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力是视简介
唯力是视的意思
解释:
唯:助词。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是……”是古汉语的一种格式,有强调语意的作用。指在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能否达到目的,主要就看自己的力量。后用来指依据自己的力量尽力而为。亦作“惟力是视”、“惟利是视”。
唯力是视相关词语
- 1 齐心同力
- 见“齐心协力”。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常传》:“齐心同力,锐气益壮。”语法:齐心同力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共同努力。
- 2 民力凋敝
- 人民生活穷困。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四》
- 3 是非自有公论
- 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出处: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
- 4 烟视媚行
- 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出处:《吕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语法:烟视媚行作谓语、定语;形容旧时的新媳妇。
- 5 智均力敌
- 谓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宣和书谱·行书二·虞世南》:“[虞世南]当时与欧阳询皆以书出处:《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语法:智均力敌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宣和书谱·行书·虞世南》:“当时与欧阳询皆以书称,议者以谓欧之与虞智均力敌。”
- 6 是非之心
- 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语法:是非之心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朱彝尊《跋王氏诗疑》:“世之儒者,以其渊源出于朱子,而不敢议,则亦无是非之心者也。”
- 7 俯拾皆是
- 只要弯腰来拾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出处: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 做“杂文”也不易》:“现在竟也累得来做‘在材料的捃摭上尤是俯拾皆是,用不着挖空心思去搜集采取’的‘杂文’。”语法:俯拾皆是复句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松树林里,松果密密麻麻落在地上,俯拾皆是。
- 8 吃力不讨好
- 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老实说,有了钱,与其这样化的吃力不讨好,我倒不如拿来孝敬点给叔公了。语法:吃力不讨好作定语、分句;指白费力。示例:茅盾《白居易及其同时代的诗人》:“严格说来,诗歌的翻译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 9 视如拱璧
- 拱璧:用双手合抱的大璧,比喻珍品。看做两手合抱的碧玉。比喻十分珍贵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始纳婢,经年余,生一子,视如拱璧,名之珠儿。”语法:视如拱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鼓衰力竭
- 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出处: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
- 11 视若儿戏
- 见“视同儿戏”。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语法:视若儿戏作谓语、宾语;指极不重视。示例:《清史稿·李振祜传》:“自赴公堂辩论,干求改列三等,反覆视若儿戏,都御史被严议,色成额仍列有疾。”
- 12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语法:触目皆是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很多。示例: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
- 13 是是非非
- 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语法:是是非非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人心定了,就不会有风言风语,是是非非。”
- 14 是非之纪
- 纪:准则,法则。是非的准则。出处:《韩非子·主道》:“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