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于竹帛简介
著于竹帛的意思
解释: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出处:
汉 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语法:
著于竹帛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不过孔子是匹夫制宪,贬天子,刺诸侯,所以不能著于竹帛,只好借口说传授。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
著于竹帛相关词语
- 1 移祸于人
- 把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1回:“移祸于人,此井又是官井,真真的这个囚徒行事古怪!”语法:移祸于人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转嫁给别人。
- 2 行而不著
- 只行动而不明白其所以然
- 3 自绝于人
- 绝:断。自己断绝了跟别人的关系。指做了对不起人的事而不愿悔改语法:自绝于人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死不悔改的人。示例:我不会自绝于人的
- 4 观于海者难为水
- 观:看。看过大海再看江河就觉得没有什么可看的。比喻见过大世面的人眼界高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语法:观于海者难为水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9回:“饮到半晌,真个是观于海者难为水,不但众人心中都有一点不足之意,就是……”
- 5 求马于唐市
-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同“求马于唐肆”。出处:苏曼殊《与刘半农书》:“(达吐,)西域术语,或神秘之名,即查泰西字书,不啻求马于唐市。”语法:求马于唐市作谓语、定语;形容白费功夫。
- 6 竹马之好
-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洒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语法:竹马之好作宾语;指好朋友。
- 7 佛头著粪
-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语法:佛头著粪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亵渎美好的事物。示例:拙诗亦见录存,不亦佛头著粪耶?苏曼殊《与高天梅论文学书》
- 8 鱼帛狐篝
- 典出《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后以出处:《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语法:鱼帛狐篝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益之民穷变易煽,鱼帛狐篝竞潜结。清·丘逢甲《戊申广州五月五日作》诗
- 9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 指有才干、学识丰富的人虚怀若谷敢于向没才干、学识少的人请教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语法: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丝竹中年
- 《晋书·王羲之传》:“ 謝安 嘗謂 羲之 曰:‘中年以來,傷於哀樂,與親友别,辄作數日惡。’ 羲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頃正赖絲竹陶寫。’”后因谓中年人以丝竹陶情排遣哀伤为“絲竹中年”。 傅尃 《避地》诗之二:“賓朋此日差相倚,絲竹中年强自寬。”
- 11 慎终于始
- 谓结束时想要慎重,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出处:《尚书·太甲下》:“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语法:慎终于始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6回:“守节事难,与其有始无终,不若慎终于始。”
- 12 政乱于内
- 国内政治混乱。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大臣无重,则兵弱于外;父兄犯法,则政乱于内。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也。”
- 13 竹烟波月
- 烟:烟雾。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比喻月光下秀美的景色出处:唐·白居易《池上篇》序:“酒酣琴罢,又命乐童登中岛亭,合奏《霓裳散序》,声随风飘,或凝或散,悠扬子竹烟波月之际者久之。”语法:竹烟波月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善言暖于布帛
- 好话比衣服还温暖。 形容有益的语言能给人很大的鼓舞和安慰。出处:《荀子·荣辱》:“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