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简介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思
解释:
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处:
《诗经 王风 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语法: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示例:
鲁迅《彷徨·孤独者》:“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满眼是凄凉和空空洞洞,不但器具所余无几了。”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一日三秋
英语翻译
- 英语:
A day absent from you is like three seasons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相关词语
- 1 狼戾不仁
- 狼戾:贪婪、凶狠;不仁:暴虐,无仁厚之德。形容贪狠残暴,没有人性。
- 2 不屑教诲
- 认为不值得教训示例:虽受过多年的感化教育,他仍然不改偷窃的恶习,这样的人已是让人不屑教诲的了。
- 3 忧心如惔
- 火烧。愁得心里像火在煎熬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同义词:忧心如焚。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 4 隔靴爬痒
- 同“隔靴搔痒”。出处:清·钱大昭《迩言》卷六:“《朱子语类》云: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突突,荀子又所谓隔靴爬痒。”语法:隔靴爬痒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没有抓住关键。
- 5 不遗尺寸
- 遗:遗漏;尺寸:形容数量小。比喻一点也不漏掉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但职司国课,其所以不遗尺寸者,亦将以尽瘁济其成法。”语法:不遗尺寸作谓语、定语;指毫无遗漏。
- 6 一枝独秀
- 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示例:许多人认为传统產业已接近穷途末路,没想到他能败中求胜,一枝独秀。
- 7 不值一驳
- 不值得批驳。出处:马识途《清江壮歌》第七章:“至于你哼哼唧唧地说那套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话儿,是不值一驳的。”语法:不值一驳作谓语、定语;用于观点等。示例:对于他所提有关修改方案的提议,完全没有事实根据,不值一驳。
- 8 人如潮涌
- 人像潮水般涌来。形容人很多而且拥挤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说言未了,只见人如潮涌,却早十数对哨棒过来,前面列着四把绣旗。”语法:人如潮涌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公众场合。
- 9 山锐则不高
- 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语法:山锐则不高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0 天长日久
- 时间长,日子久。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天长日久,这等几间小屋子,弄一对大猱头狮子,不时的对吼起来,更不成事!”语法:天长日久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时间长久。示例: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六章:“听说那些窠容易存雨水,天长日久就会锈坏那铁塔。”
- 11 弥日累夜
- 连日连夜,夜以继日。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遂留共语,弥日累夜。”语法:弥日累夜作谓语、状语;同“夜以继日”。示例:南朝·梁·任昉《述异记》:“绍之见群鼠大者如豚,鲜泽五色,或纯或驳,或著平上帻,或著龙头,大小百数,弥日累夜。”
- 12 不是冤家不碰头
- 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出处:康濯《春种秋收》:“还是开春后第一回上坡里做活,就说巧不巧地闹了个‘不是冤家不碰头’啊!”语法:不是冤家不碰头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
- 13 力不副心
- 副:符合。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出处:唐·无名氏《阴德传·韦判官》:“何幸明灵俯降,但揣微贱,力不副心,荀可施于区区,敢不从命。”语法:力不副心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辞。
- 14 捱三顶四
- 挨:通“挨”,挤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出处:明 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回:“半仙到栅栏门首下马,也不进宅,径在堂中站着,众人捱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语法:捱三顶四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拥挤。示例: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大家在问
隔 字的笔顺写法
隔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隔 ”字共有12画,笔顺写法是: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钩 点 撇 横 竖
2、隔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