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深诋简介
微文深诋的意思
解释:
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使治主父偃及治淮南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
语法:
微文深诋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示例:
唐·赵晔《东都留台石柱记》:“微文深诋,众所严惮,愈于京师。”
成语故事
- 汉朝时期,卫青将军提拔河东咸宣做官。咸宣一路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中丞,他受命前去处理主父偃以及淮南叛乱的案子。他大显神通,以深奥难懂的文字罗列了许多人的罪名,大开杀戒,闹得人心惶惶。他的这种做法最终导致自杀
微文深诋相关词语
- 1 通文调武
- 谓卖弄文才和武艺。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记·严刑》:“我这里是甚麽衙门?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语法:通文调武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深切著白
- 深刻而显明。同“深切著明”。出处:宋 司马光《与薛子立秀才书》:“观足下之文……深切著白,使其人果举而行之,则足下虽未得位,而泽固施于民矣。”语法:深切著白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魏文手巾
-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 文帝 ﹞才蓺兼该” 裴松之 注引晋 张华 《博物志》:“帝善弹棊,能用手巾角。”后因以“魏文手巾”为精于弹棋之典。
- 4 文圆质方
- 谓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 5 具体可微
- 只不过比较微小而已
- 6 分文未取
- 见“分文不取”。
- 7 体恤入微
- 同“体贴入微”。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必须明白透澈,体恤入微。”语法:体恤入微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关心。
- 8 流言飞文
- 犹言流言蜚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是以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诋,流言飞文,哗于民间。”语法:流言飞文作主语、宾语;指坏话。示例:唐·柳宗元《与裴筼书》:“然若仆者,承大庆之后,必有殊泽,流言飞文之罪,或者其可以乎!”
- 9 俗下文字
- 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出处:唐·韩愈《与冯宿论文书》:“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语法:俗下文字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徐渭《序》:“至于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小惭者人以为小好,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
- 10 苦学力文
- 力:务。刻苦学习,努力著文出处:《旧唐书·白居易传》:“蓦然为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苦学力文所致。”语法:苦学力文作宾语、定语;用于学习。
- 11 一往而深
- 见“一往情深”。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语法:一往而深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对人或物。示例:与知己交,绸缪缱绻,一往而深,不以贫富易其念。清·珠泉居士《雪鸿小记·补遗》
- 12 清微淡远
- 清雅微妙,淡泊深远。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也曾看过。内中也有近情尽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语法:清微淡远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他喜欢结交清微淡远的朋友
- 13 拘文牵义
- 拘泥于字义、文义。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3回:“非素臣侃侃而谈,若任彼俗吏拘文牵义,其能免乎?”语法:拘文牵义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黄远庸《平政院开幕》:“因知虚怀蒙嘉纳,按诸定例,尚无明文,或者以越职言事为嫌,终不免拘文牵义之见。”
- 14 深根固蔕
- 同“深根固柢 ”。晋 左思 《魏都赋》:“ 劍閣 雖嶛,憑之者蹶,非所以深根固蔕也。”《晋书·刘颂传》:“若乃兼建諸侯而樹藩屏,深根固蔕,則祚延無窮,可以比跡三代。”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记十月十六日所见》:“深根固蔕無計遯,倏來忽返安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