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门外风吹雨打,我自胜似闲庭信步。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望天边云卷云舒。 是苏东坡的诗么?
这句是人家拼凑起来的,当然拼的很好。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毛泽东武汉横渡长江时的做的词。原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望天边云卷云舒。”原文是“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漫看天边云卷云舒。”《菜根谭》中最早录入了这句话 。“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忧者自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但是这些句子都能在苏轼的原词里找到原型,当然,苏轼的词也有原型,唐诗里找得到零星的词语。供参考。拌三丝2023-07-07 15:22:091
闲看云卷云舒,静品花开花落什么意思
意思是:为人做事如花开花落般平常,静静的去品味卷云舒般的变幻。这句话出自于明朝陈继儒的《幽窗小记》。原句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白话译文: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然处之。扩展资料:《幽窗小记》中最著名的一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这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属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幽窗小记墨然殇2023-07-07 15:22:081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全英文的
选自《菜根谈》. The remain indifferent,leisurely watch the flowers bloom fade .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07 15:22:071
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 去留随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这句话出自哪里?
洪英明《菜根谭》你可以在这个网上看到全文http://www.yifan.net/yihe/novels/caigentan.html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07 15:22:036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谁写的?出于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我以为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wpBeta2023-07-07 15:21:572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来去无意,漫随天际云卷云舒是什么意思
我很蛋定~的意思真颛2023-07-07 15:21:523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舒云卷.什么意思
原文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大意是:对于一切荣耀和屈辱都泰然处之,用平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对于所有升沉和得失都不在意,安然的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所谓身不惊,才有闲看的雅致。心无意,才有漫随的风情。这是一种境界,对名利应有的态度,得不喜,失不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还有一句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的意境就不如原句了。瑞瑞爱吃桃2023-07-07 15:21:521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意思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hi投2023-07-07 15:21:516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闲庭信步,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随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善士六合2023-07-07 15:21:503
“庭前花开花落,天外云舒云卷”出自哪位诗人?
原文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大意是:对于一切荣耀和屈辱都泰然处之,用平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对于所有升沉和得失都不在意,安然的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所谓身不惊,才有闲看的雅致。心无意,才有漫随的风情。这是一种境界,对名利应有的态度,得不喜,失不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还有一句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的意境就不如原句了。LuckySXyd2023-07-07 15:21:491
淡看天上云舒云卷坐观庭前花开花落什么意思
1、原句应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然处之。2、这句话出自于《幽窗小记》(又名《醉古堂剑扫》),原本是一副对联,作者是明代洪应明,陈继儒将它收录在《幽窗小记》中。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07 15:21:491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全词是什么?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九万里风9 2023-07-07 15:21:417
“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看天边云卷云舒”的出处.
安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走留无意,慢随天外云卷云舒 《幽窗小记》中的一幅对联陶小凡2023-07-07 15:21:364
听任庭前花开花落,坐看天上云卷云舒是什么意思
rays_cn: 这是谁的诗句?整诗是什么?能解释详细一点吗?肖振2023-07-07 15:21:344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意思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最初出自于明代洪应明的一副对联,录入于《菜根谭》.洪应明系明代学者,精通儒、佛、道.早年热衷于功名,晚年入道,用对联体总结出一本《菜根谭》.后陈眉公在《幽窗小记》亦有收录. 意思是:无论光荣还是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的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由舒卷,这是一种恬然自安的心境. 这句话的境界是指:花开花落,岁月轮回,看庭前,一个“闲”字,尽是洒脱;云卷云舒,万物变幻,随天外,一个“漫”字,尽显豁达.范仲淹先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meira2023-07-07 15:21:341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出自何处?
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是一种境界,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然处之。拓展资料:《菜根谭》是明代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著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籍贯不详。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我们得知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一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康康map2023-07-07 15:21:311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坐看云卷云舒”的全首诗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在明朝人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 《小窗幽记》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共一千五百余则,内容涉及修身、养性、立言、立德、为学、致仕、立业、治家等各方面,主要表达的是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小窗幽记》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全书结构严谨,分类明晰,着意刻画了“幽”的境界,醒、峭、奇、豪四卷抒发了出仕无门,空余一腔报国志的无奈,将文人隐士的闲情逸致和悠然自得寄托于山川水榭和灵书古籍。肖振2023-07-07 15:21:301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后半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理解:无论里去还是留下都不在意,就让心随着天上的云飘荡舒展,放达到天外。不一定对......凡尘2023-07-07 15:21:295
宠辱不惊,闲看庭院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原句出自于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原文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意思:无论是光荣或者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地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是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如地舒卷。《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扩展资料:“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一种境界,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是对于荣耀屈辱无动于衷,心地安宁,欣赏庭院中花开花 落;对于升迁得失漠不关心,冷眼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菜根谭》的内容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释、道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同时由于它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这些特色,它也是一部使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黑桃花2023-07-07 15:21:291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谁说的?
这句话出自于《幽窗小记》,又名《醉古堂剑扫》,辑录者是明朝的陈继儒,作者是明代洪应明。原句应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原为一副对联,作者是明代的洪应明,由陈继儒收录在《幽窗小记》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扩展资料陈继儒出生于1558年十一月七日(12月14日),自幼颖异,工于诗文、书画,书法师法苏轼、米芾,书风萧散秀雅,擅长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其山水多水墨云山,笔墨湿润松秀,颇具情趣。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嗜好弈棋,得同郡徐阶器重。存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长为诸生,与同郡引齐名,三吴名士争相与他结为师友。年二十九,焚儒衣冠,隐居小昆山之南,绝意科举仕进。建庙祀二陆(陆机、陆云),乞取四方名花,广植堂前,言:“我贫,以此娱二先生。”因名“乞花场”。父亡后,他移居东佘山,在山上筑“东佘山居”,有顽仙庐、来仪堂、晚香堂、一拂轩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继儒康康map2023-07-07 15:21:271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意思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kikcik2023-07-07 15:21:263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意思
意思是:无论光荣还是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的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由舒卷,这是一种恬然自安的心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最初出自于明代洪应明的一副对联,录入于《菜根谭》.洪应明系明代学者,精通儒、佛、道.早年热衷于功名,晚年入道,用对联体总结出一本《菜根谭》.后陈眉公在《幽窗小记》亦有收录.Chen2023-07-07 15:21:252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是那首诗里的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我以为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gitcloud2023-07-07 15:21:163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云舒是什么意思?
1、作者是明朝的洪应明,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小窗幽记》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2、译文:无论是光荣或者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地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是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如地舒卷。3、意义:人生路上,可能春风得意,也可能坎坷不平,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一直走下去。荣耀也罢,屈辱也罢,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少一些无奈与感慨,多一份从容和淡然。“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把心放平,生活就是一泓平静的水;把心放轻,人生就是一朵自在的云。扩展资料: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对于一切荣耀和屈辱都泰然处之,用平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对于所有升沉和得失都不在意,安然的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所谓身不惊,才有闲看的雅致。心无意,才有漫随的风情。 这是一种境界,对名利应有的态度,得不喜,失不忧。一幅看似简单的对联,只有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它博大精深的涵义,体现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能心境平和、淡泊名利。看庭前三字,颇有我行我素,我乐我忧的情怀。望天上三字则尽显放眼天外,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胸怀;那句云卷云舒更有能屈能伸,旷达风流的境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mlhxueli 2023-07-07 15:21:151
笑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边云卷云舒是什么意思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人做事应该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凡尘2023-07-07 15:21:121
看门庭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生中应保持一颗平常心,视来自他人的宠辱评价如花开花落般平常,不为之心惊;权力利益,以及生命中的种种诱惑,不要刻意追逐,如天边云卷云舒般潇洒自如,方是人生大境界大鱼炖火锅2023-07-07 15:21:122
“心无外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什么意思?表达什么意境?
心境淡薄,不追求名利,对人生的起落失意不在乎。此后故乡只2023-07-07 15:21:112
笑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边云卷云舒的含义
做人不应该为花开花落感到高兴和悲伤,无论面对任何事都要微笑。不应该被外物的变化而影响自己的心境,要淡定从容。mlhxueli 2023-07-07 15:21:075
任门外风吹雨打,我自胜似闲庭信步。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望天边云卷云舒。 是苏东坡的诗么?
这句是人家拼凑起来的,当然拼的很好。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毛泽东武汉横渡长江时的做的词。原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望天边云卷云舒。”原文是“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漫看天边云卷云舒。”《菜根谭》中最早录入了这句话 。“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忧者自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但是这些句子都能在苏轼的原词里找到原型,当然,苏轼的词也有原型,唐诗里找得到零星的词语。供参考。西柚不是西游2023-07-07 15:21:062
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漫看天边云卷云舒 还有下一句吗? 有的话是什么呢?
学习了NerveM 2023-07-07 15:21:056
“笑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边云卷云舒。”的出处和含义?
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大意是:对于一切荣耀和屈辱都泰然处之,用平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对于所有升沉和得失都不在意,安然的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所谓身不惊,才有闲看的雅致。心无意,才有漫随的风情。这是一种境界,对名利应有的态度,得不喜,失不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康康map2023-07-07 15:21:042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下句应该说什么?
晴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竹,何物不可饮啄,而鸱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者,几何人哉!hi投2023-07-07 15:21:042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坐看天外云卷云舒出处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应该是明代洪应明写的,最早出自洪应明所著书《菜根谭》。 陈眉公著书《小窗幽记》也有收录此联。 百度知道里最常见的答案“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所以,最早的出处是:<菜根谭>。 ”这个答案明显就是缺乏逻辑的。首先陈眉公写的是《小窗幽记》,《幽窗小记》这名字错误,没这本书;其次,答案中说的因此,所以,因果关系显然搭不上;不过《菜根谭》倒的确应该就是原始出处。 洪应明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籍贯不详。据其作品《仙佛奇踪》,可知其早年热衷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菜根谭》《菜根谭》是明代文人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成书于明万历年间。书名“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意思是说,一个人若能适应清贫生活,不论所做何事,都会有所成就。《菜根谭》是著者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结合自身体验,形成的一套出世人世的法则,反映了明代知识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 陈眉公明代文学家和书画家陈继儒(1558-1639年),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曾隐居小昆山,得隐士之名,却又常周旋于官绅间,遂为世人诟病。 《小窗幽记》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远的人生哲言小集,为明代文人陈继儒所著。集中内容涉及修身、养性、经商、从政、处世等方面,作者以哲人式的冷峻,对当时糜烂庸俗的世风给以辛辣且不失客观的抨击,流露着“好为清态而反浊者,好为富态而反贫者,好为文态而反俗者,好为高态而反卑者,好为淡态而反浓者,好为古态而反今者,不如混沌为佳”的一种无所拘束、高远超脱的“难得糊涂”的自由人生境界。大鱼炖火锅2023-07-07 15:21:041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来去无意,漫随天际云卷云舒是什么意思
答:原文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 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大意是:对于一切荣耀和屈辱都泰然处之,用平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对于所有升沉和得失都不在意,安然的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所谓身不惊,才有闲看的雅致.心无意,才有漫随的风情.这是一种境界,对名利应有的态度,得不喜,失不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还有一句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的意境就不如原句了.FinCloud2023-07-07 15:21:031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云卷云舒。出自?
这句话出自于《幽窗小记》,又名《醉古堂剑扫》,辑录者是明朝的陈继儒,作者是明代洪应明。原句应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原为一副对联,作者是明代的洪应明,由陈继儒收录在《幽窗小记》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扩展资料:陈继儒(1558-1639年),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这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异曲同工之妙,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幽窗小记阿啵呲嘚2023-07-07 15:21:021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意思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最初出自于明代洪应明的一副对联,录入于《菜根谭》。洪应明系明代学者,精通儒、佛、道。早年热衷于功名,晚年入道,用对联体总结出一本《菜根谭》。后陈眉公在《幽窗小记》亦有收录。 这句话的境界是指:花开花落,岁月轮回,看庭前,一个“闲”字,尽是洒脱;云卷云舒,万物变幻,随天外,一个“漫”字,尽显豁达。范仲淹先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meira2023-07-07 15:21:011
“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
解析:本句出自于明代洪应明的一副对联,录入于《菜根谭》。意思是:无论光荣还是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的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由舒卷,这是一种恬然自安的心境。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除著名的《菜根谭》外,还编著《仙佛奇踪》四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多记佛老二家故事。《仙佛奇踪》书序中介绍,他“幼慕纷华,晚栖禅寂”,说明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则归隐山林,修道求仙。万历三十年(1602年)前后曾经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书籍介绍:《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ardim2023-07-07 15:20:571
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出自 那里
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此后故乡只2023-07-07 15:20:561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意思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最初出自于明代洪应明的一副对联,录入于《菜根谭》这句话的境界是指:花开花落,岁月轮回,看庭前,一个“闲”字,尽是洒脱;云卷云舒,万物变幻,随天外,一个“漫”字,尽显豁达。范仲淹先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铁血嘟嘟2023-07-07 15:20:552
"安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走留无意,慢随天外云卷云舒"是什么意思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我以为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北境漫步2023-07-07 15:20:551
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什么意思
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菜根谭》meira2023-07-07 15:20:512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意思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最初出自于明代洪应明的一副对联,录入于《菜根谭》。洪应明系明代学者,精通儒、佛、道。早年热衷于功名,晚年入道,用对联体总结出一本《菜根谭》。后陈眉公在《幽窗小记》亦有收录。 这句话的境界是指:花开花落,岁月轮回,看庭前,一个“闲”字,尽是洒脱;云卷云舒,万物变幻,随天外,一个“漫”字,尽显豁达。范仲淹先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瑞瑞爱吃桃2023-07-07 15:20:512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什么意思?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花开则荣,花落则败。不以一时荣耀而忘形,不以一时屈辱而自弃。淡泊名利,无欲则刚。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展(卷)云舒:生死在天,流水无痕。生亦乐,死勿悲。心如海阔天空,顺其自然。余辉2023-07-07 15:20:504
哪句诗中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出自哪位诗人的?全诗是什么?
这是对联吧,这也算诗?无尘剑 2023-07-07 15:20:495
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什么意思?
Let it be!!!kikcik2023-07-07 15:20:493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后半句话是什么意思?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后半句话的意思是: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前半句的意思是:为人做事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这句话的引申意思是:只有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出自:《小窗幽记》【拓展资料】《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一说是明人陈继儒撰。另一说是明代陆绍珩所著(约1624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明天启年间曾流寓北京,编撰有《醉古堂剑扫》。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小窗幽记》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道,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工书善画,与董其昌齐名,其文今日读来,颇有风致,清赏美文外,于处世修身,砥砺操守或有启发。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不小助益。陶小凡2023-07-07 15:20:481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意思
受宠若惊,先看前庭,花落却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福。是说诗情画意的场面。FinCloud2023-07-07 15:20:428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意思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意思是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07 15:20:412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出自何处?
这句话出自于《幽窗小记》,又名《醉古堂剑扫》,辑录者是明朝的陈继儒,作者是明代洪应明。原句应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原为一副对联,作者是明代的洪应明,由陈继儒收录在《幽窗小记》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扩展资料陈继儒出生于1558年十一月七日(12月14日),自幼颖异,工于诗文、书画,书法师法苏轼、米芾,书风萧散秀雅,擅长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其山水多水墨云山,笔墨湿润松秀,颇具情趣。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嗜好弈棋,得同郡徐阶器重。存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长为诸生,与同郡引齐名,三吴名士争相与他结为师友。年二十九,焚儒衣冠,隐居小昆山之南,绝意科举仕进。建庙祀二陆(陆机、陆云),乞取四方名花,广植堂前,言:“我贫,以此娱二先生。”因名“乞花场”。父亡后,他移居东佘山,在山上筑“东佘山居”,有顽仙庐、来仪堂、晚香堂、一拂轩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继儒韦斯特兰2023-07-07 15:20:401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是哪首诗里的?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会患得患失呢?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而我以为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是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ardim2023-07-07 15:20:393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意思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意思是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出自《幽窗小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译文: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康康map2023-07-07 15:20:381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谁的全诗?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真颛2023-07-07 15:20:382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出自何处?
这句话是一幅对联,不是诗句。出自明代洪应明。后来这幅对联被陈眉公收录在了《幽窗小记》中。这幅对联全句就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意思是:为人做事能够视宠辱像花开花落一样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的去留像云卷云舒一样变幻,才能淡然处之。扩展资料《幽窗小记》又名《醉古堂剑扫》作者是明朝的陈继儒。《幽窗小记》中最著名的一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陈继儒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幽窗小记》作者陈继儒。又名《醉古堂剑扫》。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参考资料幽窗小记_百度百科真颛2023-07-07 15:20:371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意思
保持一种淡然处之的态度吧,左迁2023-07-07 15:20:363
《坐看云卷云舒》的全首诗是什么?
全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出自: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译文: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赏析: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扩展资料:《幽窗小记》又名《醉古堂剑扫》作者是明朝的陈继儒。《幽窗小记》中最著名的一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幽窗小记》,最著名的一句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陶小凡2023-07-07 15:20:362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全词是什么?
全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本句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然处之。故事一唐明皇的时候,安禄山叛乱,唐室眼看就要崩溃的政权,等于是郭子仪一个人打回来的。按理说,功高盖主的人是难长命百岁的,但在历史上,唐代将军中能富贵寿考的,只有郭子仪一人。之所以能如此,全凭郭子仪的旷达人生观。郭子仪退休以后,皇帝赐他一个汾阳王府。在兴工动土的时候,他闲来无事,拄一支手杖,到工地上去监工。他吩咐一个正在砌墙的泥工说,墙基要筑得坚固。这名泥水匠对郭子仪说,请王爷放心,我家祖孙三代都在长安,都是作泥水匠的,不知盖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郭子仪听了他的这番话,拄着杖走了,再也不去监工。这个泥水匠讲的,是祖孙三代的实际经验,而郭子仪听了以后,却想透了人生的一个道理,不是消沉,而是更通达了。故事二唐末杨玢在尚书任内,快要告老还乡的时候,他在故乡的旧屋地产,有些被邻居侵占了。于是他的家人们要去告状打官司,把拟好的起诉书送给他看。杨玢看了,便在后面批说:“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这首诗的大意是四邻侵占我们的房产那就让他们去侵占好了,毕竟要想想当初未曾置办这些房产之时。如果你们还想不通,不妨到唐代的含元殿的殿基上望一望,当年是何等繁华富丽,而今却是秋风萧瑟,荒草离离。言浅意深,颇有警世作用。他的家人看了后就不去告状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A0%E8%BE%B1%E4%B8%8D%E6%83%8A%EF%BC%8C%E7%9C%8B%E5%BA%AD%E5%89%8D%E8%8A%B1%E5%BC%80%E8%8A%B1%E8%90%BD%EF%BC%9B%E5%8E%BB%E7%95%99%E6%97%A0%E6%84%8F%EF%BC%8C%E6%9C%9B%E5%A4%A9%E4%B8%8A%E4%BA%91%E5%8D%B7%E4%BA%91%E8%88%92/6339230?fr=aladdin韦斯特兰2023-07-07 15:20:351
请问:“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作者和出处?
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原文: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解释:无论光荣还是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的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由舒卷。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然处之。扩展资料:这原本是一副对联,表达了一种境界,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无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利。古代历代帝王一直极为重视道家,凡是以道家思想治国都会兴盛强大。现代人说到道家以为就是清心静气、自然无为或中医养生的表面印象,真正的道家远比这些表面印象更为博大玄奥。纪晓岚曾评价道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言其悠远、海纳,赞其丰广、细腻。中国文化中,最飘逸清扬智达慧睿的就是道家。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九万里风9 2023-07-07 15:20:3113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什么意思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07 15:20:2811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
小题1:D小题2: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小题3:(1)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树荫。(2)又幸好这里的百姓因年成丰收而欣喜快乐。 小题4: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寄情于山水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 小题1:试题分析: A中划线的字“临”,都是“面对,对着”的意思; B中划线的字“负”,都是“背”的意思;C中划线的的字“名”,都是“命名”的意思;D中划线的字“景”,前一个是“景色、风景”的意思,后一个是“日光”的意思。所以选择D项。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小题2: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这里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点评:文言句读常识既考查了学生的文言常识的知识掌握,又考查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芳(香花)”、“发(开放)、秀(草木茂盛)。”这些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其(这里)、“乐(在这里是欢喜)的意思”等词翻译准确,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时保持整个句子的流畅性、准确性。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小题4:试题分析:学生做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段,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甲文第二段写太守、众宾、游人之乐。这一段先写滁人之游,表现了滁人和平生活之乐。再写太守之宴,表现了太守与众宾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的醉态。这里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显示了太守政事的清简。乙文中“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说明欧阳修时为滁州刺史时,不仅自己享“乐”,自己陶醉于山水之间,沉迷于美景之中,而是“乐”在老百姓那里,在于民风民俗民愿民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与民同乐”。由此可见甲乙两个选段在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感情方面的共同点是: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寄情于山水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点评:揣摩人物情感,理解文章主题,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做全面的分析理解,千万不要断章取义。分析文章主题、揣摩人物情感时,可以看开头,看结尾,看抒情议论段,看文中叙述了哪些事,也可以透过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关键词句,根据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住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的思想感情。黑桃花2023-07-07 15:14:161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斜(读啥): )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Xia 二声拌三丝2023-07-07 15:08:2410
有两个疑惑,一是斜的读音,我上学的时候老师教的是读xia,现在课本上标的读xie,白云深处还是白云生处?
我读书时,也念xia大鱼炖火锅2023-07-07 15:08:227
求bree on my own 百,,度云
(magnet:?xt=urn:btih:33A90D785A4B8B9D71D22E94DACBD91D45A7F639&xl=688564500&dn=X-ART Bree-On My Own 1080P 2012-06-04更新)复制括号里面的链接(不包含括号哦)用迅雷下载吧,这个资源在百度云里是被和谐的!所以没办法用百度云分享给你!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07 07:00:591
何以飘零去,何以不成栾?何以离别久,何以不得安?指云问天道,琴鸣血斑斓
这是古剑奇谭,打BOSS时的诗,故事大致是讲一个被贬的仙人,魂魄分离,最后为了求魂魄合体引发的一系列血案。。。,这是他最后的自白,是对自已的悲剧命运的抗挣,游戏里这首诗是欧阳少恭最后决战时一边回忆往昔一边吟诵的~~拌三丝2023-07-07 07:00:162
“何以飘零去,何以少团栾,何以别离久,何以不得安,指云问天道,琴鸣血斑斓”,出自哪
何以飘零去,何以少团栾。何以别离久,何以不得安。——记《古剑奇谭》bikbok2023-07-07 07:00:071
何以飘零去,何以少团栾,何以别离久,何以不得安,指云问天道,琴鸣血斑斓。什么意思?
为何要分离?为何少团聚?为何要离别久?为何不安居?为什么不得安宁?指着云问苍天,琴弦争鸣,血迹斑斓FinCloud2023-07-07 07:00:061
何以飘零去,何以少团栾。何以离别久,何以不得安,指云问天道,琴鸣血斑斓。是什么意思
为何要分离?为何少团聚?为何要离别久?为何不安居?......这是《古剑奇谭》中太子长琴所说无尘剑 2023-07-07 06:59:562
何以飘零去何以少团栾何以别离久何以不得安指云问天道琴鸣血斑斓
意思:为什么要一个字在外漂泊流落?为什么明明很想念亲人朋友,却很少和他们团聚 ?为什么要离别这么久?为什么不能得到安定的生活?注释:1、何以:反问的意思,可作为何,为什么来理解,四个连反问,可见当时的心情何等凄凉。2、团栾:是指亲人团聚。出自:游戏《古剑奇谭》。悭臾向百里屠苏回忆太子长琴时,言太子长琴经常在瑶山水边思考人生时,曾发出此问。原文:何以飘零去,何以少团栾,何以别离久,何以不得安,指云问天道,琴鸣血斑斓。扩展资料:《古剑奇谭》的游戏设定源自于《山海经》,故事则以武侠和仙侠为创作题材,以中国神话时代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古代侠骨柔情的仙侠文化。这句话出现的场景:古剑奇谭中,悭臾向百里屠苏回忆太子长琴时曾言太子长琴经常在瑶山水边思考人生时曾发出此问,而在古剑奇谭大结局蓬莱之战中,少公在百里屠苏的提醒下回想起当年太子长琴和悭臾瑶山抚琴奏乐时的情景,也想起了悭臾所说的这些感叹。何以飘零去,何以少团栾,何以别离久,何以不得安?一曲孤吟一饮愁、天绝情,今朝人不醒。更是百里屠苏表达对此现状的不满与无奈之情,一心只希望与亲人早日团聚。这些本是俗世的愁苦,与他并没有太多关系。但是他偶尔看到世间种种,却记在心里,做出这样的感慨。剧情中说过:“渡魂的痛苦,仿佛万蚁嗜心”。而半魂之人,更是饱受朋友、亲人、爱侣的偏见和唾弃,到头来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绝望,孤寂,就这样过了几千年。这是少恭亦或太子长琴对不公命运的感慨,一生寡亲缘情缘,命运多舛,以至在反抗悲惨命运的途中,堕入魔道,实在让忍惋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飘零曲·琴心何在陶小凡2023-07-07 06:59:541
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蓝天白云( ) 多么乖巧( ) 看报纸 ( ) 心情愉快( )
蓝天白云——并列结构 多么乖巧——偏正结构(状中关系的偏正短语) 看报纸———述宾结构(或:动宾结构) 心情愉快——主谓结构北境漫步2023-07-07 06:59:471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地名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地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地名
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 楚江: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诗人把流经这里的长江叫做楚江。 登鹳雀楼,唐诗名,为题咏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meira2023-07-07 06:58:014
(2004?连云港)已知:如图,A、F、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F=CD,AB∥DE,且AB=DE.求证:(1)△ABC≌
解答:证明:(1)∵AF=CD,∴AF+FC=CD+FC即AC=DF.∵AB∥DE,∴∠A=∠D.∵AB=DE,∴在△ABC和△DEF中AB=DE∠A=∠DAC=DF.∴△ABC≌△DEF(SAS).(2)∵△ABC≌△DEF(已证),∴BC=EF,∠ACB=∠DFE.在△BCF和△EFC中BC=EF∠ACB=∠DFEFC=FC,∴△BCF≌△EFC(SAS).∴∠CBF=∠FEC.瑞瑞爱吃桃2023-07-07 06:56:081
陈胜为王,妻之父兄往焉。胜以众宾待之。妻父怒云:‘怙强而傲长者,不能久焉。’不辞而去。”是其事类也
陈胜当了王以后,妻子的父亲和哥哥去投靠他。陈胜以门客下属的待遇招待他们。妻子的父亲大怒。说道:自恃强大而傲慢的对待长辈,不能长久啊。不辞而别走了。和这件事相似。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07 06:52:292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索寒。这句诗写到了( )、( )两条江河?
金沙江和大渡河“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词描写了红军长征时曾渡过的长江水系的两条河流.它们都位于长江的上游;诗词中的第一条河流经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诗词中的第二条河流经四川盆地(大渡河是岷江最大支流)汇人长江水系.这一河段是长江水资源丰富的地区.Ntou1232023-07-07 06:51:031
云顶之弈为什么降低8人口四费卡的概率
首先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目前在8人口处3星四费的概率太高了,基本上有了三星四费卡就可以吃鸡,对于游戏的长期平衡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其次官方不想对四费英雄的强度进行调整,甚至说他们希望四费棋子可以一直保持这种力挽狂澜的作用,所以不对强度下手就只能对概率下手了,这就是下调8人口四费卡概率的原因。云顶之弈s4英雄概率是多少LV2:100%/0%/0%/0%/0%LV3:75%/25%/0%/0%/0%LV4:55%/30%/15%/0%/0%LV5:45%/30%/20%/5%/0%LV6:30%/35%/25%/10%/0%LV7:19%/35%/30%/15%/1%LV8:14%/25%/35%/20%/6%LV9:10%/15%/30%/30%/15%云顶之弈S4男刀要什么装备云顶之弈森林法怎么玩云顶之弈决斗夜影劫怎么玩云顶之弈6森林6法怎么玩云顶之弈S4福星刺客怎么玩云顶之弈重秘阿狸怎么玩云顶之弈什么阵容可以上分云顶之弈6玉剑仙阵容怎么搭配云顶之弈9猩红怎么玩云顶之弈什么体系比较强云顶之弈夜幽狐狸怎么玩云顶之弈月神刺怎么玩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可桃可挑2023-07-07 06:48:191
(2011?连云港)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
(1)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W有=Gh=4000N×10m=4×104J.(2)拉力F移动的距离:s=2h=2×10m=20m.拉力F所做的总功:W总=Fs=2500N×20m=5×104J.拉力F做功的功率:P=W总t=5×104J40s=1250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4×104J5×104J×100%=80%.答:(1)力F所做的有用功是4×104J;(2)拉力F做的功和功率分别是5×104J、1250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西柚不是西游2023-07-07 06:46:391
《囧文之重生居然为人妇》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囧文之重生居然为人妇》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RXsJKwbdizue6Crf7P1zA?pwd=ki9i 提取码:ki9i简介:就是因为跟同桌打架,莫名的穿越了,她才六年级啊有木有,囧么可以这样……以及,竟穿成了要结婚的成年女……好吧,她承认,她一直是个宅女,看过很多穿越小说的。也向往穿越,但那都是长大之后的有木有,她该怎么办啊,如果不是女主的话会死的很惨的。要不要这么害人啊!!!鄙视那些写穿越小说的人囧么没有写过这种小说。额~~~CarieVinne 2023-07-07 06:43:311
为什么马云让年轻人要少关注世界,多关心自己,理由是什么?
世界和国家大事,这些就算我们想关注也无济于事。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多关心自己,让自己活下去。因为只有活下去,才能活得更好。u投在线2023-07-07 06:43:269
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地壳运动规律科学云: 红海产生于南半球,是地壳由西向东运动过程中,澳大利亚陆块...
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认为,在距今约4000万年前,地球上根本没有红海,后来在今天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当时有一部分海水乘机进入,使裂缝处成为一个封闭的浅海。在大陆裂谷形成的同时,海底发生扩张.熔岩上涌到地表,不断产生新的海洋地壳,古老的大陆岩石基底则被逐渐推向两侧。后来,由于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得这里的海水又慢慢地干涸了,巨厚的蒸发岩被沉积下来,形成了现在红海的主海槽。到了距今约300万年时,红海的沉积环境突然发生改变,海水再次进入红海。红海海底沿主海槽轴部裂开,形成轴海槽,并沿着轴海槽发生缓慢的海底扩张。根据红海底最年轻的海洋地壳带推算,这一时期红海海底的平均扩张速度为每年1厘米左右。由于它东西两侧的非洲和阿拉伯大陆在缓慢分离,红海不断扩张。通过对红海成因的研究,科学家们又联想到大西洋的成因。今日辽阔的大西洋在2亿年前,也是一个狭长的水带,它周围的大陆象今天的红海一样,也是靠得很近的。由于漫长的地质时期的海底扩张作用,大西洋形成了今天的面貌。而且,类似于红海的海底蒸发岩沉积,在大西洋西岸南美洲的巴西海域和东岸西非洲的海域下也有埋藏。此外,在红海轴海槽中的一些小海盆中富集的重金属矿物,在大西计西岸美国东部海岸中也有所发现。今天的红海可能是一个正处于萌芽时期的海洋,一个正在积极扩张的海洋。1978年,在红海阿发尔地区发生的一次火山爆发,使红海南端在短时间内加宽了120厘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果按目前平均每年1厘米的速度扩张的话,再过几亿年,红海就可能发展成为象今天大西洋一样浩瀚的大洋。据测量,红海在不停地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小白2023-07-06 08:39:512
月随花影动,人与白云栖是什么意思
月亮的影子是随花的摆动而摆动,就像人和白云是一样的关系。虽然不是主体,但决定了主体的发展。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06 08:33:022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是谁的,什么诗?
这是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 其三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 战士们有思家之绪,这很自然,因为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但战士的根本价值却在于他们是祖国安全的捍卫者。现在是这样,古代也是这样。 王昌龄的边塞诗有不少篇章就是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的。上面这首便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次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第三句写战斗的紧张激烈,语言概括而形象鲜明如见。末句代战士们立誓,正面地讴歌他们的忠勇。有了前三句的铺垫,战士们的誓词分量才显得更重。 应该指出,这并不是一首写实之作。从所涉及的地名看,相距不下千百里。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而唐朝的西域根本没有一个楼兰国,汉代的楼兰国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但是诗人为了表现守边战士的英勇无畏和爱国热忱,却把它们写到了一首诗里。这在诗歌创作中不但允许,而且是常见的,人们感兴趣的是诗中表现的思想和情趣,倘若非要胶柱鼓瑟地进行考证,那就未免多事了 注释: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 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蜡羌县及罗布泊一带,此地代指唐西边境少数民族政权。韦斯特兰2023-07-06 08:32:341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白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归。什么意思?
意思: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06 08:3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