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简介
殊途同归的意思
解释:
殊:不同的。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出处: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语法:
殊途同归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生等。
示例:
一道题,往往有几种解法,但殊途同归,答案只能有一个。
成语造句
- 1.我们工作岗位不同,但殊途同归,目标是一致的。
- 2.这类歇后语所用的比喻不同,说明的问题一样,是殊途同归的。
- 3.所有突破的方法,最后几乎都是殊途同归,那就是成功根源于人的思维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一开始仅在于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生活中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的的期望就是追求一生平平淡淡,也会有相当多的另一部分人,他们的期望是一定要成就一番事业。
- 4.我们追求的目标一致,所以不论採用何种方法,最后都是殊途同归。
- 5.这道题有几种解法,但殊途同归,得数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6.我因为不愿意接受指引,所以一直都留在一个原地,只想守株待兔,撞到一个殊途同归的归宿。
英语翻译
- 英语:
Different roads lead to the same goal.
- 日语:
方途(ほうと)が違(ちが)っても行(ゆ)き着(つ)く所(ところ)が同じである
- 俄语:
прийти к одной цели разными путями
- 其他:
<德>verschiedene Wege führen zum gleichen Ziel<法>tout chemin mène à Rome
殊途同归相关词语
- 1 冰炭不同器
- 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语法:冰炭不同器复句式;作分句;形容两种对立的事物。示例:岂不闻冰炭不同器,也似咱愚不并居。(《元曲选 渔樵记》一折)
- 2 薰莸同器
- 香草和臭草收藏在同一个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薰:香草;莸:臭草。出处:三国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语法:薰莸同器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示例:现自国民党议员奉令取消以来,去者得避害马败群之谤,留者仍蒙薰莸同器之嫌。(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八回)
- 3 殊路同归
- 同“殊涂同归”。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殊路同归。指在于崇礼义,退财利,复往古之道,匡当世之失。”语法:殊路同归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生等。
- 4 载誉而归
- 满载荣誉归来
- 5 同源异流
- 谓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出处:明·何景明《寄粹夫》诗之一:“君就河内栖,予从关西役;同源异流止,抚事乘心迹。”语法:同源异流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仲默]惟七言律与献吉同源异流。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何景明》
- 6 物归旧主
- 主:主人。物品归于原来拥有它的主人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语法:物归旧主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完璧归赵。
- 7 实至名归
-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语法:实至名归连动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示例:钱钟书《围城》:“王主任要电报看了,赞他实至名归,说点金银行是小地方,蛟龙非池中之物。”
- 8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
- 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出处:《孙子·军事》:“归师勿遏,师必阙,穷寇勿追。”语法:归师勿掩,穷寇勿追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战争等。示例: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庞涓,你岂不知归师勿掩,穷寇勿追,你苦苦追赶我做什么?”
- 9 九九归一
- 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出处: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语法:九九归一主谓式;作分句;指归根到底。示例:陆文夫《为读者想》:“最后才九九归一。”
- 10 人心所归
- 众人所归向、拥护的。
- 11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 人的内心世界各不相同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 12 水落归槽
- 四溢的洪水流入了河槽。比喻一心惦记着的事有了着落。出处: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十回:“转眼就是腊月,水落归槽,河工也就合龙。”语法:水落归槽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这样的结局让我有水落归槽的感觉
- 13 道听途说
-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语法:道听途说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妹子道听途说,不知是否?尚求指示。(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
- 14 生寄死归
- 寄:暂居。生似暂寓,死如归去。指不把生死当作一回事。出处:《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语法:生寄死归作宾语、定语;指置生死于度外。示例:吾游遍灵境,颇有所遇,已知生寄死归,亦思乘化而游,当更无所墨碍耳。(明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