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珠雀环简介
蛇珠雀环的意思
解释: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
出处: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方正学蛇报之妄》:“小人之说不止蛇珠雀环之可笑也。”
语法:
蛇珠雀环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蛇珠雀环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蛇雀之报
成语故事
- 传说隋侯外出时,看见一条大蛇受伤从中间断开,他给蛇上药救了蛇一命。第二年大蛇衔一颗明珠来报答他。杨宝幼年时,看见一只黄雀被猫头鹰击伤,杨宝将黄雀带回家疗伤,伤好后就飞走了。第二天有一个黄衣童子拿四枚白玉环来报答他
蛇珠雀环相关词语
- 1 雀小脏全
- 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出处:钱钟书《围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器当然应有尽有,就是不大牢。”语法:雀小脏全作宾语、定语;用于小而全的机构。示例:雀小脏全的事物司空见惯
- 2 闭塞眼睛捉麻雀
-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语法:闭塞眼睛捉麻雀作宾语、分句;指盲目办事。示例: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闭塞眼睛捉麻雀’,结果往往麻雀捉不到,还要碰破头。”
- 3 险象环生
- 险:危险。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险象环生,祸机迫切。”语法:险象环生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这次旅行真是险象环生、惊心动魄。
- 4 为丛驱雀
- 丛:丛林;驱:赶。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出处: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采。”语法:为丛驱雀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采。”
- 5 凿环而遁
- 指隐居不仕。出处:语出《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为天下显武。”
- 6 字字珠玑
- 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谈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珠玑:珠子。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任凭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会不上一名进士。”语法:字字珠玑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那段充满哲理的议论,真是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 7 珠落玉盘
- 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动听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语法:珠落玉盘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8 龙鬼蛇神
- 喻奇诡怪僻。出处: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说·铁崖先生杨维桢》:“所作古乐府辞,隐然有旷世金石声,又时出龙鬼蛇神,以眩荡一世之耳目。”语法:龙鬼蛇神作宾语、定语;用于怪异的事物。
- 9 眼花雀乱
- 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行者急回头,炒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语法:眼花雀乱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事物纷杂。
- 10 蚌孕双珠
- 旧时比喻二女共事一夫。
- 11 牛鬼蛇神
-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李贺诗的想象奇特、虚幻怪诞。后多用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出处:唐 杜牧《李贺诗序》:“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语法:牛鬼蛇神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在四人帮时期,许多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和牛鬼蛇神。
- 12 蛇行鼠步
- 步:步行。形容谨小慎微出处:清·新广东武生《黄萧乔回头》:“虽小道亦有可观,但我见贤弟蛇行鼠步,鬼鬼马马,无文无气。”语法:蛇行鼠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蛇毛马角
- 蛇生毛,马出角。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比喻有名无实者出处:章炳麟《王天论》:“国家者如机关木人,有作用而无自性,如蛇毛马角,有名言而非实存。”语法:蛇毛马角作宾语、定语;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 14 珠盘玉敦
- 见“珠盘玉敦”。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骍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语法:珠盘玉敦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礼器。示例:忆昔在滃,同盟连翩;珠盘玉敦,实惟九贤。明·张煌言《祭建国郑羽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