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埃之报简介
涓埃之报的意思
解释:
涓埃:细小的流水和尘埃。比喻极其微薄的报答。
出处:
宋·苏辙《代张刍谏议南京谢表》:“臣敢不瞻望京邑,推广风教之余;勉强疲驽,少致涓埃之报。”
涓埃之报相关词语
- 1 投梭之拒
- 见“投梭折齿”。出处:唐·元稹《莺莺传》:“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语法:投梭之拒作宾语;用于男女之间。示例: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虽遭投梭之拒,而未能忘情者也。”
- 2 韦弦之佩
- 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出处:《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故佩弦以自急。”语法:韦弦之佩作宾语;指有益的规劝。
- 3 媒妁之言
- 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出处:《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语法:媒妁之言作主语、宾语;指媒人的介绍。示例:叶圣陶《儿子的订婚》:“有‘媒妁之言’,而媒妁只不过揭开各人含意未伸的意想。”
- 4 一时之选
- 指某一时期的优秀人才。出处:《新唐书·韦抗传》:“它所辟举,如王维、王缙、崔殷等,皆一时选云。”宋·曾巩《〈范宽之奏议集〉序》:“其所引拔以言为职者,如公,皆一时之选。”语法:一时之选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馀如兴平师夔……蓝田张德直、叶县刘从益皆清慎才敏,极一时之选。《金史·循吏传论》
- 5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出处: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语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复句式;作谓语、宾语;指以牙还牙。示例:对于敌人的挑衅,我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6 一家之论
-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出处: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排斥众说,以申一家之论,而通往之路狭矣。”语法:一家之论作宾语;指有独特见解。
- 7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 牝:雌性的;索:尽。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比喻女性掌权,颠倒阴阳,会导致家破国亡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如陛下荒淫酒色,昵比匪人,惟以妇言是用,此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语法: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溢美之言
- 过分夸奖的话。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语法:溢美之言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 9 干父之蛊
- 干:承担,从事;蛊:事、事业。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出处:《周易 蛊》:“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语法:干父之蛊作宾语;指子承父业。示例:鲁迅《故事新编·理水》:“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
- 10 盘石之安
- 形容极其安定稳固。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语法:盘石之安偏正式;作宾语;形容极其安定稳固。示例: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7回:“某有一计,令西蜀之兵不犯东吴,荆州如盘石之安。”
- 11 系之苇苕
- 系:依附;苇苕:芦苇的嫩条。鸟巢筑在纤脆的芦苇上。比喻所依附的基础不牢,有很大的危险。出处:《荀子·劝学》:“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 12 止戈之武
- 戈:兵器。能平息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斯亦止戈之武焉。”语法:止戈之武作宾语;指平息战乱。
- 13 水乳之合
- 指水和奶汁融合为一体出处:《国朝汉学师承记·王兰泉先生》
- 14 萧墙之患
- 因内部问题而引起的祸患。出处:《韩非子·用人》:“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于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