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如槁木简介
形如槁木的意思
解释:
槁:枯干。形体像枯干的树木一样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语法:
形如槁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形如槁木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形容枯槁
成语造句
- 1.而且看样子,柳义一直都是力充气足,精神焕发,并没有出现传说中的怏怏病态,形如槁木,这才作罢。
- 2.只是因为一个大儿子才勉强挨忍到现在,但已是心如开死水,形如槁木了。
- 3.不多时的功夫,他的身体已经骨瘦如柴,形如槁木。
- 4.只留下范志完茫然站立在清凉台上,孑然独立,形如槁木。
- 5.修持之人,始也不悟大道,而但求速成,形如槁木,色若死灰。
- 6.鬼仙者,阴中超脱,神像不明,形如槁木,心若紫灰,为修炼之最下乘。
形如槁木相关词语
- 1 观者如山
- 形容观看人数众多出处: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语法:观者如山作定语、状语;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 2 艳如桃李,凛若冰霜
- 凛:严冷可畏。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又是两个绝代女子,一个艳如桃李,凛若冰霜;一个裙布钗荆,端庄俏丽。”语法:艳如桃李,凛若冰霜作谓语、定语;形容女子容貌艳丽。
- 3 色胆如天
- 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那和尚一头接茶,两只眼涎瞪瞪的只顾看那妇人身上,这妇人也嘻嘻的笑着看这和尚。人道色胆如天,却不防石秀在布廉里张见。”语法:色胆如天作谓语、定语;指荒淫无度。示例:看那瑞仙郡主,犹如酒醉杨妃,露出一身白肉,按不住心头欲火,一时色胆如天。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九回
- 4 骇状殊形
- 犹言奇形怪状。出处:清·祝德麟《海啸》诗:“阳侯拜,天吴舞,骇状殊形不可数。”语法:骇状殊形作谓语、宾语、状语;同“奇形怪状”。
- 5 往来如梭
- 形容来去频繁出处:《封神演义》
- 6 远亲不如近邻
- 指远方的亲戚虽然关系密切;但不如住在近处的邻居能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关系更密切。出处: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我怎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语法:远亲不如近邻主谓式;作宾语;用于告戒人处理邻里关系。示例:您这就见外了,远亲不如近邻嘛,我看见了能不管?
- 7 忧形于色
- 形:表现。色:面色表情。忧愁的神色从脸上表现出来。出处:《旧唐书·五行志》:“四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祷祈无效,上忧形于色。”语法:忧形于色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每谈及世变,辄忧形于色,卒抑郁以终。《清史稿·宋维峻传》
- 8 自觉形秽
- 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后也泛指与人相比,自愧不如。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语法:自觉形秽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愧不如。示例:小弟因多了几岁年纪,在他面前自觉形秽,所以不敢痴心想着相与他。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 9 恨如芳草
- 形容情思绵绵,无休无尽出处:《清平乐》
- 10 斩木揭竿
- 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语法:斩木揭竿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造反。示例:臣闻田虎斩木揭竿之势,今已燎原,非猛将雄兵,难以剿灭。(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一回)
- 11 朽木粪墙
- 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语法:朽木粪墙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宰予昼寝,夫子有朽木粪墙之喻。”
- 12 称心如意
-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出处: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语法:称心如意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合符心意。示例:但是这个贵州,十分瘠苦,处万山之中,又是晴少雨多,吃的、用的、穿的,无一样能够称心如意。(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五)
- 13 愁绪如麻
- 愁绪:忧愁的心绪。麻:乱麻。忧愁的思虑像乱麻一样。形容烦愁之极。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三回:“心儿里愁绪如麻,把个活动动的人儿,都困做了笼中之鸟。”语法:愁绪如麻作谓语、定语;指十分烦乱。
- 14 散木不材
- 比喻没有用处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