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标青史简介
功标青史的意思
解释: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出处: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语法:
功标青史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的功绩。
示例:
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切勿效庶之无始终也。(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功标青史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功垂竹帛
成语造句
- 1.你大名鼎鼎,驰名中外,草木知威,德高望重,举世皆知,赫赫有名,如雷贯耳,功成名遂,功标青史,风云人物,威望素著,声振寰宇。
- 2.博大人何必杞人忧天,我索伦兵连克四峰,虽然伤亡惨重,但虎威不减,眼下正当要功标青史之际,大人倒是体恤起索伦兵的艰辛,真是咄咄怪事。
- 3.因此,功标青史的褚刚被世人称之为“武明王”。
- 4.年少轻狂,书生意气,曾稚子童言,夫大丈夫桀骜一世,定当气壮山河,冠前绝后,功标青史。
- 5.阳秋可畏!愿细思之,承业翘首以盼,会于大连,驱除鞑虏,功标青史。
- 6.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切勿效庶之无始终也。
英语翻译
- 英语:
cause one's fame to glow in the pages of history
功标青史相关词语
- 1 功一美二
- 功:功绩。做一方面的事情而取得两方面的美名。
- 2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语法: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作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 3 书功竹帛
- 把功绩写在竹简绢帛上。 比喻载入史册。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
- 4 丰功硕德
- 同“丰功茂德”。出处:元·王恽《淇州创建故周府君祠碑铭》:“其丰功硕德,具载墓碑,兹不复云。”语法:丰功硕德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我燕赵丰功硕德及岩穴独行之士,接踵相望。清·申涵《畿辅先贤诗序》
- 5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出处: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语法:德容言功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示例:那朱氏女生长宦门,模样双是著名出色的,真是德容言功无不具足。《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 6 青女素娥
- 青女:神话中的霜雪之神;素娥:嫦娥。指美女出处:唐·李商隐《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语法:青女素娥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更兼他容貌才情,真是寡二少双,惟有青女素娥可以仿佛一二。”
- 7 通功易事
- 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语法:通功易事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于是通功易事,择其公且贤者,立而为之君。(严复《辟韩》)
- 8 青衣行酒
- 指 晋怀帝 被俘受辱事。
- 9 青钱学士
- 《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后因以“青钱学士”誉称才学之士。出处:《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语法:青钱学士作宾语、定语;指有学问的人。示例:青钱学士妙文章,便合含毫侍帝旁。宋·刘子翚《有怀·张巨山》诗
- 10 圆满成功
- 形容完美的完成一件事物示例:为了确保卫星发射圆满成功,科学家们制定了严密的计划。
- 11 青史传名
- 青史:史书。历史上留下好名声。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语法:青史传名作谓语、宾语;指流芳百世。示例:同心报国,青史传名,有何不美。(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一回)
- 12 功成行满
-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出处: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等他功成行满,贫道再去点化他。”语法:功成行满作谓语、宾语;指成功。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直待功成行满,方许你归山,再成正果。”
- 13 记功忘失
- 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出处:《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征张敞于亡命。”一本作“记功忘过”。语法:记功忘失作宾语、定语;用于衡量一个人。
- 14 红粉青蛾
- 红粉:古代化妆的红色粉;青蛾:青色的娥眉。比喻美女出处:唐·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语法:红粉青蛾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