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筋缩脉简介
牵筋缩脉的意思
解释:
筋:筋骨;缩:紧缩;脉:血管。形容神经非常紧张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7卷:“柯陈兄弟见汪秀才意思坦然,虽觉放下了些惊恐,也还心绪不安,牵筋缩脉。”
语法:
牵筋缩脉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神态等。
牵筋缩脉相关词语
- 1 急脉缓受
- 见“急脉缓灸”。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要不急脉缓受,且把邓翁的话撇开,先治他这个病源,只怕越说越左。”语法:急脉缓受作谓语、定语;比喻以缓和的办法应付急事。
- 2 挂肚牵心
- 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出处:元·王元鼎《雁传书》套曲:“从今,再不去梦里搜寻,再不去愁中加病,再不去挂肚牵心。”语法:挂肚牵心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牵衣投辖
- 谓拉住客人衣裳,投其车辖于井。形容殷勤留客。辖,古代车上固定车轮的零件。出处: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平生自奉甚约,宾客过从,则牵衣投辖,穷日夕不厌。”语法:牵衣投辖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待客。
- 4 利惹名牵
- 亦作“利绾名牵”。谓为名利所诱惑羁绊。出处:元·张歌《湘妃怨·乐闲》曲:“想当年,利惹名牵。”语法:利惹名牵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努筋拔力
- 努:用力伸出;拔:超过。凸出青筋,使尽力气。形容竭尽全力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我拉不上,努筋拔力的替他做了衣服,不自家讨愧,还说长道短的哩。”语法:努筋拔力作谓语、状语;指竭尽全力。
- 6 牵衣肘见
- 谓牵动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体。语本《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出处:语出《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语法:牵衣肘见作定语、状语;形容贫穷。示例:牵衣肘见,步雪履穿。唐·王维《送郑五赴任新都序》
- 7 牵经引礼
- 援引经典。出处:《北齐书·杜弼传》:“高祖骂之曰:‘眼看人瞋,乃复牵经引礼!’叱令出去。”语法:牵经引礼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写作或说话。
- 8 缩手缩脚
- 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缩:收缩。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嘴里还喊道:'好冷呀!'”语法:缩手缩脚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含贬义。示例: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
- 9 无牵无挂
- 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语法:无牵无挂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没有拖累。示例:老舍《骆驼祥子》:“他只想往前走,仿佛走到什么地方他必能找回原来的自己,那个无牵无挂,纯洁,要强,处处努力的祥子。”
- 10 力尽筋疲
-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出处: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语法:力尽筋疲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疲乏。示例:刘大白《驾犁》:“驾犁,驾犁!老农呆气!拉牛耕田,力尽筋疲。”
- 11 魂牵梦萦
- 牵:牵挂;萦:萦怀。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万分思念。也作“魂牵梦绕”。出处:宋 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语法:魂牵梦萦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示例:高阳《乾隆韵事》:“近乡情怯,是为什么呢?为的是多年魂牵梦萦在作还乡梦,梦中当然一切都是好的,怕真的一见,不过如此,梦中的好印象,打得粉碎。
- 12 缩屋称贞
- 缩:减缩;贞:坚定。指在妇女危难时不加侵犯出处:《北齐书·废帝》:“颜子缩屋称贞,柳下妪而不乱,未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语法:缩屋称贞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处事。
- 13 六脉调和
- 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 14 福业相牵
- 业:罪孽;牵:缠绕。指福运与罪孽往往相互缠绕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2卷:“有缘无缘,福业相牵,有缘福至,无缘业缠。”语法:福业相牵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