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通简介
无所不通的意思
解释:
通:知道。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出处:
《孝经 感应》:“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语法:
无所不通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广见博识。
示例:
便是三教九流的说话,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
成语造句
- 1.邻家老爷爷在社会上混了几十年,阴阳历法,无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
- 2.这个学生会主席知识渊博,无所不通因此深受同学们拥护。
- 3.她从小就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 4.他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
- 5.据说他是老子的弟子,博学多才,无所不通,尤长计算。
- 6.别看这孙如林白日里遇到强盗吓得跟什么似的,其实他平日里却是一个风流的富家公子,整日里三瓦两舍流连忘返,吹拉弹唱无所不通。
英语翻译
- 英语:
know all <There is no feat of which one is not capable.>
无所不通相关词语
- 1 一线不乱
- 形容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齐,一点也不紊乱。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闲适》:“人生原是傀儡,只要把柄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捉掇,便超此场中矣。”
- 2 无底洞
- 无法填满的洞。比喻满足不了的物质要求或者做不完的事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56回:“罗子富与姚季莼两人合摆个庄,不限杯数,自称为‘无底洞’,大家都不服。”语法:无底洞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厌弃的事。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5章:“这家是个无底洞,把咱们两个的骨头填进去,也填不了个底子!”
- 3 悒悒不欢
- 悒悒:忧愁不安的样子。心里郁闷,感到不快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生恚怒,悒悒不欢。母虑其复病,急为议姻,略为商榷,辄摇首不愿。”语法:悒悒不欢作谓语、定语;指不愉快。示例: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9回:“胡氏心中,常常悒悒不欢。”
- 4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语法: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示例: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你只看'道千乘之国,使民以时'的那个'时'字,可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说的出来的?
- 5 无以名状
- 比喻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描绘。
- 6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 君子:有才德的人;丈夫: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对仇敌要痛恨,打击要坚决彻底。指坏人心狠手辣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叵奈杨景无礼。”语法: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作宾语、定语、分句;可分开使用。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1回:“提了双锏,怒冲冲的杀那王佐。正合着常言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 7 国无宁岁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5回:“国无宁岁,民无安时。”语法:国无宁岁作谓语、定语;指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
- 8 雕不增文
- 荆山石怎样雕琢也不能使增加文彩出处:《水经·谷水注》
- 9 计无由出
- 同“计无所出”。出处:《异苑》:“苻坚为慕容冲所袭,坚驰騧马,堕而落涧,追兵几及,计无由出。”语法:计无由出作谓语、定语;指想不出什么办法。
- 10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出处: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语法: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复句式;作宾语、分句;用于讥讽与开玩笑。示例: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元曲选 遇上皇》第一折)
- 11 忿忿不平
- 同“愤愤不平”。出处:《禅真逸史》第一回:“此时过往人众,见齐德受亏,俱忿忿不平。”语法:忿忿不平作谓语、状语、定语;指心中不服。示例:高战也是忿忿不平,点点头。古龙《长干行》三
- 12 不及之法
- 指不适用的法规。出处:《庄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示例:某些不合理的特殊待遇,是应当取消的不及之法。
- 13 卓荦不凡
- 卓荦:特出。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出处: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15回:“君家兄弟皆卓荦不凡,正合用着,寻人实在不难。”语法:卓荦不凡作谓语、定语;指与众不同。
- 14 好汉不吃眼前亏
- 俗语。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好汉不吃眼前亏,且让他一步,再作道理。”语法:好汉不吃眼前亏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示例:好汉不吃眼前亏,且让他一步,再作道理。(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