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远知骥简介
道远知骥的意思
解释:
路远才知道马的好坏。
出处:
三国·魏·曹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语法:
道远知骥作宾语、定语;指时间检验人才。
道远知骥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英语翻译
- 英语:
A long journey proves the stamina of a horse.
道远知骥相关词语
- 1 天高皇帝远
-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出处:元 无名氏《台温处树旗谣》:“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语法:天高皇帝远联合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西征则在边陲用兵,天高皇帝远,不至于朝夕关怀。”
- 2 不知恬耻
- 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 3 知高识低
- 知道高低大小。指懂道理,识大体,说话、做事有分寸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金生是个聪明的人,在他门下,知高识低,温和待人。”语法:知高识低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你小小年纪,倒知高识低,晓得事务,先念皇恩,又不敢夸张,真可谓淑女矣!”
- 4 歪门邪道
- 指不正当的途径或方法;也比喻坏主意。出处:浩然《艳阳天》第三章:“真没想到,他们竟会想出这样一个歪门邪道。”语法:歪门邪道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我们要想办法,让大家都富起来,但是决不能搞歪门邪道。
- 5 有道之士
- 明白事理的人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语法:有道之士作主语、宾语;指有识之士。示例:我们愿意结识有道之士
- 6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出处:北周 庚信《燕射歌辞 角调曲》:“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语法: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7 知幾其神
- 幾:幾微,细微。指人能够预知事情萌发的细微迹象,就能与神道相合出处:《周易·系辞下》:“子曰:‘知幾其神乎。’”语法:知幾其神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唐·权德舆《幾铭》:“知幾其神,孔父、周文去圣远矣,时无其人,见幾而作。”
- 8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出处:鲁迅《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但作者一转方向,则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何况神仙的遗蜕呢。”语法: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作宾语、分句;用于人事关系。
- 9 白说绿道
- 漫无边际地随意乱说出处:《水浒传》
- 10 卓识远见
- 卓:高超;识:见识。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出处:邓小平《发展中日关系要看得远些》:“去年我们两国领导人在东京作出了一个具有卓识远见的决策,就是把中日关系放在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来发展。”语法:卓识远见作主语、定语、宾语;指人眼光长远。
- 11 柔远能迩
- 怀柔远方,优抚近地。谓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出处:《尚书·舜典》:“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云。”语法:柔远能迩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政策等。示例:《南齐书·武帝纪》:“春颁秋敛,万邦所以惟怀;柔远能迩,兆民所以允殖。”
- 12 直道守节
- 节:节操。处事公正,遵守节操语法:直道守节作谓语、定语;指人正直。示例:我喜欢与直道守节的人交往
- 13 同志合道
- 志:志趣;道:道路。志趣相同,意见一致出处:清·方望溪《兵部尚书法公墓表》:“始知公忠孝发于至诚,体国忧民,常恨未得同志合道人,相与辅成治教。”语法:同志合道作谓语、定语;用于志趣相投的人。
- 14 知无不言
-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言:说话)。形容发表意见毫无保留。出处:《魏书 崔光传》:“臣之愚识,知无不言。”语法:知无不言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他非常直爽,别人对向他请教,他总是知无不言。
大家在问
骥 字的笔顺写法
骥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骥 ”字共有19画,笔顺写法是:横折 竖折折钩 提 竖 横 提 撇 竖弯钩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横 竖 竖 横 撇 点
2、骥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