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慝之口简介
谗慝之口的意思
解释:
谗:说别人坏话;慝:邪恶。进谗言的恶人的嘴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语法:
谗慝之口作宾语;用于说坏话的人。
示例:
《晋书·王睿传》:“乐羊既反,谤书盈箧,况臣顽疏,能免谗慝之口。”
谗慝之口相关词语
- 1 什一之利
- 什一:十分之一。泛指商人得到的利润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语法:什一之利作宾语;用于商业等。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0回:“季子不治耕获,力工商,求什一之利,乃思以口舌博富贵,并见成之业。”
- 2 狂瞽之说
- 狂:轻狂;瞽:盲目。愚妄无知的言论出处:《南史·虞寄传》:“使得尽狂瞽之说,披肝胆之诚。”语法:狂瞽之说作宾语;用于自谦。
- 3 寸而度之至丈必差
- 度:量;至:到;差:误差。一寸一寸地量到丈,必然会有误差。
- 4 岩墙之下
- 一个汉字词语,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5 感旧之哀
- 感念旧人旧事的哀叹。表示怀旧。出处:《后汉书·荀彧传》:“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怀感旧之哀。”语法:感旧之哀作宾语;表示怀旧。
- 6 百岁之盟
- 同“百年之约”。即婚约。出处:清 李渔《意中缘 先订》:“他要与小娘子订百岁之盟,不知可肯相许。”语法:百岁之盟作主语、宾语;指婚约。
- 7 口直心快
- 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出处:巴金《家》:“倒是觉慧口直心快,他终于说了出来。”语法:口直心快作谓语、定语;指为人直爽。示例:口直心快的人容易犯错误
- 8 生花之笔
- 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语法:生花之笔作宾语;多用于比喻句。
- 9 啖之以利
- 啖:吃,引诱;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出处:《史记·高祖纪》:“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 10 不赀之躯
- 赀:估量。 指不能以资财估价的身体。极言人之高贵。出处:《汉书·盖宽饶传》:“用不赀之躯,临不测之险。”
- 11 付之东流
- 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出处:唐 高适《封丘县》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语法:付之东流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成果丧失,前功尽弃。示例:缉捕使臣等听得这话,传在耳朵里,也只好笑笑,谁敢向他家道个“不”字?这件事只索付之东流了。(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 12 穿窬之盗
- 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语法:穿窬之盗偏正式;作宾语;指盗贼。示例:伤残犹剽掠之徒,贪鄙胜穿窬之盗。(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
- 13 衔口垫背
- 衔口:给死尸嘴含珍珠等物;垫背:给死尸背上放钱。借指死亡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凤姐道:‘我又不等着衔口垫背,忙什么呢!’”语法:衔口垫背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九旋之渊
- 九:多数;旋:旋窝;渊:深渊。旋窝多的深渊。比喻智谋深广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建心乎窈冥之野,藏志乎九旋之渊,虽有明目,孰能窥其情。”语法:九旋之渊作宾语;多用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