鹄面鸠形简介
鹄面鸠形的意思
解释:
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出处:
《明史 忠义传七 耿廷箓》:“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血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赤子。”
语法:
鹄面鸠形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外形憔悴。
示例:
熏天毒雾白昼黑,鹄面鸠形奔络绎。清李光昭《阿芙蓉歌》
英语翻译
- 英语:
be skin and bones
鹄面鸠形相关词语
- 1 方方面面
- 事情或事物的多面出处:张贤亮《青春期》:“使我直到如今才突然发现她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都与我不同,与这个可恶的世界不同。”语法:方方面面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各种情况。示例:陈忠实《白鹿原》第30章:“你也会方方面面想事了。”
- 2 庐山面目
-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出处:清 段雪亭《<聊斋志异>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语法:庐山面目作宾语、定语;指事情的真相。示例:我们要揭开他的庐山面目
- 3 形容枯槁
- 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枯槁:枯萎;枯干。出处:战国 楚 屈原《渔父》:“颜色憔悴,面容枯槁。”语法:形容枯槁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她生病以后,面色憔悴,形容枯槁。
- 4 白面书郎
-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出处:唐 白居易《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颜赞善来。”语法:白面书郎作主语、宾语、定语;同“白面书生”。
- 5 面壁功深
- 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和尚面壁静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语法:面壁功深作宾语、定语;指人的修行。示例:你听说达摩老祖面壁功深的故事吗?
- 6 面面厮觑
- 见“面面相觑”。出处:《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到家中问丈人丈母,两个面面厮觑。”语法:面面厮觑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惊慌的表情。示例:两个入进楼中,见三个尸首,横在血泊里,惊得面面厮觑,做声不得。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一回
- 7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出处:三国·魏·曹植《封二子为公谢恩章》:“天时运幸,得生贵门。遇以亲戚,少荷光宠。窃位列侯,荣曜当世。顾景惭形,流汗反侧。”语法:顾景惭形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不羞当面
- 羞:羞耻。不把面对面的批评当作羞侮。表示原意倾听别人的批评。出处: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君子不羞当面,我有什么弊病处。语法:不羞当面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示例:明·伏雌教主《醋葫芦》:“院君,君子不羞当面。”
- 9 佛面刮金
- 就是在佛的脸上搜刮金子。比喻从不该侵犯的地方或从有限的一点油水中竭力搜刮、掠取。
- 10 不看佛面看金面
-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出处:王统照《银龙集·站长》:“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语法:不看佛面看金面作谓语,分句;形容宽容某人或某事。
- 11 审曲面势
- 见“审曲面埶”。出处:《周礼·考工记序》:“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语法:审曲面势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汉·张衡《东京赋》:“审曲面势,沂洛背河,左伊右薼,西阻九阿。”
- 12 毁形灭性
- 损坏形体,消灭本性。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九折:“通天大圣,你本是毁形灭性的,老僧救了你,今次休起凡心。”语法:毁形灭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事情。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4回:“此时乘隙行事,唾手而得,何苦毁形灭性,以求济其事乎?”
- 13 拥书南面
- 见“拥书百城”。出处:清·归庄《感怀》诗:“捉鼻东山关气运,拥书南面足经纶。”语法:拥书南面作谓语、定语;指藏书多。
- 14 心活面软
- 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他这心活面软,未必不周济他些。”语法:心活面软作谓语、定语;指没有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