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还珠简介
合浦还珠的意思
解释:
见“合浦珠还”。
出处:
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
语法:
合浦还珠作宾语;比喻物归原主或人去而复归。
示例:
合浦还珠自有时,惊危目下且安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成语故事
- 东汉时期,合浦郡盛产珍珠闻名海外,当地老百姓以采珠为生,贪官污吏趁机盘剥,使得珠民大肆捕捞,珠蚌产量越来越低,饿死不少人。汉顺帝刘保派孟尝当合浦太守,他革除弊端,不准滥捕。不到一年,合浦又盛产珍珠了
英语翻译
- 英语:
Things lost are regained.
合浦还珠相关词语
- 1 还朴反古
- 见“还淳反古”。出处:《陈书·周弘正传》:“夫文质递变,浇淳相革,还朴反古,今也其时。”语法:还朴反古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2 随珠和璧
- 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随侯珠,又称灵蛇珠。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先后献给武王、文王,均以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和氏璧。事见《韩出处: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随侯珠,又称灵蛇珠。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先后献给武王、文王,均以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和氏璧。语法:随珠和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珍宝。示例:兴造早乙之帐,落以随珠和璧。《汉书·西域传赞》
- 3 欲说还休
- 休:停止。想说又停下来不说出处:宋·辛弃疾《丑奴儿》词:“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语法:欲说还休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
- 4 鸨合狐绥
- 合:融洽;绥:独来独往,急于求偶的样子;鸨:比雁略大的一种鸟。比喻男女之间发生不正当的关系。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夜来香》:“女父母适并外出,招之入室,鸨合狐绥,遂成缱绻。”
- 5 珠璧交辉
- 喻美好事物交相辉映。出处:蔡寅《游上野博览会》诗:“珠璧交辉近日边,上清高会敞琼筵。”语法:珠璧交辉作宾语、定语;指美好事物。示例:他们有几个人称赞我那位朋友有福分,今天已经喝他令郎的喜酒了。有几个满口地说些‘珠璧交辉’‘鸾凤和鸣’的成语。叶圣陶《一个朋友》
- 6 同谘合谋
- 共同商量谋划。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 7 故态复还
- 见“故态复萌”。出处:唐·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语法:故态复还作谓语、宾语;用于指坏的东西。
- 8 道合志同
- 谓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出处:三国·魏·曹植《陈审举表》:“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语法:道合志同作谓语、定语;指志趣相投的人。示例:我们需要道合志同的朋友
- 9 纵横开合
-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出处:柯灵《向拓荒者致敬》:“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而笔锋所至,纵横开合,娓娓而谈,从历史掌故……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语法:纵横开合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合两为一
- 亦作“合二为一”。合两者为一体。出处:《后汉书·杨震传》:“伏见诏书为阿母兴起津城门内第舍,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李贤注:“合两坊而为一宅。”语法:合两为一作谓语;指两个事物合成一个。
- 11 珠沉璧碎
- 见“珠沉玉碎”。出处: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凤尾草记》:“生闻女死,讬以省姑,走吊焉;至则珠沉璧碎,玉损花飞,将入木矣。”语法:珠沉璧碎作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天厌善类,珠沉璧碎。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四回
- 12 不谋而合
- 谋:计议;商议;合:相合一致。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二卷:“二人之言,不谋而合。”语法:不谋而合紧缩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动作、想法一致。示例:如磁石铁,不谋而合。(宋 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
- 13 父债子还
- 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出处:祝兴义《此生此夜》:“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在娘胎就背上父辈罪恶的包袱。就算是‘父债子还’吧。”语法:父债子还作宾语、定语;指前辈的债务后辈偿还。示例:金玉舟《赵匡胤》第二章:“有道是:父债子还,子债父偿。”
- 14 起承转合
- 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合:是结束全文。旧时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泛指文章的做法。出处:元 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语法:起承转合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泛指文章的做法。示例:然而不得已,也只好起承转合,上台去说几句。(鲁迅《而已集 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