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滑奸诈简介
刁滑奸诈的意思
解释:
刁钻、油滑、奸邪、诡诈。极其阴险狡猾。
刁滑奸诈相关词语
- 1 奸狡诡谲
- 奸:奸诈;狡:狡猾;诡谲:狡猾。指为人奸诈狡猾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却说城中有一人姓张,名委,原是个宦家子弟,为人奸狡诡谲,残忍刻薄。”语法:奸狡诡谲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处世。
- 2 洞悉其奸
- 洞:洞察,洞悉;奸:奸伪。看清楚别人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能力强,看问题敏锐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列朝·庙议献谄不用》:“甫出口,而上已洞悉其奸,斥逐不已。”语法:洞悉其奸作谓语、定语;指看问题敏锐。
- 3 知奸亦有大罗
- 罗:捕鸟等的网。指欲治奸邪必须布下大网。比喻治理国家要靠众人的力量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三》:“宋人语曰:‘一雀过,羿必得之,则羿诬矣,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夫知奸亦有大罗,不失其一而已矣。’”语法:知奸亦有大罗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军不厌诈
- 厌:厌弃,排斥;诈:蒙骗。用兵作战时当尽量使用欺诈等计谋来迷惑敌人出处:春秋·楚·孙武《孙子兵法·计篇》:“兵者,诈道也。”李筌注:“军不厌诈。”语法:军不厌诈作主语、宾语;用于采用迷惑敌人的方法作战。
- 5 破柱求奸
-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后以“破柱求奸”为不畏权贵,搜索坏人,以正国法的典故。出处:《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语法:破柱求奸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如或纶言既降,丹慊莫从,则当破柱求奸,碎首请事。死而后已,义不苟然。唐·元稹《代李中丞谢官表》
- 6 发奸摘隐
- 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再说陆公在任,公文不要,爱民如子,况又发奸摘隐,剔清利弊。”语法:发奸摘隐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7 刁钻促狭
- 亦作“刁钻促搯”。狡猾而好捉弄人。
- 8 奸臣当道
- 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坏人当权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5回:“此时因纣王失政,妲己残害生灵,奸臣当道,豺狼满朝,故此天心不顺。”语法:奸臣当道作谓语、定语;用于政局等。示例:萧乾《矮檐》:“看着奸臣当道,朝廷无能,洋鬼子又咄咄逼人,一口气噎在肝脏,闷郁成疾。”
- 9 奸掳烧杀
- 奸淫妇女,抢劫财物,杀人放火。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五章:“老头子说:‘别看他们这样,这叫做假行仁义,收买人心。等他一占了开封,就会奸掳烧杀,无恶不作。’”语法:奸掳烧杀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 10 作奸犯罪
- 作奸犯科。出处:司马紫烟《荒野游龙》第二章:“她不禁一叹道:‘月黑风高,正是作奸犯罪的好时刻,老天爷好象在帮坏人的忙呢!’”
- 11 洞烛其奸
- 洞烛:洞察;洞悉。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力强;看问题敏锐。出处:《明史 董传策传》:“(严)嵩稔恶误国,陛下岂不洞烛其奸!”语法:洞烛其奸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尽管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隐蔽,我公安人员却早已洞烛其奸,正伺机将其抓获。
- 12 桀贪骜诈
- 凶暴贪婪而又傲慢狡诈。出处:清·薛福成《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虽其桀贪骜诈若李世忠、陈国瑞之流,苟有一节可用,必给以函牍,殷勤讽勉,奖其长而指其过,劝令痛改前非。”语法:桀贪骜诈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 13 放刁撒泼
- 放:使用;刁:无赖,刁滑;撒泼:蛮不讲理。指使用刁钻狡猾的一套手段。形容极不讲理。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拿粗挟细,揣歪捏怪,帮闲钻懒,放刁撒泼。”语法:放刁撒泼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讲理。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2回:“那陈师嫂甚么肯罢,放刁撒泼。”
- 14 摘奸发伏
- 摘:通“擿”,揭发;发伏:检举;伏:隐藏。揭发检举隐藏的坏人坏事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真摘奸发伏如神,皆此类也。”语法:摘奸发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史稿·仲永檀传》:“上乃奖永檀摘奸发伏,直陈无隐,擢佥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