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于好简介
言归于好的意思
解释:
言: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归于:回到。指重新和好。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语法:
言归于好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或组织等之间。
示例:
郭沫若《再谈郁达夫》:“我们几位老朋友,尽管闹翻过一次,结果还是言归于好了。”
成语造句
- 1.两个人经过一番对谈沟通,彼此尽释前嫌,言归于好。
- 2.两人都作了自我批评,消除误会,言归于好了。
- 3.通过谈判,日朝两国又言归于好。
- 4.小明和小刚闹别扭,经过我们调解,如今又言归于好了。
- 5.经过一番解释,两人又言归于好。
- 6.我们过去为了一点小事闹不和,现在为什么不能言归于好,共图大业呢?
成语故事
- 三国时期,曹丕称帝,东吴孙权也想成就帝业就投靠他,曹丕封他为吴王,还想立他的儿子孙登为太子。孙权派沈珩送去很多珠宝与香料。他们约定魏吴信守诺言,言归于好。沈珩不辱使命,回东吴后被封安乡侯
英语翻译
- 英语:
resume friendship
- 日语:
仲直(なかなお)りする,和解(わかい)する
- 俄语:
сновá помирться <восстановить добрые отношения>
- 其他:
<德>einen alten Streit beilegen <sich versǒhnen><法>se réconcilier
言归于好相关词语
- 1 甜言蜜语
- 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动听而骗人的话。出处:《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语却安存。”语法:甜言蜜语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卞福坐在旁边,甜言蜜语,劝了一回。(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 2 一言定交
- 交:结交。一句话就确定了两人友好交往。形容双方意气相投,一见如故出处:唐·权德舆《唐丞相太保致仕岐国公杜公墓志铭序》:“一言定交,死生以之,趋人之急,唯恐不及。”语法:一言定交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 3 言来语去
- 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应对。出处:元·曾瑞《留鞋记》第一折:“他把娇胭腻粉频交易,与我言来语去相调戏。”语法:言来语去作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示例:言来语去闲谈笑,二更鼓罢又三更。《天雨花》第二六回
- 4 坐言起行
- 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后比喻说了就做。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性恶》:“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语法:坐言起行作宾语;指人言行必须一致。示例:你要注意你的坐言起行
- 5 染指于鼎
-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出处:《左传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语法:染指于鼎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6 委过于人
- 形容嫁祸给别人示例:自己闯下的祸端应当自己承担,不可委过于人,让别人蒙受不白之冤。
- 7 跌宕放言
- 跌宕:放纵不拘;放言:任性而言,不受拘束。行为放纵,言语不拘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又与前与白衣祢衡跌宕放言。”语法:跌宕放言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8 一言以蔽
- 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处:唐·刘子玄《论史上萧至忠书》:“凡此不可,其流实多,一言以蔽,三隅自反。”语法:一言以蔽作谓语、分句;指用一句话来概括。示例:宋·洪迈《容斋续笔》第12卷:“诗著靡他之誓,百代可知;礼垂不嫁之文,一言以蔽。”
- 9 身轻言微
- 身轻:身价低下,地位低;微:任用小。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重视。出处:《后汉书·孟尝传》:“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区区破心,徒然而已。’”语法:身轻言微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地位低下者的话。示例:请听听我们这些身轻言微的忠告
- 10 直言取祸
- 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出处:《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语法:直言取祸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下官目睹其奸,不容不奏,岂不知直言取祸。明 王士桢《鸣凤记 幼海议本》
- 11 身居言路
- 旧指身居谏官之职。出处:《参同经》卷上:“身居言路,则思纳约自牖,以靖朝纲,启沃献者,以重国脉。”
- 12 好汉惜好汉
- 惜:爱惜。指才能品行相同的人互相敬重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2回:“我与将军以勇力齐名,好汉惜好汉,何忍自相戕贼乎?”语法:好汉惜好汉作宾语、定语;用于发现与爱惜人才。示例: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七回:“自古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若无半点儿本领,怎敢在兄长跟前夸口?”
- 13 多言数穷
-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出处:《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语法:多言数穷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
- 14 示贬于褒
- 犹言寓批评于表扬。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 礼部 南礼部恤典》:“石以违拂不成为义,张以怀情不尽为义,皆上所亲定。盖圣意示贬于褒也。”语法:示贬于褒作谓语;指寓批评于表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