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纪四方简介
纲纪四方的意思
解释:
纲纪:治理,管理。治理天下
出处:
《诗经·大雅·棫朴》:“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语法:
纲纪四方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英语翻译
- 英语:
rule over the whole country
纲纪四方相关词语
- 1 张纲埋轮
- 张纲埋车轮。比喻不畏权贵,直言正谏,敢于弹劾当权者。出处:《后汉书·张纲传》
- 2 东方不亮西方亮
- 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语法:东方不亮西方亮作宾语、定语;用于选择。示例:做任何事都不要太固执,东方不亮西方亮嘛!
- 3 四方云扰
- 扰:扰乱,纷扰。 指天下纷乱,如同乌云翻涌。形容局势动荡不安,到处骚乱。出处:《三国志·吴志·鲁肃传》:“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 近义词:四方离乱
- 4 握纲提领
- 握:拿、抓。比喻抓住要领或简明扼要地把内容提示出来。出处:晋·潘尼《答傅咸》诗:“忽荷略纽,握纲提领;矫矫贞臣,惟国之屏。”语法:握纲提领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光被四表
- 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
- 6 远处夸称,近方卖弄
- 夸称:夸奖。在远近各处夸奖、称颂,炫耀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6回:“全靠恩官作成,远处夸称,近方卖弄。”语法:远处夸称,近方卖弄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抓纲带目
- 纲:网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关健环节;目:网眼,引申为次要部分。比喻办事情、做工作的时候要抓住关健环节带动一般语法:抓纲带目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做事要抓纲带目,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 8 义方之训
- 义方:比喻为人应遵守的道理。教人遵守做人之道的训言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语法:义方之训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汉·蔡邕《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义方之训,如川之流。”
- 9 连三接四
- 同“连三接二”。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原来平儿出去,有赖林诸家送了礼来,连三接四,上中下三等家人来拜寿送礼的不少。”语法:连三接四作定语、状语;形容连续不断。
- 10 再三再四
- 重复好几次。出处: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今日我这道友再三再四的度脱你出家,你则不省悟。”语法:再三再四联合式;作状语;指重复好几次。示例:再三再四拉他丛,他又跪下告了坐,方敢在底下一个凳子上坐了。(《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
- 11 南方之强
- 南方坚强刚毅之人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语法:南方之强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鲁迅《北人与南人》:“最后投降……是矢尽援绝,这才罢战的南方之强。”
- 12 四苦八苦
- 四苦八苦是汉语词汇,原始佛教用语,指千辛万苦,辛辛苦苦。表达了佛教中提到的人生苦难的种类。
- 13 四仰八叉
- 人仰面朝天,四肢分开不雅观的姿态。
- 14 六通四达
- 犹四通八达。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9卷:“今谓明义各自为宜,少多非为定准,如六通四达,岂止三耶!”语法:六通四达作谓语、定语;指道路等。示例:清·薛福成《开创中国铁路议》:“即如美邦新造,四十年前尚无铁路,今通计国中六通四达为路至二十一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