徧行读音
徧行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言皆用,都用。 2.周游,到处行走。 3.普遍施行。 4.佛教语。指任何认识发生时,都会生起的心理活动。因带有普遍性,故名。
引证解释
⒈ 犹言皆用,都用。
引《管子·国蓄》:“王者不可毕用,故五者徧行而不尽也。”
马非百新诠:“《国准篇》云:‘请兼用五家而勿尽也。’又云:‘五家之数,皆用而勿尽’《轻重戊》云:‘并用而毋俱尽也。’即此‘徧行而不尽’之意。”
⒉ 周游,到处行走。
引《荀子·性恶》:“足可以徧行天下,然而未尝有能徧行天下者也。”
⒊ 普遍施行。
引《汉书·高帝纪下》:“从入蜀汉,伐楚,赏未徧行,今封此,何功?”
⒋ 佛教语。指任何认识发生时,都会生起的心理活动。因带有普遍性,故名。
引清龚自珍《通明观科判》:“初禪第二支之观,又为四支如左:观心行。大行。徧行。随意。”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徧行
徧行相关词语
- 1 徧计所执性
- 佛教语。由于不知诸法本空,而普遍计度,执迷为有,谓之"徧计所执性"。如绳本非蛇,妄计为蛇。与"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合称"三性"。
- 2 徧该
- 徧该,汉语词汇,读音为biàn gāi,意思为全部包容。
- 3 徧计所执自性
- 佛教语。由于不知诸法本空,而普遍计度,执迷为有,谓之"徧计所执自性"。如绳本非蛇,妄计为蛇。与"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合称"三性"。
- 4 徧报
- 徧报,是汉语词汇,出自《史记·苏秦列传》。
- 5 徧读
- 徧读,读音为biàn dú ㄅㄧㄢˋ ㄉㄨ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全部阅读;通读。
- 6 徧谈
- 徧谈是汉语词汇,意思是一一说明。
- 7 徧眺
- 徧眺,读音为biàn tiào,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周天子遣使省问诸侯之礼。
- 8 徧诫
- 普遍告诫。
- 9 徧览
- 徧览,汉语词汇,读音为biàn lǎn,意思为普遍观览。
- 10 徧积
- 谓有所偏爱而使之聚积。《后汉书·周景传》:“﹝司徒 韩演 ﹞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曰:‘我举若可矣,岂可令徧积一门!’”徧,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引作“偏”。
- 11 徧周
- 徧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àn zhōu,是指周遍。
- 12 徧谢
- 一一辞别。
- 13 徧见
- 徧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àn jiàn ,是指普遍见到;也指普遍会见。
- 14 徧搜
- 释义:普遍寻求。 唐 李绅 《过吴门》诗:“故馆曾闲访,遗基亦徧搜。” 唐 李洞 《送东宫贾正字之蜀》诗:“若次江边邑,宗诗为徧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