指凭武功建国出处:宋 王安石《嘲叔孙通》诗:“马上功成不喜文,叔孙绵蕝共经纶。”语法:马上功成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凭武功建国。示例:历史上马上功成的朝代有好几个
- 7 足上首下
- 脚在上,头在下。比喻长幼尊卑相互颠倒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倒县如此,犹为国有人乎?”语法:足上首下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8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赏罚若明,其计必成。”语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雪公,你的条件开得不够吧?”
- 9 糟糠之妻不下堂
-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贫穷时,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出处:《后汉书 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语法:糟糠之妻不下堂作宾语、定语;指爱惜患难之妻。示例:糟糠之妻不下堂,宁死不敢承命,王如听臣自赎,倾家可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八大王》
- 10 心存目替
- 存:想念;替:废弃。心里虽然想念,但已废弃看望的行动出处: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序》:“历试无效,且有家艰,心存目替,赋诗申怀。”语法:心存目替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出处:《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语法: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示例:这有何妨,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清 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
- 12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出处:《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语法:三十六策,走为上策复句式;作谓语、分句;用于劝说词。示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5回:“三十六策,走为上策。官打的现在。赌博场中闹出事,只有个闻风远扬是高着。”
- 13 纸上谈兵
-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去实行。”语法:纸上谈兵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 14 惹火上身
-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语法:惹火上身作谓语、定语;比喻自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