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形秽简介
自觉形秽的意思
解释:
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后也泛指与人相比,自愧不如。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语法:
自觉形秽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自愧不如。
示例:
小弟因多了几岁年纪,在他面前自觉形秽,所以不敢痴心想着相与他。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自觉形秽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自惭形秽
成语造句
- 1.读着讲解牌,看看自己衣衫不整松松垮垮的的样子,我自觉形秽,忙整了整衣服,肃然而立。
- 2.??记得捐款晚会上,何化石出人意料地捐了两佰块,钱虽不多,但相比之下我们还是自觉形秽。
- 3.当然不是,她有自知之名,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做他的女人,不谈年龄相差八九岁,就从学识谈吐上来比较,也自觉形秽,可不敢有这个奢望。
- 4.徐彰甫自觉形秽,辞别石凯胜回原籍去了。
- 5.又见他如此伤势仍不肯低头认输,心中略感敬佩,不免自觉形秽,堪堪道“小兄弟,还是不要在打了!”。
自觉形秽相关词语
- 1 自我标榜
- 标榜:吹嘘,夸耀。自己吹嘘自己出处:金玉舟《赵匡胤》第六章:“又将自己如何尽心侍候,垫钱买药等事一一自我标榜一番,都说给柴守礼听。”语法:自我标榜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己吹自己。示例:海岩《死于青春》:“为避自我标榜之嫌,也不能吹得过分,至于牺牲家务一心工作,则有点俗套。”
- 2 情不自禁
- 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出处: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语法:情不自禁主谓式;作谓语、状语;用于描写人的感情。示例:她又情不自禁地放声哭了。(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 3 居功自傲
- 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异常谦逊地说:‘这算什么功。”语法:居功自傲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居功自傲,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一种表现。
- 4 毛遂自荐
-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语法:毛遂自荐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我作毛遂自荐,居然被校长核准了。这样才勉强捱过难关。(邹韬奋《经历 深挚的友谊》)
- 5 自由自在
-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出处: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语法:自由自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看那些交了卷出去的人真象自由自在的仙人。(叶圣陶《马铃瓜》)
- 6 威福自己
- 威福:指赏罚。任赏任罚,自己一人说了算。比喻大权在握,独断专行出处:《周书·尉迟迥传》:“杨坚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迹,暴于行路。”语法:威福自己作谓语、定语;指大权在握,独断专行。
- 7 吊形吊影
- 犹言形影相吊。喻孤独寂寞。出处:明·袁宏道《别恨篇为方子公赋》诗:“独自吊形吊影,谁人知暖知寒。”语法:吊形吊影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孤单。
- 8 神灭形消
- 指死亡。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鸟迹耳。”语法:神灭形消作谓语、定语;指死亡。
- 9 自取咎戾
- 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出处: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目下大敌当前,万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语法:自取咎戾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10 像形夺名
- 比拟其形状,而讹易本名。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又有叫作甚麽绿荑的,还有甚么丹椒、蘼芜、风连,见于《蜀都赋》。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
- 11 自受自作
- 受:承受。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受累出处: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岂不闻天网恢恢,也是我自受自作。”语法:自受自作作谓语、宾语;指自食其果。
- 12 鹄面鸠形
- 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出处:《明史 忠义传七 耿廷箓》:“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血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赤子。”语法:鹄面鸠形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外形憔悴。示例:熏天毒雾白昼黑,鹄面鸠形奔络绎。清李光昭《阿芙蓉歌》
- 13 忧形于色
- 形:表现。色:面色表情。忧愁的神色从脸上表现出来。出处:《旧唐书·五行志》:“四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祷祈无效,上忧形于色。”语法:忧形于色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每谈及世变,辄忧形于色,卒抑郁以终。《清史稿·宋维峻传》
- 14 引虎自卫
- 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语法:引虎自卫作定语;指人的选择不当。示例: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三章第七节:“这正是无异引虎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