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无二价简介
市无二价的意思
解释:
买卖没有两种价钱,买卖公道,不欺骗人。形容社会风气好。亦作“市不二价”。
出处:
《汉书·王莽传上》:“又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
语法:
市无二价作宾语、定语;指社会风气好。
示例:
子胥治国五年,日月重明,市无二价,猫鼠同穴,米麦论分,牢狱无囚。《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成语故事
- 西汉末年,王莽得到“安汉公”封号后就毒死汉平帝,自称假皇帝,立2岁的刘婴为太子。他梦想自己能当真皇帝,派8个风俗使下去了解民情。这些风俗使回京讨好王莽说百姓们丰衣足食、盗贼绝迹,真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市场买卖公平,市无二价
英语翻译
- 英语:
sell at a fair price
市无二价相关词语
- 1 一心无二
-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出处:《旧唐书 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语法:一心无二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既一心无二,偷功夫应付些了。元 无名氏《醉中天 咏鞋》
- 2 二桃殺三士
- 疊:重疊。屏:屏障。比喻瀑布高遠的氣勢。出处:李白 《廬山謠》:「 廬山秀出南斗旁, 屏風九疊雲錦張。」语法:二桃殺三士主谓式;作分句。。示例:1、当代·殷谦《晚茶集》:“说‘孔子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还说‘任何像孔子一样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这样内蕴着二桃杀三士的因子的言论,侮辱了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拐弯抹角地在他们身上形成了精神杀伤。那教授就是一个蔑视别人的存在的妄人,因为他的批评并不是针对同时代人的,而是以自己在文化、政治上的好恶来判断古代人的,这不用说就是一个笑话,这种人的话不听也罢,其人不足法,其言也不足取。”2、唐·李白《惧谗》诗:“二桃殺三士,讵假剑如霜。”
- 3 雅雀无声
- 形容静默之极。雅,“鸦”的古字。出处:《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文樱宣读报告,台下静听,一时雅雀无声的,但闻时钟叮当。”语法:雅雀无声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静。
- 4 无妄之福
- 不期望获得而得到的幸福。出处:《战国策 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语法:无妄之福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今楚王病久不愈,一旦宫车晏驾,少主嗣位,而君辅之,如伊尹、周公,俟王之年长,而反其政;若天与人归,遂南面即真。此所谓‘无妄之福’也。《东周列过志》第一百三回
- 5 有例不兴无例不灭
- 谓按照惯例办事。《官场现形记》第四一回:“回师老爷的话,有例不兴,无例不灭。这两句俗语料想师老爷是晓得的……但求师老爷还是按照旧帐移交过去,免得后任挑剔。”
- 6 街头市尾
- 泛指大街小巷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今日未吃茶上堂堵人会心,但向街头市尾屠儿魁刽地狱钁汤处会取若恁么。”语法:街头市尾作宾语、定语;指大街小巷。
- 7 诛求无厌
- 指勒索、榨取;没有满足的时候。厌:满足。出处:《元史 乌古孙泽传》:“湖广平章政事要来木贪纵淫虐,诛求无厌。”语法:诛求无厌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清朝末年,人民对诛求无厌的封建统治已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 8 肆无忌惮
-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惮:惧怕;畏惧。任意妄为;一点顾忌、畏惧也没有。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语法:肆无忌惮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她们都是横冲直撞,真真是肆无忌惮。(郭沫若《黄河与扬子江对话》)
- 9 一差二错
- 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孩子也大了,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又耽搁住了,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来说亲。”语法:一差二错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孙犁《白洋淀纪事·嘱咐》:“只怕一差二错,对不起在外抗日的儿子。”
- 10 无平不颇
- 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出处:《周易·泰》:“九三,无平不颇,无往不复。”语法:无平不颇作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否则存心自满,才有无平不颇的这番警戒。”
- 11 胸无成竹
- 谓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四卷:“不熟此书,则胸无成竹,虽有其志,何从措手?”语法:胸无成竹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所余无几
- 无几:没有几个。剩下来的没有几个。出处:《旧唐书·陆贽传》:“自顷逆泚诱泾、陇之众叛,怀光污朔方之军,割裂诛锄,所余无几。”
- 13 残酷无情
- 残忍冷酷,没有任何情面出处:林语堂《忆狗肉将军》:“有不少传说谈到这位狗肉将军的残酷无情的忠实。”语法:残酷无情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9章:“命运如此残酷无情,是不是在报应她曾偷过那几块手帕?”
- 14 国无幸民
- 幸民:侥幸偷生的人。国家治理有方,人民勤于职守,安居乐业。出处:《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