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刁撒泼简介
放刁撒泼的意思
解释:
放:使用;刁:无赖,刁滑;撒泼:蛮不讲理。指使用刁钻狡猾的一套手段。形容极不讲理。
出处: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拿粗挟细,揣歪捏怪,帮闲钻懒,放刁撒泼。”
语法:
放刁撒泼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讲理。
示例: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2回:“那陈师嫂甚么肯罢,放刁撒泼。”
放刁撒泼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蛮横无理
成语造句
- 1.被判定的欠债两方竟悠闲自得,在承担法律判罚和推脱责任两者之间荡着秋千,呼之欲出的是一副放刁撒泼的嘴脸。
- 2.她这一放刁撒泼呼骂,面容扭曲直如恶鬼一般,言语粗秽,只怕脾气再好的人也要生气冲上去给她一巴掌。
- 3.说到流氓,通行的解释指的是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也是施展下流手段、放刁撒泼等行为的代称。
- 4.无赖,是个贬意词,意为“放刁撒泼,蛮不讲理;或为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 5.当今流氓,讲的就是不务正业,好施展下流手段、放刁撒泼、为非作歹的人,这类人,被世人唾弃,不齿,鄙夷,毫无好感可言。
英语翻译
- 英语:
be rascally and shrewish
放刁撒泼相关词语
- 1 刁滑奸诈
- 刁钻、油滑、奸邪、诡诈。极其阴险狡猾。
- 2 搭搭撒撒
- 眼皮下垂。引申为没精打采的样子。出处:明 周辑《西湖二集》卷十二:“话说这潘用中恨恨的跟了父亲,离了这条六部桥,有一步,没一步,连脚也拖不动,搭搭撒撒,就像折翅的老鸦一般。”
- 3 自由放任
- 不加约束,任它自由发展。出处: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语法:自由放任作谓语、定语;指听其自然。示例:张平《抉择》:“如果再这样自由放任、随意推诿、优柔寡断、置之不理,以至于闭目塞听……”
- 4 百花齐放
-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艺术和各行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语法:百花齐放主谓式;作谓语;比喻鼓励不同流派和风格的艺术形式自由发展。示例: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新作品,百花齐放,各具风格。
- 5 捉放曹操
- 捉放曹操,指捉住曹操后将其放掉,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主人公是陈宫和曹操。
- 6 放鹰逐犬
- 指打猎。出处:《明史·韩文传》“击球走马,放鹰逐犬,俳优杂剧,错陈于前。”语法:放鹰逐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打猎。示例:忽一日带了二三百家将,往乡村打围作乐,一路来到一个地方,名为孟家庄。一众人放鹰逐犬。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十二回
- 7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 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就能变成好人出处: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儿在涅槃会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语法:放下屠刀,立便成佛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8 易放难收
- 话说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出处:宋·朱熹《答巩仲至》:“所谓修辞立诚以居业者,欲吾之谨夫所发以致其实,而尤先于言语之易放难收也。”语法:易放难收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或处事。
- 9 放诞不羁
- 见“放荡不羁”。出处:《太平广记》卷二一○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王濛》:“王濛字仲祖,晋阳人,放诞不羁。书比庚翼,丹青甚妙,颇希高远。”语法:放诞不羁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受约束。示例:这赤龙子年纪最小,却也最放诞不羁的。《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
- 10 捉鬼放鬼
- 比喻又做坏事又装好人的两面派行为语法:捉鬼放鬼作谓语、定语;指耍两面派。示例:他尽干些捉鬼放鬼的事情
- 11 活泼天机
- 活泼:生动自然,不呆板;天机:指人的灵性。使灵性自然舒展,生动活泼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否则闲中望望行云,听听流水,都可活泼天机。”语法:活泼天机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12 放之四海而皆准
- 放:放置;之:代词;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原指孝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人们奉行的准则。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语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复句式;作谓语、定语;指普遍性的真理。示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 13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语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复句式;作补语、定语;指文艺等繁荣兴旺。示例: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正在有情无思间》:“在科学文化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14 放鱼入海
-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语法:放鱼入海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留祸根。示例:如果捉不住打不死,让他们逃走了,就等于放鱼入海,纵虎归山。周玉清《晋西事变中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