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简介
起承转合的意思
解释:
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合:是结束全文。旧时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泛指文章的做法。
出处:
元 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语法:
起承转合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泛指文章的做法。
示例:
然而不得已,也只好起承转合,上台去说几句。(鲁迅《而已集 通信》)
起承转合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承上启下
成语造句
- 1.明清时读书人把八股文当做求取功名的工具,把“起承转合”弄成了呆板僵死的格式,束缚人们的思想。
- 2.起承转合虽属旧诗文的结构章法,但现在写议论文也要借鉴。
- 3.一般写议论文,总是离不开起承转合。
- 4.人生就像抛物线,每一个起承转合,都风生了五味杂陈的心思,这样的每个点滴汇集,精彩的总会是杰出的流年。
- 5.过去写文章,特别讲究起承转合。
- 6.面对人生难以管理的生老病死,我们能以起承转合去寻找心灵的故乡。人总是有限制的,但有梦总是最美的。
英语翻译
- 英语:
opening,developing,changing and concluding <the four steps of Chinese regulated classic writing>
起承转合相关词语
- 1 展转反侧
- 形容心里有事,躺着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每独矫首西顾,未尝不寤寐劳叹,展转反侧也。”语法:展转反侧作谓语、状语;指睡不着觉。示例:明·李贽《焚书·读史·琴赋》:“文王既得后妃,则琴瑟以友之,钟鼓以乐之,向之展转反侧,寤寐思服者,遂不复有。”
- 2 趁风转篷
- 趁:乘便;篷:船帆。比喻根据情势的变化行事出处:艾明之《火种》第12章:“丘德奎眼看势头不对,立刻趁风转篷。”语法:趁风转篷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合浦还珠
- 见“合浦珠还”。出处: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语法:合浦还珠作宾语;比喻物归原主或人去而复归。示例:合浦还珠自有时,惊危目下且安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 4 鸨合狐绥
- 合:融洽;绥:独来独往,急于求偶的样子;鸨:比雁略大的一种鸟。比喻男女之间发生不正当的关系。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夜来香》:“女父母适并外出,招之入室,鸨合狐绥,遂成缱绻。”
- 5 斗转星移
-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出处: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语法:斗转星移联合式;作状语、定语;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示例:斗转星移,草青草黄,不觉明明已长大成人。
- 6 运转自如
- 运动得非常熟练自然
- 7 无风不起浪
- 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出处:高玉宝《高玉宝》第十章:“无风不起浪,咱能听说,想必不会在天外头,只要下狠心,不愁找不着。”语法:无风不起浪复句式;作补语、分句;指事出有因。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无风不起浪,总有点因头吧?”
- 8 闻鸡起舞
-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出处:《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语法:闻鸡起舞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岳飞从小立下报国志向,闻鸡起舞,苦练武艺,终于成为一个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
- 9 无风起浪
- 比喻平白无故地生出事来。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出处:唐 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语法:无风起浪紧缩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诈害亲戚,侵占乡里,受投献、窝盗贼、无风起浪、没屋架梁。”
- 10 蜂拥而起
- 像蜂飞一样成群而起。形容许多人一拥而起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赞》:“陈涉首难,豪杰蜂起。”语法:蜂拥而起作谓语、定语;指一哄而上。示例:各地群众蜂拥而起,纷纷涌入城内
- 11 同谘合谋
- 共同商量谋划。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 12 油回磨转
- 犹言团团转。形容非常着急的情态。
- 13 断钗重合
- 钗:女性首饰。被折断的钗又重新合在一起。比喻夫妻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也指重新团聚出处:元·施惠《幽闺记·洛珠双合》:“几年间破镜重圆,今日里断钗重合。”语法:断钗重合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重新团聚。
- 14 风起水涌
- 大风刮起,水波汹涌。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语法:风起水涌作谓语、宾语;指声势浩大。示例: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今兹之风起水涌,谓将以救死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