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撼地简介
擎天撼地的意思
解释:
形容力量巨大
擎天撼地相关词语
- 1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 日:太阳;土:国土。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语法: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作宾语、定语;用于政治等。
- 2 隐天蔽日
- 把天遮住,把太阳也挡住了。形容覆盖的面积广大。出处: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 3 口衔天宪
- 见“口含天宪”。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恒帝永兴元年》:“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衔天宪。”语法:口衔天宪作宾语、定语;比喻说话就是法律。
- 4 回天转地
- 犹言旋转乾坤。比喻改变君王的情绪或态度。出处:唐·刘肃《大唐新语·刚正》:“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回天转地之威,方斯更烈。”语法:回天转地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上又晏诸王于木兰殿,天颜大悦。方知回雪流风,可以回天转地。宋·乐史《杨太真外传》
- 5 手眼通天
- 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出处:老舍《四世同堂》:“这并不是她相信丈夫的能力,而是相信她自己的手眼通天。”语法:手眼通天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示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红花会,任他手眼通天,也难逃出我的手掌心。”
- 6 民以食为天
-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语法:民以食为天复句式;作宾语、定语;指粮食的重要性。示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
- 7 天惊石破
- 形容巨响或出人意外之事引起的震惊。出处: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语法:天惊石破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震惊。示例:小弟只记得那年畅闻高谕,所谈西周政治艺术,天惊石破,推崇备至,私心窃以为过当。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八回
- 8 首善之地
- ①指首都。②最好的地方。出处:《汉书·儒林传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语法:首善之地作主语、宾语;指首都。示例:学校为育材首善之地,教化所从出,非行法之所。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
- 9 天生羽翼
- 就像天然生长的羽毛和翅膀一样。比喻兄弟的血肉关系。
- 10 翻天作地
- 犹言翻天覆地。形容闹得很凶。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闹将起来。”语法:翻天作地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吵架。
- 11 置于死地
- 置:安放;死地:无处可走的地方。把对方置于灭亡的境地。比喻彻底击败对方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语法:置于死地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浴日补天
-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出处:《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又《山海经·大荒南经》:“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 13 天人胜处
- 胜:优越。佛道用语。指天上人间最好的境遇出处:《魏书·释老志》:“云奉持之,则生天人胜处,云犯则坠鬼畜诸苦。”语法:天人胜处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誓天断发
- 断发向天起誓。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哀也。”语法:誓天断发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