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万一简介
以防万一的意思
解释:
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万一:可能性极小的意外变化。
出处:
冯德英《迎春花》第14章:“他就又采取以防万一的想法,心想,反正是自愿的事,何必去做?”
语法:
以防万一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示例:
我们要提高警惕,以防万一敌人来偷袭
成语造句
- 1.还是再去几个人到灭火现场检查一下,以防万一。
- 2.为了安全,以防万一,大家还是分成四个人一个小组为好。
- 3.为了以防万一,大家还是离开了这里。
- 4.出门旅游要多带几件衣服,以防万一。
- 5.这件事一定要以防万一,郑重行事。
- 6.尽管你的驾驶技术很高超,也不能粗心大意,要以防万一。
英语翻译
- 英语:
just in case <be ready for any eventualities be prepared for all contingencies>
- 日语:
万一に備(そな)える
- 俄语:
на всякй пожарный случай <на всякий случай>
- 其他:
<德>auf jede Eventualitǎt gefaβt
以防万一相关词语
- 1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 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开口‘文君’,满意‘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终不能不涉淫滥。”语法: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 2 以水济水
- 比喻雷同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语法:以水济水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有可而无否,其弊必至于以水济水之喻。(宋·杨万里《驳配向不当议》)
- 3 以宫笑角
- 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出处:北齐·刘昼《新论·文武》:“今代之人,为武者则非文,为文者则嗤武,各执其所长而相是非,犹以宫笑角,非适才之情,得实之论也。”语法:以宫笑角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宁藏拙而不为则可,若护其所短,而反讥人之所长,则不可。所谓以宫笑角,以白诋青者,谓之陋儒。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
- 4 一顾之荣
- 顾:看。指被有才学的人看一下就立即抬高了身价语法:一顾之荣作宾语;指受赏识。示例:他被选拔进专家组,有了这一顾之荣,身价立即上升
- 5 遐迩一体
- 谓远近犹如一个整体。形容协调统一。出处: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遐迩一体,中外褆福,不亦康乎?”语法:遐迩一体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南齐书·武帝纪》:“今遐迩一体,车轨同文,宜高选学官,广延胄子。”
- 6 千刀万剁
- 本指古代凌迟的酷刑,后亦常用为咒骂语。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干着你六问三推,生将我千刀万剁。”语法:千刀万剁作谓语、宾语、定语;常用咒骂语。示例: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3回:“却有十二分恨狄希陈的做弄,千刀万剁,咒死骂生。”
- 7 双心一意
- 双心:彼此的心意。 指彼此的心意一致。出处:南朝·梁·沈约《四时白纻歌·秋白纻》:“双心一意俱徊翔,吐情寄君君莫忘。”
- 8 以口问心
- 一面口中自问,一面心中盘算。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随又忖道:‘妇人之言,何足凭谁!况且他一顿饭钱,尚不能预备,就有惊恐,他如何出力相报得?’以口问心,行了几里。”语法:以口问心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杨佥宪]以口问心,计较已定,踱将出厅来。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 9 万家之侯
- 指诸侯,周王朝分封的诸侯有大小,根据每个诸侯统治的家庭而决定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万家之侯。”语法:万家之侯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诸侯。
- 10 若出一轨
- 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种事物非常相似出处:清·陈田《序》:“嘉靖之季,以诗名者有后七子,李王为之冠,与前七子隔绝数十年,而此唱彼和,声应气求,若出一轨。”语法:若出一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言论和行动。
- 11 槐南一梦
- 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出处:明 王錂《春芜记》:“正是只将桑海千秋事,付与槐南一梦中。”语法:槐南一梦作宾语;同“黄粱美梦”。示例:寡人适方饮酒之间,想起大夫所谭神女之事,不觉神睛恍惚,睡思懵腾……正是只将桑海千秋事,付与槐南一梦中。明王錂《春芜记·宸游》
- 12 以夷伐夷
- 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语法:以夷伐夷偏正式;作定语;含褒义。示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章帝章和二年》:“北虏分争,以夷伐夷,国家之利。”
- 13 毁誉不一
- 毁誉:诋毁和称赞;不一:不一样,不一致。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说法不一。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7回:“外臣毁誉不一,俱着各自据实奏闻。”语法:毁誉不一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外臣毁誉不一,俱着各自据实奏闻。(清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
- 14 一本十利
- 喻下的力量极小,得益却极大出处:《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