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之以手简介
援之以手的意思
解释:
对他人进行救助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语法:
援之以手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造句
- 1.你们身体力行了一个普世价值——人溺,援之以手。
- 2.从“嫂溺,援之以手”推广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历来弘扬的行为。
- 3.但从网友发现小远发到众人援之以手,这个故事的情感长度远远超出了千言万语。
- 4.支持自己救人的观点,可能源自人类所具有的“人溺援之以手”的基本伦理,但却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些救人的人本身并不具备救人的能力。
- 5.她引用政府的观点说:“在中国遭遇四川地震造成的灾难时,许多国家提供了援助。现在,我们理应援之以手。”。
- 6.为了那些昔日劳苦功高、今天却生计艰难的劳模不再流泪,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及企业和社会理当援之以手,共同为他们重新撑起一片蓝天。
援之以手相关词语
- 1 不解之仇
- 解除不了的仇恨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又见张权买房开店,料道是丈人暗地与他的银子,越加忿怒,成了个不解之仇。”语法:不解之仇作主语、宾语;用于口语。示例:霍赵两家本无不解之仇,只因彼此不服输的心理,而一定要争个高低,互不相让。
- 2 不赀之损
- 不可估量的损失出处:三国志
- 3 以公灭私
- 谓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出处:《书·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蔡沈集传:“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情。”语法:以公灭私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太史必当谨书灾异。愿陛下翕受敷施,以壮人才之精神;虚心容纳,以植人言之骨干。念邦本而以公灭私,严边备而思患豫防。元·脱脱《宋史·马廷鸾传》
- 4 手胼足胝
- 犹手足胼胝。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荀子·子道》:“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语法:手胼足胝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我等虽肝脑涂地,手胼足胝,亦所甘心。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
- 5 素王之业
- 素王:旧称孔子有德无位,故称素王。旧指孔子删订《春秋》的事业。
- 6 无名之辈
- 不出名的小人物。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 7 居常之安
- 指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出处:晋·陆机《豪士赋》
- 8 燎原之火
- 燎原:火烧原野。大火。比喻气势壮大的群众运动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语法:燎原之火作主语、宾语;指新生的势力。示例:《隋书·高祖纪上》:“拯大川之溺,扑燎原之火。”
- 9 十手争指
- 谓人如有不善,众人则争相指责。语本《礼记 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出处:语出《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语法:十手争指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新唐书·柳沘传》:“实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十手争指矣。”
- 10 犬马之疾
- 谦称自己的疾病。出处:汉·张衡《东京赋》:“值余有犬马之疾,不能究其精详。”语法:犬马之疾作宾语;指有病。示例:清·姚鼐《复汪进士辉祖书》:“足下书来久矣,有犬马之疾。”
- 11 经济之才
- 指治国安民的才能出处:唐 杜甫《上水遣怀》诗:“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语法:经济之才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此人察风云以辨天时,望气色而观地理,有经济之才,安天下之手。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
- 12 多事之秋
- 秋:年岁;时期。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多指国家或政局等较大范围的政治局势不安定;事端多起的时期。出处:唐 崔致远《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杨子县令》:“况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风。”语法:多事之秋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老残游记》第十二回)
- 13 疥癣之疾
- 疥、癣:轻度的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不碍大局的小毛病、小问题、小障碍。亦作“疥癞之疾”、“疥癞之患”、“疥癣之病”、“癣疥之疾”。出处:元·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第二折:“我虽在人闾闾之下,眉睫之间,又不比斗筲之器,疥癣之疾。”语法:疥癣之疾作主语、宾语;指无关紧要的东西。示例: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二回:“彼邓艾父子,乃疥癣之疾,乌足介意?”
- 14 无日无之
- 没有一天不这样。指某种丑恶的现象无时无刻不存在,带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