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捞月简介
水底捞月的意思
解释:
同“水中捞月”。
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下卷:“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无声,却如水底捞月。”
语法:
水底捞月作宾语;指白费力气。
成语造句
- 1.柳一铭虽然就处在她所需要的行业里,而且就在家门口,她当然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但是她也怕出意外,因为一旦东窗事发,那就成水底捞月了。
- 2.江帆不再说话,扑向她们,一个水底捞月潜下水中托起璐璐双腿向岸边拚力蹬游。
- 3.悟空够了多时,恰如水底捞月,摇摇滉漾,只是挨不着那莲华的边儿,不由得心中焦躁,喝一声“咄!”。
- 4.这些手雷有的自上而下打出,有的从左至右打入;有的直着来直着去,有的呼噜噜急速旋转;有的起如水底捞月,有的飞似鹫鸟翔天。
- 5.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 6.毫无头绪!如同水底捞月一般虚幻,玄而又玄。
英语翻译
- 英语:
plough the sands
水底捞月相关词语
- 1 水到鱼行
-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出处: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张安道论科第》:“谚云: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语法:水到鱼行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2 调风弄月
- 调弄风月。喻男女间的谈情说爱。出处:元·查德卿《醉太平·春情》曲:“春风管弦,夜月秋千,调风弄月醉花前。”语法:调风弄月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男女之间。示例:我也曾絮叨叨讲口舌,实丕丕倾肺腑,下了些调风弄月死工夫。《全元散曲·集贤宾·秋怀》
- 3 尺水丈波
- 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出处:唐 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语法:尺水丈波紧缩式;作谓语;比喻因小事而引起大风波。示例: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九卷:“悬身井半,风言沸腾,尺水丈波,古今常事。”
- 4 煎水作冰
- 比喻不可能的事。出处:《三国志 魏志 高堂隆传》:“以若所为,求若所致,犹缘木求鱼,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语法:煎水作冰作宾语、定语;用于行为与目的相反。示例:煎水作冰的做法荒唐可笑
- 5 荏苒日月
- 荏苒:时光渐渐过去。指日月交替运行,时光渐渐消逝出处:梁启超《三十自述》:“欲草一中国通史,以助爱国思想之发达,然荏苒日月,至今犹未能成十之二。”语法:荏苒日月作谓语;指时光流逝。
- 6 污泥浊水
- 肮脏的泥;浑浊的水。比喻一切落后;腐朽和反动的东西。出处:三国 魏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语法:污泥浊水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他决心痛改前非,用劳动的汗水洗刷身上的污泥浊水。
- 7 乐山乐水
- 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出处:《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语法:乐山乐水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乐山乐水,气类相合。(宋《二程全书 外书七》)
- 8 刨根问底
- 刨出根子追出底细。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语法:刨根问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追究底细。示例: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 9 流水浅浅
- 一般是用来形容流水声的。
- 10 井底银瓶
- 银瓶:银制汲水器。银瓶掉到井底。比喻前功尽弃出处: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乐府》:“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断;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语法:井底银瓶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梁启超《新罗马》:“弄得千年来国威坠落,变成井底银瓶。”
- 11 蛟龙戏水
-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语法:蛟龙戏水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2 明月不常圆
- 比喻人生不能事事完美无缺。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八回:“明月不常圆,彩云容易散,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自然之理。”
- 13 悬河泻水
- 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出处:《晋书 郭象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语法:悬河泻水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张平《抉择》:“但问题是严阵在他这犹如悬河泻水的言谈中,你根本了解不到有关他的一点儿信息。”
- 14 心里有底
- 心中知道底细或内情而有把握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我们一见副政委精神就来了,跟着他,就觉着心里有底,腰里也硬。”语法:心里有底作谓语、定语;指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