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貌深文简介
厚貌深文的意思
解释:
见“厚貌深情”。
出处:
清·陈梦雷《绝交书》:“指天誓日,厚貌深文,足以动人。”
语法:
厚貌深文作谓语、定语;指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
厚貌深文相关词语
- 1 音容笑貌
- 音:说话的声音;容:容貌;笑起来的样子;指神态。指人的容貌和笑声。常用作怀念之词。出处: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语法:音容笑貌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示例:直到现在,老师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
- 2 钩深索隐
- 钩:钩取;索:探索。色取深处的,探索隐秘的。指钻研深奥的学问,探索隐秘的事情。出处:《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语法:钩深索隐作谓语、宾语;用于学问等。示例:明眼人取而阅之,钩深索隐,煞费苦心,尚未能洞烛靡遗。(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自序)
- 3 慧业文人
- 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出处:《宋书 谢灵运传》:“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语法:慧业文人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示例: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扫眉才子,慧业文人,时节因缘,不得不为延津之合矣。”
- 4 临深履尾
- 比喻处于危险恐惧的环境中出处:晋·鲍敬言《元君论》:“王者临深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将何为惧祸及也。”语法:临深履尾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5 允文允武
- 形容能文能武。出处:《诗经 鲁颂 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语法:允文允武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宋苏轼《表忠观碑》:“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孙千亿。”
- 6 恩深法弛
- 弛:废弛。因恩情深厚而不执行法纪,使犯罪的人逃脱应受到的惩罚。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四回:“相从患难,共守孤城,推食解衣,情同骨肉。乃恩深法弛,背道寒盟,瘏口罔闻,剖心难谅。”
- 7 文献之家
- 指博学多闻、熟悉典章掌故的人。
- 8 黼黻文章
- 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色彩绚丽的花纹。泛指华美鲜艳的色彩。出处:《荀子非相》:“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语法:黼黻文章作宾语、定语;用于色彩等。示例:内坐一女,年纪三十许,黼黻文章,光明夺目。清·程麟《此中人语·曾睹瑶池仙客》
- 9 文弱书生
- 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下》:“士龙为人,文弱可爱。”语法:文弱书生作宾语、定语;用于读书人。
- 10 水深鱼聚
- 聚:聚集。水越深鱼越聚集。比喻越有德行,依附他的人就越多。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唐·杜甫《遣兴》:“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 11 乔文假醋
- 假斯文;假道学。出处: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兄弟,我见这会稽城市中的人,有穿着那宽衫大袖的乔文假醋,诗云子曰,可不知他读书也不曾。”
- 12 雕文织采
- 比喻词藻华丽。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下卷:“孝武诗,雕文织采,过为精密,为二藩希慕,见称轻巧矣。”语法:雕文织采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 13 远虑深思
- 深远的思虑出处:汉·崔寔《政论》:“昔圣王远虑深思,患民情之难防,忧奢淫之害政。”语法:远虑深思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14 片文只事
- 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出处:《宋书·志序》:“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于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只事,鸿纤备举。”语法:片文只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