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利是逐简介
惟利是逐的意思
解释:
指惟利是视。
出处:
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这利己主义到了‘惟利是逐’的地步,却是非空虚到极点不可。”
语法:
惟利是逐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英语翻译
- 英语:
pursue profit as one's only aim
惟利是逐相关词语
- 1 播弄是非
- 挑拨是非。是非:纠纷,口舌。出处:《两晋演义》八回:“疑她播弄是非,所以处心积虑,徐图报复。”
- 2 进退惟谷
- 见“进退维谷”。出处:《晋书·殷仲堪传》:“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惟谷。’”语法:进退惟谷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进退两难。示例: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聂夷中》:“适值险阻,进退惟谷。”
- 3 以利相倾
- 依靠钱财争权夺利,互相排挤。
- 4 下逐客令
- 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大姊净丝,便下逐客令。”语法:下逐客令作谓语、宾语;指把客人赶走。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这是对值堂的听差暗示,也就是下逐客令。”
- 5 相逐心生
- 相:相貌;逐:随着。其貌不扬的人,会因他的德才而使人对他的相貌产生好感。出处:宋·陈抟《神相全编》二:“相逐心生相术真。心能生相,原牛理也。”
- 6 乘间取利
- 乘:利用;间:空隙。利用对方力量薄弱的地方袭击取胜。出处:《草庐经略·游兵》:“伺敌之隙,乘间取利。”
- 7 是非之纪
- 纪:准则,法则。是非的准则。出处:《韩非子·主道》:“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
- 8 去害兴利
- 去:除掉;兴:兴办。去掉有害的兴办有利的出处:唐·韩愈《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后佐河阳军,任事去害兴利。”语法:去害兴利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9 是是非非
- 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语法:是是非非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人心定了,就不会有风言风语,是是非非。”
- 10 唯力是视
- 唯:助词。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是……”是古汉语的一种格式,有强调语意的作用。指在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能否达到目的,主要就看自己的力量。后用来指依据自己的力量尽力而为。亦作“惟力是视”、“惟利是视”。
- 11 是非自有公论
- 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出处: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
- 12 是非之心
- 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语法:是非之心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朱彝尊《跋王氏诗疑》:“世之儒者,以其渊源出于朱子,而不敢议,则亦无是非之心者也。”
- 13 惟利是命
- 犹言惟利是图。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那婆子本是愚顽之辈,兼之年近昏眊,惟利是命,一概情面不管。”语法:惟利是命作谓语、定语;指惟利是图。
- 14 射利沽名
- 谋取财利和名誉。出处: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张昉》:“乃迹寄林泉,心悬富贵,旦暮奔走,射利沽名而叩其中,且空空无当于用。”语法:射利沽名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