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文达理简介
通文达理的意思
解释:
谓有学问懂道理。
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周员外,依你这许多通文达理,我道为些什么,不过要我替丈夫娶妾么!”
语法:
通文达理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叶圣陶《城中》:“通文达理的父兄们便这么说:‘就是天下的学堂全都关完了……’”
通文达理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知书达理
成语造句
- 1.这尊弥勒古佛是何等尊重,你就敢写个年家眷侍教生帖拜他,岂不是不通文达理、谦恭自处么。
- 2.希腊人变得更通文达理,更有能力来记载他们的历史和思想了。
- 3.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认为,通文达理的教育方能解答“钱学森之问”。
- 4.司马月是个战功赫赫的武将,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但他通文达理,琴棋书画又样样精通,被公认为文武奇才。
通文达理相关词语
- 1 达官显宦
- 达:显贵;宦:官。旧指职位高而声势显赫的官员。出处:清 昭槤《啸亭杂录 王树勋》:“蒋子蒲、庞士冠等词垣名流,甘列弟子之位,其余达官显宦为其门人者无算。”语法:达官显宦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达官贵人。示例:我所知道的是四十年前的绍兴,那里没有达官显宦,所以未闻有专门为(堂会?)的演剧。(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 女吊》)
- 2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是她也是个女孩儿。俗语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语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复句式;作分句;。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都觉得唯一的办法是自己来寻一条生路。”
- 3 朱文之轸
- 轸:古代车后的横木,代指车。绘有朱红色文饰的车子。形容高官所乘车的精美华贵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皓王龚传论》:“晨门有抱关之夫,柱下无朱文之轸也。”语法:朱文之轸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4 分文不受
- 分:指银子计量的最小单位;文:指制钱的最小单位。一个钱也不接受。比喻不计报酬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3回:“供了素斋,又具白银一两为谢。三藏分文不受。”语法:分文不受作谓语、定语;比喻不计报酬。
- 5 知情达理
- 懂人情,明事理。出处:菡子《致江幼农》:“我想这也是你知情达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缘故。”语法:知情达理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他是个知情达理的人,从来不胡搅蛮缠。
- 6 识时达变
- 认清时势,通达权变。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汉儿字圣旨》:“若蒙圣慈,特发使命,宣示德音,开其生路,彼亦识时达变之士也,宁不以数万生灵为念乎!”语法:识时达变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认清时势。
- 7 拘文牵义
- 拘泥于字义、文义。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3回:“非素臣侃侃而谈,若任彼俗吏拘文牵义,其能免乎?”语法:拘文牵义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黄远庸《平政院开幕》:“因知虚怀蒙嘉纳,按诸定例,尚无明文,或者以越职言事为嫌,终不免拘文牵义之见。”
- 8 微文深诋
- 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使治主父偃及治淮南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语法:微文深诋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示例:唐·赵晔《东都留台石柱记》:“微文深诋,众所严惮,愈于京师。”
- 9 通文调武
- 谓卖弄文才和武艺。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记·严刑》:“我这里是甚麽衙门?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语法:通文调武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魏文手巾
-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 文帝 ﹞才蓺兼该” 裴松之 注引晋 张华 《博物志》:“帝善弹棊,能用手巾角。”后因以“魏文手巾”为精于弹棋之典。
- 11 文圆质方
- 谓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 12 分文未取
- 见“分文不取”。
- 13 援疑质理
- 援:引、提出;质:询问。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形容虚心请教,认真求学出处: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听。”语法:援疑质理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14 通计熟筹
- 全面考虑,仔细筹划。出处:清·林则徐《报告抵粤日期并体察洋面堵截趸船情形折》:“拟于旬日之间出赴中路之虎门、澳门等处,与水师提臣关天培乘船周览,以便相机度势,通计熟筹。”语法:通计熟筹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