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是同简介
休戚是同的意思
解释: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出处: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语法:
休戚是同作谓语、定语;指关系密切。
示例:
今既盟之后,言归其好,分灾恤患,休戚是同。 《魏书·许谦传》
休戚是同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休戚与共
成语故事
- 晋朝时期,庾亮因德高望重及善于用兵被派驻镇守边关,南蛮校尉陶称敌不过庾亮,就在当时权臣王导面前施用反间计,说庾亮拥兵自重准备举兵造反,要王导严加防范。王导说:“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英语翻译
- 英语:
share joys and hardships/sorrows with
休戚是同相关词语
- 1 炊臼之戚
- 比喻丧妻。出处: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梦》:“贾客张瞻将归,梦炊于臼,问王生。生言:‘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固无釜也。’贾客至家,妻果卒已数月。”无釜,谐音“无妇”。语法:炊臼之戚作宾语;指丧妻。示例:令兄太守公行,不及躬送,闻有炊臼之戚。明 李东阳《与顾天锡书》
- 2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 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出处: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不料他倒先来沾我们的光了。”语法: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示例:郭沫若《屈原》第三幕:“子兰:我们将来一定要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你高兴不高兴?”
- 3 同侪压力
- 同侪指与自己在年龄、地位、兴趣等等方面相近的平辈
- 4 牛骥同皁
- 亦作“牛骥同槽”。谓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
- 5 没衷一是
- 衷:折中。指意见纷歧,不能决定哪一方面对出处:郭沫若《盲肠炎 一个伟大的教训》:“就我见闻所及,论者的意见仍属没衷一是。”语法:没衷一是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六亲同运
- 亲族、亲戚都有共同的命运。 指亲族和亲戚们的遭遇相同。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八回:“真真是六亲同运!薛家是这样了,姨太太守著薛蝌过日。”
- 7 满身是胆
- 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8 唯利是视
- 亦作“唯利是求”。亦作“唯利是图”。以利为着眼点。谓一心只顾谋取利益。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语法:唯利是视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吕布传评》:“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较反复,唯利是视。”
- 9 视同儿戏
- 把事情当成小孩儿玩耍一样来对待。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儿戏:小孩子闹着玩。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语法:视同儿戏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可草菅人命,视同儿戏。(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 10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是她也是个女孩儿。俗语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语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复句式;作分句;。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都觉得唯一的办法是自己来寻一条生路。”
- 11 招是惹非
- 招惹是非。谓无故生事。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你许多时不行这条路,如今去端门看灯,从张员外门前经过,又是招是惹非。”语法:招是惹非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他虽然没有什么出色的本领,有时还爱贪点小利,可是人顶和气,也不招是惹非。欧阳山《高干大》第一章
- 12 同垂不朽
- 一同流传,永不磨灭。出处:《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烈士的纪念碑,同书写碑文的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是同垂不朽的。”语法:同垂不朽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同浴讥裸
- 在一起洗澡却讥笑别人赤身露体。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问题,却以此而讥嘲别人。
- 14 伐异党同
- 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出处:《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语法:伐异党同作谓语、宾语、定语;同“党同伐异”。示例:给事中李成名复劾焕伐异党同,焕遂称疾笃,坚不起。(《明史 赵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