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信不信简介
半信不信的意思
解释:
指不完全相信。
出处:
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语法:
半信不信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似信非信。
示例:
定半信不信,心中犹豫。《三国演义》第八七回
成语造句
- 1.如燕半信不信的说“你真的忘了?”。
- 2.庄大叔,你真是神人啊,原先我只是听说,还半信不信的,今天你真是让我开了眼了,百闻不如一见啊!
- 3.陈秀才喜自天来,却还有些半信不信,揭开看时,只见雪白的摆着银子,约有千余金之物。
- 4.雷统很显然半信不信的看着我。
- 5.苏辰忍不住摇头,旋即朝着古董店而去!对于萧菲英提供的消息,苏辰抱着半信不信的态度对待。
- 6.李倩一幅半信不信的样子看着我。
英语翻译
- 英语:
half believing and half doubting
- 俄语:
не быть вполнé увéренным
半信不信相关词语
- 1 力不副心
- 副:符合。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出处:唐·无名氏《阴德传·韦判官》:“何幸明灵俯降,但揣微贱,力不副心,荀可施于区区,敢不从命。”语法:力不副心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辞。
- 2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出处:《诗经 王风 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语法: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示例:鲁迅《彷徨·孤独者》:“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满眼是凄凉和空空洞洞,不但器具所余无几了。”
- 3 狼戾不仁
- 狼戾:贪婪、凶狠;不仁:暴虐,无仁厚之德。形容贪狠残暴,没有人性。
- 4 不屑教诲
- 认为不值得教训示例:虽受过多年的感化教育,他仍然不改偷窃的恶习,这样的人已是让人不屑教诲的了。
- 5 不遗尺寸
- 遗:遗漏;尺寸:形容数量小。比喻一点也不漏掉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但职司国课,其所以不遗尺寸者,亦将以尽瘁济其成法。”语法:不遗尺寸作谓语、定语;指毫无遗漏。
- 6 不值一驳
- 不值得批驳。出处:马识途《清江壮歌》第七章:“至于你哼哼唧唧地说那套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话儿,是不值一驳的。”语法:不值一驳作谓语、定语;用于观点等。示例:对于他所提有关修改方案的提议,完全没有事实根据,不值一驳。
- 7 山锐则不高
- 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语法:山锐则不高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8 不是冤家不碰头
- 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出处:康濯《春种秋收》:“还是开春后第一回上坡里做活,就说巧不巧地闹了个‘不是冤家不碰头’啊!”语法:不是冤家不碰头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
- 9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语法: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比喻事物繁多,应付不及。示例:这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感受。(秦牧《摔坏小提琴的故事》)
- 10 柔而不犯
- 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出处:《后汉书 胡广传》:“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语法:柔而不犯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性格等。
- 11 疾雷不暇掩耳
-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出处:晋 傅玄《傅子 阙题》:“我欲战而彼不欲战者,我鼓而进之若山崩河溢,当其冲者摧,值其锋者破,所谓疾雷不暇掩耳,则又谁御之。”语法:疾雷不暇掩耳作宾语、定语、分句;比喻事情来得突然。
- 12 贞不絶俗
- 贞不绝俗,谓品性高洁而不与世俗隔绝。出处:出自《后汉书·郭太传》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不自满假
- 不自满,不自大。出处:《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语法:不自满假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示例:且圣人之心,只是不自满假。明·吕坤《答赵乾所嵇勋》
- 14 不稂不莠
-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出处:《诗经 小雅 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传:“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语法:不稂不莠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没有发展前途。示例: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耽误了人家女孩儿,岂不可惜。(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