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初二物理:“排水量就是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这句话怎么理解。

轮船吃水部分水的质量
mlhxueli 2023-08-10 10:15:494

轮船排水量都等于什么? 根据排水量都能秋初哪些物理量? 请具体解说

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可求: 1.G排=m排g 2.F浮=G排 3.V排=m排/ρ水
真颛2023-08-10 10:15:471

谁告诉我轮船的排水量等信息在物理中的含义

轮船的排水量就是排开水的体积,他的重力就是船受到的浮力,浮力等于重力,就可以算出船的重力,质量。排水量是用来表示船舶尺度大小的重要指标,是指船舶在水中所排开的同体积水的重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被它排出的水的重量,也就是与船体浸入水中体积相同的水的重量,这就是船的排水量。即可得出下列公式:排水量(浮力)=船自身的重量+满载时货物的重量(所受的重力=浮力)。排水量通常用吨位来表示,所谓排水量吨位是船舶在水中所排开水的吨数,也是船舶自身质量的吨数。 排水量可分为轻载排水量、标准排水量、正常排水量、满载排水量、超载排水量。[编辑本段]轻载排水量 又称轻排水量、空载排水量,是船舶本身加上船员和必要的给养物品三者重量的总和,是船舶最小限度的重量。对于运输船舶来说是船舶没有装货物、旅客、燃料、淡水和供应品等时的排水量。对于军舰来说,它包含舰体,机器、武器装备,但不包含人员、燃油、滑油、弹药、给养、淡水、备用锅炉水等。.[编辑本段]标准排水量 包含舰体、机器、武器装备、人员、弹药、给养、淡水但不包含燃油,滑油, 备用锅炉水.。 正常排水量,为标准排水量再加上半数的燃油,滑油, 备用锅炉水等;主要是出厂航行试验时的状态[编辑本段]满载排水量 又称重排水量,是船舶载客、载货后吃水达到最高载重线时的重量,即船舶最大限度的重量。对于运输船舶来说是船舶装足货物、旅客、燃料、淡水和供应品,并具有规定的安全干舷时的排水量。船在满载吃水下的排水量称为满载排水量,相应的水线为满载水线。它是标准排水量再加上燃油,滑油, 备用锅炉水等,保证达到全速或规定续航力。[编辑本段]超载排水量 又称最大排水量为满载排水量再加上装满所有储藏空间的备用燃油,滑油, 备用锅炉水。. 对潜艇来说,分为水面排水量与水下排水量两种。对水面舰艇和商船通常只标明空载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 . 一般以轻排水量为准;军舰通过巴拿马运河,以实际排水量作为征税的依据。
苏州马小云2023-08-10 10:15:451

氢键是决定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氢键只能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解度、密度等物理性质。
gitcloud2023-08-10 10:12:582

氢键 影响什么性质 物理还是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多一点吧熔点、沸点、 溶解度、 粘度 、密度等
善士六合2023-08-10 10:11:027

钢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电化学
Chen2023-08-10 10:07:586

生锈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生锈是什么变化

1、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本质上是金属的氧化反应。最常见的生锈现象是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蚀成为氧化物。 2、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物质之一。然而,只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只有当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里时,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反应,才会生成氧化铁的东西,这就是铁锈。
墨然殇2023-08-10 10:07:571

钢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是化学变化.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志是有无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发生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如矿石粉碎,只是物质形状变化.矿石炼成铁则为化学变化,因为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炼成的铁是单质,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例如,蜡烛燃烧前一定先熔化,接着变成石蜡蒸汽.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才是化学变化.钢铁生锈是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小白2023-08-10 10:07:564

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从初中的角度来讲。铁生锈也就是铁变成了铁。生成了新物质。所以它属于化学变化。铁生锈相关的因素有。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铁与氧气和水蒸气共同接触的时候会发生生锈。从高中的角度上讲。铁生锈又做了一些加深。铁生锈不仅要以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接触。而且铁要生锈。铁不能是纯铁。纯铁是不生锈。生铁才容易生锈,是因为生铁中含有碳单质。生铁的生锈属于原电池反应。铁作负极,碳作正极。空气中铁表面的水膜相当于电解质溶液。负极的铁被氧气氧化而生绣
善士六合2023-08-10 10:07:561

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铁生锈是铁和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用文字表达式可表示为:铁+氧气+水=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带结晶水的氧化铁。铁和铁锈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铁生锈是化学变化。从铁生锈的过程可以看出,铁要生锈,要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要防止铁生锈,就是防止铁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例如把铁制品放在干燥的空气中。或者把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油,或者刷上一层油漆,或者电镀,镀上一层其他的金属。防止铁生锈的工艺还有烤蓝。烤蓝又称发蓝,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化学工艺,使铁的表面覆盖一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保护膜。像武器、弹簧、钢丝、锯条等都是用这种工艺做防锈处理的。因此,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变化。
Jm-R2023-08-10 10:07:551

铁生锈,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化学变化,这是铁的电化学腐蚀中的一种:吸氧腐蚀,即铁与其混合的杂质形成原电池,其正极反应: Fe+2e=Fe2+ 负极反应:O2+4e+4H2O=4OH- 之后形成Fe(OH)2 在被氧化形成Fe(OH)3 最后失水形成铁锈 由于其发生多种变化,且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
韦斯特兰2023-08-10 10:07:541

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因为铁生锈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被称为四氧化三铁。化学变化它的实质指的是生成了新物质,而物理变化则是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只是它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通常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所以,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因为生成了一种新的称为四氧化三铁的物质。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当铁放的时间长了就会生锈。铁容易生锈,除了由于它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外,同时与外界条件也有很大关系。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物质之一。然而,只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只有当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里时,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反应,才会生成氧化铁的东西,这就是铁锈。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如果铁锈不除去,这海绵状的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铁也就生锈得更快了。铁在生锈时会更重,大约是原来的3至5倍的重量。要除去铁锈,可以利用各种工具把它铲掉,也可以泡在酸性的溶液中把它溶解掉。在去掉铁锈以后,一定要对铁器表面进行处理,涂上一层铅丹,再涂上油漆;或者镀上别的不容易生锈的金属。更彻底的办法,就是给铁加入一些其他金属,制成不锈的合金。我们熟悉的不锈钢,就是在钢中加入一点镍和铬而制成的合金。
豆豆staR2023-08-10 10:07:541

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判断理由

1.铁生锈生成新物质,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的主要区别:物理反应,指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外形和状态方面发生了变化。 3.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4.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 5.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
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8-10 10:07:541

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因为铁生锈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被称为四氧化三铁。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铁生锈发红的现象,那么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下面咱们就来说一说。 详细内容 01 化学变化它的实质指的是生成了新物质,而物理变化则是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只是它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通常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所以,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因为生成了一种新的,称为四氧化三铁的物质。 02 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当铁放的时间长了就会生锈。铁容易生锈,除了由于它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外,同时与外界条件也有很大关系。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物质之一。然而,只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只有当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里时,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反应,才会生成氧化铁的东西,这就是铁锈。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如果铁锈不除去,这海绵状的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铁也就生锈得更快了。铁在生锈时会更重,大约是原来的3至5倍的重量。 03 要除去铁锈,可以利用各种工具把它铲掉,也可以泡在酸性的溶液中把它溶解掉。在去掉铁锈以后,一定要对铁器表面进行处理,涂上一层铅丹,再涂上油漆;或者镀上别的不容易生锈的金属。更彻底的办法,就是给铁加入一些其他金属,制成不锈的合金。我们熟悉的不锈钢,就是在钢中加入一点镍和铬而制成的合金。
凡尘2023-08-10 10:07:521

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吗?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因为铁的表面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产生化学变化
Ntou1232023-08-10 10:07:513

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铁生锈发红的现象,那么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下面咱们就来说一说。 简要答案 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因为铁生锈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被称为四氧化三铁。 详细内容 化学变化它的实质指的是生成了新物质,而物理变化则是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只是它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通常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所以,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因为生成了一种新的,称为四氧化三铁的物质。 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当铁放的时间长了就会生锈。铁容易生锈,除了由于它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外,同时与外界条件也有很大关系。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物质之一。然而,只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只有当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里时,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反应,才会生成氧化铁的东西,这就是铁锈。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如果铁锈不除去,这海绵状的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铁也就生锈得更快了。铁在生锈时会更重,大约是原来的3至5倍的重量。 要除去铁锈,可以利用各种工具把它铲掉,也可以泡在酸性的溶液中把它溶解掉。在去掉铁锈以后,一定要对铁器表面进行处理,涂上一层铅丹,再涂上油漆;或者镀上别的不容易生锈的金属。更彻底的办法,就是给铁加入一些其他金属,制成不锈的合金。我们熟悉的不锈钢,就是在钢中加入一点镍和铬而制成的合金。
FinCloud2023-08-10 10:07:491

铁器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铁器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它本质上是金属的氧化反应。最常见的生锈现象,是铁器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从而生成铁器锈。
tt白2023-08-10 10:07:491

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铁生锈是化学变化拓展∶简单来说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铁生锈这个过程中,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生成2Fe2O3·XH2O,所以铁生锈是化学反应,属于是金属的氧化反应,也算原电池反应。反应方程式为∶4Fe+3O2+XH2O==2Fe2O3·XH2O铁生锈的反应一般会影响铁制品的使用年限所以做好防生锈措施非常重要,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大致有∶涂层防锈、环境防锈、设计防锈、防蚀剂防锈、电镀防锈、清洁防锈等
北有云溪2023-08-10 10:07:481

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因为铁生锈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被称为四氧化三铁。化学变化它的实质指的是生成了新物质,而物理变化则是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只是它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通常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所以,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因为生成了一种新的,称为四氧化三铁的物质。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当铁放的时间长了就会生锈。铁容易生锈,除了由于它的化学性质活泼以外,同时与外界条件也有很大关系。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物质之一。然而,只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只有当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里时,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反应,才会生成氧化铁的东西,这就是铁锈。铁锈是一种棕红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坚硬,很容易脱落,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Jm-R2023-08-10 10:07:471

杨氏模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反映了材料的什么性质

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当一条长度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力F作用下伸长ΔL时,F/S叫应力,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截面积所受到的力;ΔL/L叫应变,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长度所对应的伸长量。
可桃可挑2023-08-10 10:07:283

杨氏模量一般是很大的量,试从物理意义上加以说明

杨氏模数(Young"s modulus )是材料力学中的名词,弹性材料承受正向应力时会产生正向应变,定义为正向应力与正向应变的比值。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一条长度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力F作用下伸长ΔL。F/S叫应力,其物理意义是金属数单位截面积所受到的力;ΔL/L叫应变,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长度所对应的伸长量。特性: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分别有相应的拉伸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剪切弹性模量(刚性模量)、体积弹性模量等。对于有些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应变曲线不符合直线关系的,则可根据需要可以取切线弹性模量、割线弹性模量等人为定义的办法来代替它的弹性模量值。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杨氏模量
苏萦2023-08-08 09:24:431

杨氏模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反映了材料的什么性质

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当一条长度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力F作用下伸长ΔL时,F/S叫应力,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截面积所受到的力;ΔL/L叫应变,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长度所对应的伸长量。
水元素sl2023-08-08 09:24:432

大学物理哪一章有杨氏模量

84-84实验六杨氏模量测定。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当一条长度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力F作用下伸长ΔL时,F/S叫应力,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截面积所受到的力,ΔL/L叫应变,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长度所对应的伸长量。一般杨氏模量的标尺单位是1mm,仪器误差按照国家规定15cm—50cm的钢板尺仪器误差是0.15mm左右,但是实际情况要根据你们实验室的的情况来定的,一般实验室会给出。我们计算是就认为是1mm,钢丝的杨氏模量在1.8x10的9次幂,单位是N/m2。
北营2023-08-08 09:24:401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公式(周长,面积)。物理(力学,电学,热学)公式

初中数学公式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 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 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2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 相等 13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 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 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3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13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137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14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1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sin30:二分之一 sin45:二分之根二 sin60:二分之根三 cos30:二分之根三 cos45:二分之根二 cos60:二分之一 tan30:三分之根三 cos45:一 tan60:根三等比数列: 若q=1 则S=n*a1 若q≠1 推倒过程: S=a1+a1*q+a1*q^2+……+a1*q^(n-1) 等式两边同时乘q S*q=a1*q+a1*q^2+a1*q^3+……+a1*q^ 1式-2式 有 S=a1*(1-q^n)/(1-q) 等差数列 推导过程: S=a1+(a1+d)+(a1+2d)+……(a1+(n-1)*d) 把这个公式倒着写一遍 S=(a1+(n-1)*d) +(a1+(n-2)*d)+(a1+(n-3)*d)+……+a1 上两式相加有 S=(2a1+(n-1)d)*n/2=n*a1+n*(n-1)*d/2初中物理公式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 密度:ρ (kg/m3) ρ= m/v (m:质量; V:体积 )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 有用功:W有 =G物h 总功:W总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00% 功率:P (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1/R =1/R1 +1/R2 +…… 欧姆定律: I= 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t:时间(S) )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61℃)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苏萦2023-08-08 09:24:051

春雷滚滚属于什么物理现象

属于光、电、声。打雷的时候,云层中的正负静电离子相撞后,产生短路火光,由云层反射到地面,看到的效果象一片闪光的云团。打雷,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打雷前,空气中的水气。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积累并形成极性。根据不同的地形及气象条件,雷电一般可分为热雷电、锋雷电(热锋雷电与冷锋雷电)、地形雷电3大类。
bikbok2023-08-08 09:19:461

初二物理单位换算(急,追加)

1.8*10的6次方平方米=(1.8*10^8)平方分米=1.8*10^10平方厘米=(1.8*10^12)平方毫米=(1.8*10^18)平方微米=(1.8*10^24)平方纳米1.25L=(1250)ml=(1250)立方厘米=(1.25)立方分米=(0.00125)立方米=(1250000)立方毫米3.5*10的4次方立方毫米=(35)立方厘米=(0.035)立方分米=(0.000035)立方米=(35)ml=(0.035)l48立方厘米=(48)ml=(0.000048)立方米=(0.048)立方分米=(48000)立方毫米=(0.048)L 上面的回答是正确的!只要知道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比如1厘米等于10毫米,那么1平方厘米就是10的2次方平方毫米,1立方米就是10的3次方平方毫米。一次类推!
wpBeta2023-08-08 09:17:404

物理——液体的表面张力

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激烈,导致液体表面水分子数减少,所以表面张力减小;密度增大,液体表面水分子数增多,表面张力变大;参入杂质,可知表面水分子相对减少,表面张力减小。
可桃可挑2023-08-08 09:16:402

物理——液体的表面张力

B.不严密,有些牵强了,有时是因为缩水啊,要是用张力解释就是因为,鞋中的水与皮肤接触产生张力,所以不好脱。C.非晶体的热塑性D.油的密度比水小
阿啵呲嘚2023-08-08 09:16:403

液体表面压力的存在是产生毛管现象的物理原因吗?

你理解的很对,都是表面张力惹得祸。
西柚不是西游2023-08-08 09:16:351

水的张力是几年级物理

水的张力在初二物理第一册上学的。水等液体会产生使表面尽可能缩小的力,这个力称为“表面张力”。清晨凝聚在叶片上的水滴、水龙头缓缓垂下的水滴,都是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此外,水黾之所以能站在水面上,也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的表面张力形成原理液体具有内聚性和吸附性,这两者都是分子引力的表现形式。内聚性使液体能抵抗拉伸应力,而吸附性则使液体可以黏附在其他物体上面。在液体和气体的分界处,即液体表面及两种不能混合的液体之间的界面处,由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产生了极其微小的拉力。假想在表面处存在一个薄膜层,它承受着此表面的拉伸力,液体的这一拉力称为表面张力。
真颛2023-08-08 09:16:351

物理:为什么液体溶有杂质时,表面张力变小

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激烈,导致液体表面水分子数减少,所以表面张力减小;密度增大,液体表面水分子数增多,表面张力变大;参入杂质,可知表面水分子相对减少,表面张力减小。
北有云溪2023-08-08 09:16:261

有没有物理高手可以教教我“液体表面张力方向与液面相切”这个“液面”到底指的是什么啊?

把一滴水滴在桌面上,它会慢慢张开。你体会一下。
康康map2023-08-08 09:16:193

环己烷的物理性质

【结构或分子式】C6H12,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84.16   【密度】0.779   【熔点(℃)】6.5   【沸点(℃)】80.7   【闪点(℃)】-18(闭式)   【折射率】1.4264   【毒性LD50(mg/kg)】   小鼠经口813.   【性状】   有汽油气味的无色流动性液体.   【溶解情况】   不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在甲醇中的溶解度为100份甲醇可溶解57份环己烷(25摄氏度).   【用途】   主要用于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也用于合成尼龙6.在涂料工业中广泛用作溶剂.是树脂、脂肪、石蜡油类、丁基橡胶等的极好溶剂.   【制备或来源】   可由苯经氢化或石油馏分中回收制得.   【其他】   易挥发和燃烧,闪点18℃.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8.3%(体积).
九万里风9 2023-08-08 09:14:461

物理问题单摆运动

用图片做的粘贴不了 看不到上传图片的地方
左迁2023-08-08 09:13:526

单摆运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振动频率和单摆的长度有关,小球的质量有关,和振幅无关。
水元素sl2023-08-08 09:13:471

物理单摆运动的定义

首先由牛顿力学,单摆的运动可作如下描述: 单摆受到的重力矩为: M = - m * g * l * Sin x. 其中m为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l是摆长,x是摆角。 我们希望得到摆角x的关于时间的函数,来描述单摆运动。由力矩与角加速度的关系不难得到, M = J * β. 其中J = m * l^2是单摆的转动惯量,β = x""(摆角关于时间的2阶导数)是角加速度。 于是化简得到 x"" * l = - g * Sin x. 我们对上式适当地选择比例系数,就可以把常数l与g约去,再移项就得到化简了的运动方程 x"" + Sin x = 0. 因为单摆的运动方程(微分方程)是 x"" + Sin x = 0…………(1) 而标准的简谐振动(如弹簧振子)则是 x"" + x = 0………………(2) 我们知道(1)式是一个非线性微分方程,而(2)式是一个线性微分方程。所以严格地说上面的(1)式描述的单摆的运动并不是简谐运动。 不过,在x比较小时,近似地有Sin x ≈ x。(这里取的是弧度制。即当x -> 0时有Sin x / x = o(1)。)因而此时(1)式就变为(2)式,单摆的非线性的运动被线性地近似为简谐运动。 然后说一下为什么是5°。由于Sin x ≈ x这个近似公式只在角度比较小的时候成立(这一个可以从正弦函数的在原点附近的图象近似看出),所以只有在小角度下(1)式化作(2)式才是合理的。 事实上5°≈0.087266弧度,Sin 5°≈0.087155,二者相差只有千分之一点几,是十分接近的。在低精度的实验中,这种系统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实验操作中的偶然误差就比它大)。但如果换成25°,误差高达百分之三,就不宜再看成是简谐振动了。 由于正弦函数的性质,这个近似是角度越小,越精确,角度越大越不精确。如果角度很大(比如60度处,误差高达17%),就完全不能说它是简谐振动了。
ardim2023-08-08 09:13:431

物理,单摆运动周期公式是什么?与什么有关?谢谢

单摆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它由理想化的摆球和摆线组成.摆线由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提供;摆球密度较大,而且球的半径比摆线的长度小得多,这样才可以将摆球看做质点,由摆线和摆球构成单摆.在满足偏角<10°的条件下,单摆的周期t=2π根号下(l/g).从公式中可看出,单摆周期与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从受力角度分析,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并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偏角越大,回复力越大,加速度(gsin)越大,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弧长也越大,所以周期与振幅、质量无关,只与摆长l和重力加速度g有关.
CarieVinne 2023-08-08 09:13:431

高中物理单摆运动

因为这时的运动速度为零,因此向心力也为零。向心力为零并不代表没有单摆不受地球的引力和悬线的拉力,这两个力的合力还是会产生一个使单摆摆回去的作用力的。
九万里风9 2023-08-08 09:13:401

物质的物理属性 分类

按照物态划分:固体:水晶铁巧克力液体:酒精水银牛奶按照是否可以食用:可食用:牛奶巧克力不可食用:水晶,酒精,铁,水银
大鱼炖火锅2023-08-08 09:10:572

物理问题,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光屏为什么要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

反射光线呈现在光屏上
小白2023-08-08 09:10:183

初二物理 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1、研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wpBeta2023-08-08 09:10:125

白矮星的物理性质

白矮星虽“矮”,却重得惊人。一颗和地球一样大的白矮星有太阳那么 重。一般白矮星比地球要重几十万倍乃至几百万倍。天狼星有一颗白矮星伴 星,直径是地球的两倍,却比地球重30万倍。 在那上面,火柴盒大小的一块 “小石头”就有5吨重。白矮星有这么大的密度,是因为它是由特殊材料构成 的。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本身像一个空虚的气球,它的大 部分质量都集中在只有整个原子体积的近亿亿分之一大小的原子核上。 原子 就像包着一粒小铁蛋的大气球。所以,一般的物体中,无数原子核之间并不 紧挨在一起,而是有很大的空间,它们是分散的。但是,在白矮星这种特殊 的星球内部,却存在着令人难以想象的高压,原子的外壳被挤破了,原子核 和绕核运转的电子被挤成一团,原子核之间不再是分散的,而是排列得紧紧 的。 这就使得整个星球的体积大大缩小,而重量却不减少,它的密度就变得 特别高。可见白矮星并不是长不大的恒星,而是“压缩”了的恒星。白矮星是在恒星演化到晚年时才形成的。在恒星的一系列核反应停止或接近尾声之时,恒星外层的物质挡不住中心的引力而发生收缩,直到与引力 势均力敌,收缩才停止,白矮星便形成了。 收缩过程中释放出很大的能量使 白矮星白热化,表面温度能高达1万摄氏度以上。这就是白矮星发白光的原 因。以后,像铁水凝结成铁块一样,白矮星将逐渐冷却、变暗,最终变成体 积更小、密度更大、完全不能发光的黑矮星。
左迁2023-08-08 09:07:392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 · K )],即令1公斤的物质的温度上升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物质的比热容越大,相同质量和温升时,需要更多热能。以水和油为例,水和油的比热容分别约为4200 Jkg-1K-1和2000 Jkg-1K-1,即把相同质量的水加热的热能比油多出约一倍。若以相同的热能分别把相同质量的水和油加热的话,油的温升将比水的温升大。卡诺定理指出,可逆循环的效率只与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有关,而与工作物质(工质)或工作路径等其它因素无关。热力学温度又被称为绝对温度,是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一般所说的绝对零度便是对应-273.15摄氏度。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为“焦耳每千克开尔文”。也可读作焦每千克开、焦耳每千克凯尔文、焦耳每公斤开尔文等。写作J/( kg · K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 kg · ℃ )]与焦耳每千克开尔文在数值上等同。比热容计算设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某一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ΔH时,温度升高(或降低)ΔT,则ΔH/ΔT称为物体在此过程中的热容量(简称热容),用C表示,即C=ΔH/ΔT。用热容除以质量,即得比热容c=C/m=ΔH/mΔT。对于微小过程的热容和比热容,分别有C=dH/dT,C=1/m*dH/dT。因此,在物体温度由T1变化到T2的有限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H=∫(T2,T1)CdT=m∫(T2,T1)cdT。一般情况下,热容与比热容均为温度的函数,但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可以近似值视为一常数。于是产生一公式H=C (T2-T1)=mc (T2-T1)。如令温度改变量ΔT=T2-T1,则有H=cmΔT。这是用比热容来计算热量的基本公式。
康康map2023-08-08 09:06:161

生物问题: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有什么?

数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必修三),要求学生具有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和方法。人教版教科书中也有较多的应用。在《分子与细胞》中有:细胞有氧呼吸的方程式,细胞无氧呼吸的方程式,光合作用的方程式,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酶活性受PH影响示意图,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变化曲线,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在《遗传与进化》中有: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实验,果蝇杂交实验图解,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变化等。在《稳态与环境》中有: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关系,某岛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雪兔和猞猁在90年间的种群数量波动,赛达波格湖能力流动图解,我国人口增长等。 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物理模型既包括静态的结构模型,如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又包括动态的过程模型,如教材中学生动手构建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血糖调节的模型等;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
苏州马小云2023-08-08 09:04:071

高中生物:什么是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

⒈数学模型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字及其它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象、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是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一门科学。人教版生物实验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模型资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必修三),要求学生具有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和方法。人教版教科书中也有较多的应用。在《分子与细胞》中有:细胞有氧呼吸的方程式,细胞无氧呼吸的方程式,光合作用的方程式,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酶活性受PH影响示意图,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变化曲线,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在《遗传与进化》中有: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实验,果蝇杂交实验图解,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变化等。在《稳态与环境》中有: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关系,某岛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雪兔和猞猁在90年间的种群数量波动,赛达波格湖能力流动图解,我国人口增长等。⒉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有以下两类:  (1)天然模型在生物研究中会利用动物来替代人体进行实验,在生物课堂上也就可以从自然环境中选择动物或植物体来对照说明研究对象结构或特征。例如: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可以选用桃形象说明其结构分布,果皮是最外层的细胞膜,果肉代表细胞质,果核与细胞核比较类似,包括了核膜和核仁。初中这一块很多,可以挖掘。  (2)人工模型由专业人士、教师或学生以实物为参照的仿制品。放大或缩小实物,但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或模拟表达生命过程。例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除立体的三维物理模型之外,在平面上用简化的图形表示研究对象也是一种物理模型,这种图象直观的体现各类具体对象的总体特征以及运动历程。例如:动植物细胞模式图、细菌结构模式图、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示意图等。  ⒊概念模型: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
墨然殇2023-08-08 09:04:011

核物理学中,中子等微粒的英文字母各是什么

 中子(英文:neutron 日本语:中性子 朝鲜语:875703 泰语:Neutron 俄语:Нейтронный 希伯来语:080100060707 希腊语:Νετρον07ων 印地语:181515141915161118 加利西亚语:Neutrónicos)是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  1 质子 proton(日文:阳子 朝鲜文:201031 英文:Proton 泰文:242523292323希伯来语:020607000707印地语:10151613191118俄语:"Протон"克罗地亚语:Proton)  一种常见的亚原子粒子,不是基本粒子而是合成粒子,属于费米子,是最早发现的一种重子,是原子核内部的核子之一。  〖符号〗 p,H+电子英文解释:electron,electronicn.电子electrone.lec.tronn.Abbr. e(名词)缩写 e夸克  夸克(英语:quark 日语:クォーク 朝鲜语:4759 希腊语:Quark 希伯来语:Quark 俄语:Кварковые 泰语:23232420282221252524282320282128272123 阿拉伯文: 1712191917 )简介
tt白2023-08-08 09:03:122

E=mc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这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的速度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爱因斯坦认为E=mc^2可以看成物体的总能量,它等于静能与动能之和.能量释放时,就会相应的减少质量.
拌三丝2023-08-08 09:01:111

地球物理基本图件的绘制要求

地球物理野外实测数据经过整理、计算和改正之后,可以得到相应的地球物理异常值。为了使异常特征一目了然,需要把这些异常值用图件形式直观表示出来。异常图一般绘制成剖面图、平面等值线图和平面剖面图(或称剖面平面图)等几种基本类型。要求在绘制过程中精心细致、展图准确、线条清楚、要上墨着色,图上还应有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等。下面分别叙述。(一)剖面图为了反映某一剖面(测线)异常变化的形态,有时需绘制剖面图。绘制方法是以剖面线上的测点位置为横坐标,以地球物理异常值为纵坐标,按照一定的纵、横比例尺将各测点数据点在图上、最后用曲线或折线逐点联结起来,两头适当留空,如图3-1所示。图3-1 某地布格重力异常剖面图绘制剖面图的基本要求:(1)剖面方向按左西右东,左南右北。当剖面方向为NE或NW向时,以45°及135°为分界线,不小于45°和不大于135°方向的测线,应左西右东;小于45°和大于135°方向的测线,应左南右北。测线是直线段时,应在剖面横坐标右上方标注方位角。(2)横坐标(测点位置)比例尺与工区内工作比例尺相同,在图上点距应在0.2~1cm范围内。(3)剖面纵坐标的比例尺,一般以1cm代表异常均方差的2.5倍为宜,并尽量取整数。当异常的幅值过大时,为了美观可适当缩小纵比例尺。纵比例尺一般用算术比例尺,原则是使异常明显但也不发生跳跃。磁法1mm代表的异常值,不小于异常均方误差。(4)电法剖面图上还应注明:剖面的编号、电极装置方式、电极距、中间梯度法供电极位置、充电点位、比例尺、图例等。(5)对于综合剖面,应尽可能把地质剖面、探矿工程,钻井柱状图,其他物化探成果等综合在一起绘制成图。电法解释剖面图与相同测线的深度-电阻率断面图纵横比例尺相同。(二)平面等值线图为描述异常的平面变化特征,常绘制异常平面等值线图。它常以同比例尺的简化地质图为底图,直观反映地球物理异常平面分布特点,并能反映出异常与地质构造的相互关系,如图3-2所示。其构制方法如下:图3-2 某地重力异常平面等值线图(1)按设计要求规定的工作比例尺将测网(测线、测点)展布在图纸上,在每个测点位置附近注明该点所观测的参数值。测线编号由地名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加上方法类别、施工年份和测线号组成,并逐条标注在图上。方法类别用各种方法的英文简写表示,如重力用G,磁力用M,大地电磁用MT,CEMT用CE,地震用T来区别;测线号以工区西界或南界为起始的线号,依据测线间隔千米数,从西至东或从南至北序号递增。如2001年度塔里木重力勘探第3测线编号:T-G-01-003。(2)勾绘等值线可采用内插法,在精度范围内可适当偏移,使之更圆滑、合理。(3)等值线取等差或等比间距,间距视观测精度及异常大小而定,一般为异常精度的2~3倍,并尽量取整数。(4)重力异常图应附正常场计算公式、布格改正公式、中间层密度值、引用国家重力基点系统、坐标高程系统、导数和剩余异常及深度的计算公式和参数、局部异常命名等说明内容。异常等直线应为实线,当测点的密度或精度不够时,可为虚线。以零值线为起算,间隔5条为标记曲线。标记曲线为粗线并标注数值。当异常平缓时,可加辅助线,以虚线表示。正、负异常中心分别用“+”和“-”符号标注。(5)磁力异常图应附计算方法和参数等说明内容。正等值线为实线,负等值线为虚线,零等值线为点画线。磁场平缓地区,相邻等值线的差值相等;磁场变化剧烈的地区,等值线可抽稀。异常中心用锯齿线表示正负方向。(三)平面剖面图(或称剖面平面图)若将各测线的剖面异常图依据线距大小拼绘在一起,就得到平面剖面图,如图3-3所示。面积性工作时通常绘制平面剖面图,其主要用于研究地球物理场的平面分布特征和各测线间的异常对比。作图方法除与剖面图相同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图3-3 重力异常剖面平面图(1)平面剖面图在平面上比例尺应一致,且按照设计工作比例尺。线距一般在图上1~5cm范围内,各测线上应每5或10点处标注一个点线号。(2)参数比例尺一般采用算术比例尺,当参数变化幅度过大,可采用对数比例尺:当局部范围参数值过大时,可局部缩小参数比例尺,但应加“框”并加以说明。为了整体美观,纵坐标所代表的异常值曲线一般以不超过一条测线间距为宜。当遇到局部突出的异常峰值时,在异常曲线超过两条测线距以后可用锯齿线截断,同时在截断处标注异常值。(3)剖面平面图测线号大值一般在上方,测点号大值一般在右方。(四)地球物理勘探基本图件的整饰作图时要注意图的整体安排和美观,图外要素、一般规定和整体安排如图3-4所示,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图件和解释图件的一般要求如下:(1)图框的形状一律采用矩形,一般由几个线条组成,起着压边和衬托图面内容的作用,其宽度应与图面大小相适应。(2)图的方位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其他方位应注明正北方向。(3)图边标注经、纬度或直角坐标。图幅边长大于1m时,图内用“+”符号标注经、纬度网或直角坐标网。必要时加注投影方式及选用坐标系统。(4)图件比例尺应与要求的勘探比例尺相同。(5)图面注记直线和数字两种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安排在图的下方中间或图例栏目内;数字比例尺位于图件上方正中的图名与上图框之间,并填在责任表中。(6)图名应放在图框上方中间。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是重力、磁力和电法)基础图件和解释图件的名称为:××省××县××图、××盆地××图或××地区××图。(7)图例和说明在一起,放在图框下方或右方。凡是图中所绘出的各种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线条和物探参数的比例尺等,均必须列入图例,并确切说明其代表的内容。图例由左向右从上到下排列,其顺序为:地质符号、物探符号、物探干扰物等特殊地理符号。如点线号、曲线说明等。有些图件需加技术说明,它写明使用图件时须了解的数据和方法技术情况。如:工作比例尺、使用仪器型号、计算公式、参数比例尺、基线方向、装置大小等。图3-4 地球物理基本图件的整体安排(8)所有的工作设计或成果报告的附图,都须有责任表。责任表一般为长10cm,宽6cm,安排在图框下方或右方,其基本形式及内容如图3-5所示。图3-5 责任表的内容和规格(9)县及县以上地名和主要铁路、公路、河流、湖泊、海岸线、国境线等应在图上标注,县及县以下地名根据需要取舍。(10)命名盆地、坳陷和隆起、凹陷和凸起、次洼、二级构造带、局部构造或断裂、异常等时,应在图件上标注清楚,并尽可能与已知资料统一。
无尘剑 2023-08-08 09:01:111

E=mc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什么时候用此式?

这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的速度 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爱因斯坦认为E=mc^2可以看成物体的总能量,它等于静能与动能之和.能量释放时,就会相应的减少质量.
墨然殇2023-08-08 09:00:591

E=mc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当外力作用在静止质量为m0的自由质点上时,质点每经历位移ds,其动能的增量是dEk=F·ds,如果外力与位移同方向,则上式成为dEk=Fds,设外力作用于质点的时间为dt,则质点在外力冲量Fdt作用下,其动量增量是dp=Fdt,考虑到v=ds/dt,有上两式相除,即得质点的速度表达式为v=dEk/dp,亦即 dEk=vd(mv)=V^2dm+mvdv,把爱因斯坦的质量随物体速度改变的那个公式平方,得m^2(c^2-v^2)=m02c^2,对它微分求出:mvdv=(c^2-v^2)dm,代入上式得dEk=c^2dm。上式说明,当质点的速度v增大时,其质量m和动能Ek都在增加,质量的增量dm和动能的增量dEk之间始终保持dEk=c^2dm所示的量值上的正比关系。当v=0时,质量m=m0,动能Ek=0,据此,将上式积分,即得∫Ek0dEk=∫m0m c^2dm(从m0积到m)Ek=mc^2-m0c^2 上式是相对论中的动能表达式。爱因斯坦在这里引入了经典力学中从未有过的独特见解,他把m0c^2叫做物体的静止能量,把mc^2叫做运动时的能量,我们分别用E0和E表示:E=mc^2 , E0=m0c^2
善士六合2023-08-08 09:00:581

物理学万有引力公式?

物理万有引力公式为F=Gm1m2/r2。万有引力公式为F=Gm1m2/+2,其中F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指万有引力常数,m1是指物体1的质量,m2是指物体2的质量,r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万有引力公式(universalgravitation)指的是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简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物理学是一种自然科学,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
LuckySXyd2023-08-08 09:00:161

物理《万有引力G》《元电荷e》《电磁力K》等于多少?

万有引力常数G=6.67259×10^(-11)(牛·米^2)/(千克^2) 元电荷e=1.6×10^(-19)库仑 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
小白2023-08-08 09:00:121

物理万有引力公式是啥?

物理万有引力公式为F=Gm1m2/r2。万有引力公式为F=Gm1m2/+2,其中F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指万有引力常数,m1是指物体1的质量,m2是指物体2的质量,r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万有引力公式(universalgravitation)指的是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简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物理学是一种自然科学,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
墨然殇2023-08-08 09:00:121

物理万有引力公式是什么?

物理万有引力公式为F=Gm1m2/r2。万有引力公式为F=Gm1m2/+2,其中F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指万有引力常数,m1是指物体1的质量,m2是指物体2的质量,r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万有引力公式(universalgravitation)指的是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简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物理学是一种自然科学,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
大鱼炖火锅2023-08-08 09:00:091

物理万有引力公式

物理万有引力公式为F=Gm1m2/r2。万有引力公式为F=Gm1m2/+2,其中F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指万有引力常数,m1是指物体1的质量,m2是指物体2的质量,r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万有引力公式(universalgravitation)指的是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简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物理学是一种自然科学,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
九万里风9 2023-08-08 08:59:571

物理!!!证明一个关于匀强电场成因的问题!

.....
西柚不是西游2023-08-08 08:59:524

高二 物理 匀强电场的场强是多少? 请详细解答,谢谢! (21 16:8:51)

匀强磁场场强处处相等
肖振2023-08-08 08:59:322

请问高中物理匀强电场的外部电场要怎么求?

电场强度是从内到外逐渐过度到零的。 里面是匀强的,向外是非匀强的——不但强度减小,电场线也由直线逐渐变为曲线,逐渐变为零。这个只是近似匀强电场,两块相同、正对放置的平行金属版,若版间距离很小,当它们分别带有等量的正负电荷时,版间的电场(除边缘附近)就是匀强电场。 因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计算:E=U/d ,U为两点间电势差,d为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真颛2023-08-08 08:59:291

大学物理题:求带电球壳对原点的电场强度

R1上有电荷蔽基q,所以R2上带电荷-q,R3上电荷为Q+q,在R2和R3间做个球面,球内总电荷为零,所以场强为零。1、球壳外部场强相当于q=q1+q2的点电荷放在球心处时的场强,所以外球壳电势V2=kq/R3,球壳和导体球之间场强相当于球心处有q=q1的点电荷的场强所以V1=V2+kq(1/R1-1/R2)2、连起来后二者电势相等都为V1=V2=kq/R33、外球接地则外球电势为V2=0,V1=kq/(1/R1-1/R2)叠加的一般方法对于一个带电的物体,在计算它的电场时,烂慎可以把它分成若干小块,只要每个小块足够小,就可把每小块所带的电荷看成为点电荷,然后用点电饥并敬荷电场叠加的方法计算整个带电体的电场理论计算和实验都可以证明,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体(或球壳)在外部产生的电场和一个位于该体(或球壳)球心的电量相等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也是E=kQ/r【cailvyou.cn/news/36085.ppt】【oj2i.cn/news/13695.ppt】【bnijk.top/news/95640.ppt】【sxgift.cn/news/42198.ppt】【aflei.cn/news/41590.ppt】【gslrhs.cn/news/78692.ppt】
小白2023-08-08 08:59:165

高二物理教案:电势差与电场强度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物理教案: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章 1.4电势能、电势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研究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虽然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但通过静电力做功在两者之间建立了联系。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的乘积。 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定性把握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定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定性、定量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不同角度认识电场、分析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坚定思考探索物理的的信念,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物理科学的力量。 三【重点、难点】 重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难点: 对公式 U=E d中d的理解及公式的正确运用 (d为沿场强方向两点所在等势面的距离) 四【学情分析】 电场强度和电势都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场性质进行描述。对于这节课的讲解,只要求让学生定性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就可以了。对于匀强电场,在讲授时,只要求学生了解它们的定量关系式,即在匀强电场中推导出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公式,并通过公式变形,用比值的方法指出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电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通过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推理法、归纳法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练习资料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问题: 电场的两个基本性质是什么? ☆答:电场的两个基本性质: 电场的力的性质( )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电场的能的性质(电势能、电势、 、电势差 ) 电势 ↓ 电场强度E → ?→ 电势差() ↓ ↓ 电场力()→ 电势能的变化等于电场力 所做的功() 电场强度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而电势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且电势差跟电场力做功相联系,那么电场强度E和电势差U又有什么关系呢? 倾听、思考、 回答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教学】: ●一、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通过匀强电场的例子来推算U和E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表示某一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和电场线。沿场强方向把正电荷q由A点移动到B点 ,设A、B两点间的距离为d,电势差为U,场强为E。 问题:电场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分析: 由功的定义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可知: W=Fd=qEd 由电势差定义可知 综合上式得到 U=Ed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结论:匀强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的乘积。 1、表达式:U=Ed U为两点间电压,E为场强,d为两点间距离在场强方向的投影. 2、适用条件:匀强电场 3、公式变形: 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在数值上等于沿场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的电势差。 但此公式不是U=Ed简单的变形,它的物理意义是: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间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的比值。这一比值在非匀强电场中也适用,它表示两点间的平均电场强度。 思考、分析、 推导、回答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电场强度三个公式的区别 公式 含义 适用条件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 任意电场 是真空中点电荷电场的场强计算公式 真空中点电荷电场 是匀强电场的场强的计算公式 (d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匀强电场 倾听、回答 巩固知识点,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 (四)反思总结 1、在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为: UAB = E d 或 E = UAB/d 注意:(d为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 2、电场强度三个公式的区别 发学案布置作业作业 P23-1、2 ;P24-3、4 ; 资料 九【板书设计】 第六节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 ↓ 电场强度E → ?→ 电势差() ↓ ↓ 电场力()→ 电势能的变化等于电场力 所做的功() 电势 ↓ 电场强度E → ?→ 电势差() ↓ ↓ 电场力()→ 电势能的变化等于电场力 所做的功() 电势 ↓ 电场强度E → ?→ 电势差() ↓ ↓ 电场力()→ 电势能的变化等于电场力 所做的功() 电势 ↓ 电场强度E → ?→ 电势差() ↓ ↓ 电场力()→ 电势能的变化等于电场力 所做的功() 电势 ↓ 电场强度E → ?→ 电势差() ↓ ↓ 电场力()→ 电势能的变化等于电场力 所做的功() 一、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1、表达式:U=Ed U为两点间电压,E为场强,d为两点间距离在场强方向的投影. 2、适用条件:匀强电场 3、公式变形: 二、电场强度三个公式的区别 十【教学反思】讨论电势差和电场强度方向的关系时,为了便于学生接受,可以以生活实例让学生加强理解;在介绍平行板电容器实验装置时,应讲清静电计张角的大小为什么能够表示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大小;关于恒定电场,学生知道这些就足够了,不必分析导体内电荷分布的具体情况,也不必分析电荷分布达到平衡的过程。第六节 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定性掌握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2. 定量掌握匀强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看前面知识结构图:复习巩固旧知识 引出新课通过知识网络图,更加牢固地掌握的已学知识更加牢固。 2.通过对电场力做功的两种不同方式的比较推导得出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3.看图探讨得出一些常见结论(师生互动、探讨) 【预习内容】 一、[复习旧课] 1.电场的两大性质: ①力的性质: 。 ②能的性质:电场可用 形象表示 还可用 形象表示 2.看知识结构图:复习巩固旧知识 二、[学习新课]: 1.电场力的性质:力和能是贯穿物理学的两条主线,空间只要有电荷的存在,在它的周围就存在 (E是客观存在而又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场有最基本的特性: 。可以通过电荷的受力去研究电场。 2.电场能的性质:电场力移动电荷对电荷做功。会导致电势能发生转化(因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多少决定了能量转化的数量。 3、推导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 问题一:若沿场强方向移动电荷 如图:表示某一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和电场线。沿场强方向把正电荷q由A点移动到B点 ,设A、B两点间的距离为d,电势差为U,场强为E。则电场力所做的功: 从力的角度: W= = ① 从能的角度: W= ② 由 ① ② 两式得: U =   结论: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4、表达式:U = 或:E = (d为 ) 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在数值上等于 5、注意:U = Ed和E = U/d的适用条件是: 6、单位关系:1V/m =1N/C 问题二:若不是沿场强方向移动电荷? 如图,在匀强电场E中,有相距为L的A、B两点,两点连线与场强方向成α角。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 EL,对不对? [解析] :(试着推导) 5、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的3种说法 (1)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 UAB = E d (2)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E = UAB/d (3)电场强度在数值上=沿电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 看图讨论:得出一些结论 (互动、探讨) 问题三: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差UAB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有关吗? [说明]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 类同于重力场中两点间的高度差: 高度差Δh 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只与A、B的位置有关 6、电势差UAB 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与A、B的位置有关。 问题四: 单位长度内,沿AB、 AB? 两个方向,哪个电势降落的快? 7、场强E的方向是 降落最快的方向。 应用:在匀强电场中,两条平行线段上相等距离的两点间的电势差 。 问题五:非匀强电场中,等差等势面之间的距离相等吗? 如点电荷的电场中的等势面 8、结论:等差等势面密处场强 ,等势面疏处场强 。 请定性地画出电势差相等的二个等势面。哪两个等势面是否在相邻等势面的中间? 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 定性掌握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2. 定量掌握匀强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学习过程】 1.电场力的性质:力和能是贯穿物理学的两条主线,空间只要有电荷的存在,在它的周围就存在 (E是客观存在而又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场有最基本的特性: 。可以通过电荷的受力去研究电场。 2.电场能的性质:电场力移动电荷对电荷做功。会导致电势能发生转化(因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多少决定了能量转化的数量。 3、推导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 问题一:若沿场强方向移动电荷 如图:表示某一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和电场线。沿场强方向把正电荷q由A点移动到B点 ,设A、B两点间的距离为d,电势差为U,场强为E。则电场力所做的功: 从力的角度: W= = ① 从能的角度: W= ② 由 ① ② 两式得: U =   结论: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4、表达式:U = 或:E = (d为 ) 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在数值上等于 5、注意:U = Ed和E = U/d的适用条件是: 6、单位关系:1V/m =1N/C 问题二:若不是沿场强方向移动电荷? 如图,在匀强电场E中,有相距为L的A、B两点,两点连线与场强方向成α角。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 EL,对不对? [解析] :(试着推导)5、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的3种说法 (1)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 UAB = E d (2)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E = UAB/d (3)电场强度在数值上=沿电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 看图讨论:得出一些结论 (互动、探讨) 问题三: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差UAB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有关吗? [说明]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 类同于重力场中两点间的高度差: 高度差Δh 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只与A、B的位置有关 6、电势差UAB 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与A、B的位置有关。 问题四: 单位长度内,沿AB、 AB? 两个方向,哪个电势降落的快? 7、场强E的方向是 降落最快的方向。 应用:在匀强电场中,两条平行线段上相等距离的两点间的电势差 。 问题五:非匀强电场中,等差等势面之间的距离相等吗? 如点电荷的电场中的等势面 8、结论:等差等势面密处场强 ,等势面疏处场强 。 请定性地画出电势差相等的二个等势面。哪两个等势面是否在相邻等势面的中间? 【反思总结】 讨论电势差和电场强度方向的关系时,为了便于学生接受,可以以生活实例让学生加强理解;在介绍平行板电容器实验装置时,应讲清静电计张角的大小为什么能够表示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大小;关于恒定电场,学生知道这些就足够了,不必分析导体内电荷分布的具体情况,也不必分析电荷分布达到平衡的过程。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公式U = Ed 得,在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等于场强与两点间距离的乘积 B.由公式E = U/d得,在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上两点间距离越大,电场强度就越小 C.在匀强电场中,任两点间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 D.公式U = Ed只适用匀强电场 2、如图,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 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用φa、φb、φc和Ea、Eb、E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场强。下列哪个正确? ( ) A.φa>φb>φc B. Ea>Eb>Ec C.φa-φb=φb-φc D. Ea=Eb=Ec 3、在电场强度为600 N/C的匀强电场中,A、B两点相距5 cm,若A、B两点连线是沿着电场方向时,则A、B两点的电势差是_____ V。若A、B两点连线与电场方向成60°时, 则A、B两点的电势差是________V;若A、B两点连线与电场方向垂直时,则A、B两点的电势差是_______V。 【课后练习与提高】 [练习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匀强电场中各处的场强相等,电势也相等;( ) B、 场强为零的区域中,电势处处相同; C、 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 D、 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电场线的方向。 [练习2] 图中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面,过a.b两点的等势面的电势分别为40V、20V,那么ab连线的中点的电势值为( )  A 等于30V B 大于30V C 小于30V D 无法确定 巩固练习答案:1.D 2.B 课堂练习答案:1。B 2。C
wpBeta2023-08-08 08:59:141

(2014?安徽二模)叠加原理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电场、磁场和波的干涉等现象中有广泛应用,在直流电路

选向上电流为正,E1单独作用时,R2和R3并联后与R1串联,则通过R1的电流I1=E1R1+R2R3R2+R3=4.51+0.5=3A,流过R2和R3的电流方向向下,为负值,则I2=I3=?12I1=?1.5A,E2单独作用时,R1和R3并联后与R2串联,则通过R2的电流I2′=E2R2+R1R3R1+R3=31+0.5=2A流过R2和R3的电流方向向下,为负值,则I1′=I3′=?12I2=?1A,所以两个电源共同作用时,流过R1的电流为I1″=I1+I1′=3-1=2A,流过R2的电流为I2″=I2+I2′=2-1.5=0.5A,流过R3的电流为I3″=I3+I3′=-1-1.5=-2.5A,负号表示电流方向向下,故A正确.故选:A
阿啵呲嘚2023-08-08 08:57:561

高中各科要着重学的知识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

数学和英语是必然的,
善士六合2023-08-08 08:57:543

英文物理专有名词

物理学英语词汇BET公式 BET formulaDLVO理论 DLVO theoryHLB法 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 methodpVT性质 pVT propertyζ电势 zeta potential阿伏加德罗常数 Avogadro"number阿伏加德罗定律 Avogadro law阿累尼乌斯电离理论 Arrhenius ionization theory阿累尼乌斯方程 Arrhenius equation阿累尼乌斯活化能 Arrhenius activation energy阿马格定律 Amagat law艾林方程 Erying equation爱因斯坦光化当量定律 Einstein"s law of photochemical equivalence爱因斯坦-斯托克斯方程 Einstein-Stokes equation安托万常数 Antoine constant安托万方程 Antoine equation盎萨格电导理论 Onsager"s theory of conductance半电池 half cell半衰期 half time period饱和液体 saturated liquids饱和蒸气 saturated vapor饱和吸附量 saturated extent of adsorption饱和蒸气压 saturated vapor pressure爆炸界限 explosion limits比表面功 specific surface work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specific surface Gibbs function比浓粘度 reduced viscosity标准电动势 standard electromotive force标准电极电势 standard electrode potential标准摩尔反应焓 standard molar reaction enthalpy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 standard Gibbs function of molar reaction标准摩尔反应熵 standard molar reaction entropy标准摩尔焓函数 standard molar enthalpy function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函数 standard molar Gibbs free energy function标准摩尔燃烧焓 standard molar combustion enthalpy标准摩尔熵 standard molar entropy标准摩尔生成焓 standard molar formation enthalpy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 standard molar formation Gibbs function标准平衡常数 standard equilibrium constant标准氢电极 standard hydrogen electrode标准态 standard state标准熵 standard entropy标准压力 standard pressure标准状况 standard condition表观活化能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表观摩尔质量 apparent molecular weight表观迁移数 apparent transference number表面 surfaces表面过程控制 surface process control表面活性剂 surfactants表面吸附量 surface excess表面张力 surface tension表面质量作用定律 surface mass action law波义尔定律 Boyle law波义尔温度 Boyle temperature波义尔点 Boyle point玻尔兹曼常数 Boltzmann constant玻尔兹曼分布 Boltzmann distribution玻尔兹曼公式 Boltzmann formula玻尔兹曼熵定理 Boltzmann entropy theorem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Bose-Einstein statistics泊 Poise不可逆过程 irreversible process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thermodynamics of irreversible processes不可逆相变化 irreversible phase change布朗运动 brownian movement查理定律 Charle"s law产率 yield敞开系统 open system超电势 over potential沉降 sedimentation沉降电势 sedimentation potential沉降平衡 sedimentation equilibrium触变 thixotropy粗分散系统 thick disperse system催化剂 catalyst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mono molecule layer adsorption单分子反应 unimolecular reaction单链反应 straight chain reactions弹式量热计 bomb calorimeter道尔顿定律 Dalton law道尔顿分压定律 Dalton partial pressure law德拜和法尔肯哈根效应 Debye and Falkenhagen effect德拜立方公式 Debye cubic formula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Debye-Huckel"s limiting equation等焓过程 isenthalpic process等焓线 isenthalpic line等几率定理 theorem of equal probability等温等容位 Helmholtz free energy等温等压位 Gibbs free energy等温方程 equation at constant temperature低共熔点 eutectic point低共熔混合物 eutectic mixture低会溶点 lower consolute point低熔冰盐合晶 cryohydric第二类永动机 perpetual machine of the second kind第三定律熵 third-law entropy第一类永动机 perpetual machine of the first kind缔合化学吸附 association chemical adsorption电池常数 cell constant电池电动势 electromotive force of cells电池反应 cell reaction电导 conductance电导率 conductivity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electromotive force电动电势 zeta potential电功 electric work电化学 electrochemistry电化学极化 electrochemical polarization电极电势 electrode potential电极反应 reactions on the electrode电极种类 type of electrodes电解池 electrolytic cell电量计 coulometer电流效率 current efficiency电迁移 electro migration电迁移率 electromobility电渗 electroosmosis电渗析 electrodialysis电泳 electrophoresis丁达尔效应 Dyndall effect定容摩尔热容 molar heat capacity under constant volume定容温度计 Constant voIume thermometer定压摩尔热容 molar heat capacity under constant pressure定压温度计 constant pressure thermometer定域子系统 localized particle system动力学方程 kinetic equations动力学控制 kinetics control独立子系统 independent particle system对比摩尔体积 reduced mole volume对比体积 reduced volume对比温度 reduced temperature对比压力 reduced pressure对称数 symmetry number对行反应 reversible reactions对应状态原理 principle of corresponding state多方过程 polytropic process多分子层吸附理论 adsorption theory of multi-molecular layers二级反应 second order reaction二级相变 second order phase change法拉第常数 faraday constant法拉第定律 Faraday"s law反电动势 back E.M.F.反渗透 reverse osmosis反应分子数 molecularity反应级数 reaction orders反应进度 extent of reaction反应热 heat of reaction反应速率 rate of reaction反应速率常数 constant of reaction rate范德华常数 van der Waals constant范德华方程 van der Waals equation范德华力 van der Waals force范德华气体 van der Waals gases范特霍夫方程 van"t Hoff equation范特霍夫规则 van"t Hoff rule范特霍夫渗透压公式 van"t Hoff equation of osmotic pressure非基元反应 non-elementary reactions非体积功 non-volume work非依时计量学反应 time independent stoichiometric reactions菲克扩散第一定律 Fick"s first law of diffusion沸点 boiling point沸点升高 elevation of boiling point费米-狄拉克统计 Fermi-Dirac statistics分布 distribution分布数 distribution numbers分解电压 decomposition voltage分配定律 distribution law分散系统 disperse system分散相 dispersion phase分体积 partial volume分体积定律 partial volume law分压 partial pressure分压定律 partial pressure law分子反应力学 mechanics of molecular reactions分子间力 intermolecular force分子蒸馏 molecular distillation封闭系统 closed system附加压力 excess pressure弗罗因德利希吸附经验式 Freundlich empirical formula of adsorption负极 negative pole负吸附 negative adsorption复合反应 composite reaction盖·吕萨克定律 Gay-Lussac law盖斯定律 Hess law甘汞电极 calomel electrode感胶离子序 lyotropic series杠杆规则 lever rule高分子溶液 macromolecular solution高会溶点 upper consolute point隔离法 the isolation method格罗塞斯-德雷珀定律 Grotthus-Draoer"s law隔离系统 isolated system根均方速率 root-mean-square speed功 work功函 work content共轭溶液 conjugate solution共沸温度 azeotropic temperature构型熵 configurational entropy孤立系统 isolated system固溶胶 solid sol固态混合物 solid solution固相线 solid phase line光反应 photoreaction光化学第二定律 the second law of actinochemistry光化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 of actinochemistry光敏反应 photosensitized reactions光谱熵 spectrum entropy广度性质 extensive property广延量 extensive quantity广延性质 extensive property规定熵 stipulated entropy过饱和溶液 oversaturated solution过饱和蒸气 oversaturated vapor过程 process过渡状态理论 transition state theory过冷水 super-cooled water过冷液体 overcooled liquid过热液体 overheated liquid亥姆霍兹函数 Helmholtz function亥姆霍兹函数判据 Helmholtz function criterion亥姆霍兹自由能 Helmholtz free energy亥氏函数 Helmholtz function焓 enthalpy亨利常数 Henry constant亨利定律 Henry law恒沸混合物 constant boiling mixture恒容摩尔热容 molar heat capacity at constant volume恒容热 heat at constant volume恒外压 constant external pressure恒压摩尔热容 molar heat capacity at constant pressure恒压热 heat at constant pressure化学动力学 chemical kinetics化学反应计量式 stoichiometric equa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化学反应计量系数 stoichiometric coefficient of chemical reaction化学反应进度 extent of chemical reaction化学亲合势 chemical affinity化学热力学 chemical thermodynamics化学势 chemical potential化学势判据 chemical potential criterion化学吸附 chemisorptions环境 environment环境熵变 entropy change in environment挥发度 volatility混合熵 entropy of mixing混合物 mixture活度 activity活化控制 activation control活化络合物理论 activated complex theory活化能 activation energy霍根-华森图 Hougen-Watson Chart基态能级 energy level at ground state基希霍夫公式 Kirchhoff formula基元反应 elementary reactions积分溶解热 integration heat of dissolution吉布斯-杜亥姆方程 Gibbs-Duhem equation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 Gibbs-Helmhotz equation吉布斯函数 Gibbs function吉布斯函数判据 Gibbs function criterion吉布斯吸附公式 Gibbs adsorption formula吉布斯自由能 Gibbs free energy吉氏函数 Gibbs function极化电极电势 polarization potential of electrode极化曲线 polarization curves极化作用 polarization极限摩尔电导率 limiting molar conductivity几率因子 steric factor计量式 stoichiometric equation计量系数 stoichiometric coefficient价数规则 rule of valence简并度 degeneracy键焓 bond enthalpy胶冻 broth jelly胶核 colloidal nucleus胶凝作用 demulsification胶束 micelle胶体 colloid胶体分散系统 dispersion system of colloid胶体化学 collochemistry胶体粒子 colloidal particles胶团 micelle焦耳 Joule焦耳-汤姆生实验 Joule-Thomson experiment焦耳-汤姆生系数 Joule-Thomson coefficient焦耳-汤姆生效应 Joule-Thomson effect焦耳定律 Joule`s law接触电势 contact potential接触角 contact angle节流过程 throttling process节流膨胀 throttling expansion节流膨胀系数 coefficient of throttling expansion结线 tie line结晶热 heat of crystallization解离化学吸附 dissociation chemical adsorption界面 interfaces界面张力 surface tension浸湿 immersion wetting浸湿功 immersion wetting work精馏 rectify聚(合)电解质 polyelectrolyte聚沉 coagulation聚沉值 coagulation value绝对反应速率理论 absolute reaction rate theory绝对熵 absolute entropy绝对温标 absolute temperature scale绝热过程 adiabatic process绝热量热计 adiabatic calorimeter绝热指数 adiabatic index卡诺定理 Carnot theorem卡诺循环 Carnot cycle开尔文公式 Kelvin formula柯诺瓦洛夫-吉布斯定律 Konovalov-Gibbs law科尔劳施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Kohlrausch"s Law of Independent Migration of Ions可能的电解质 potential electrolyte可逆电池 reversible cell可逆过程 reversible process可逆过程方程 reversible process equation可逆体积功 reversible volume work可逆相变 reversible phase change克拉佩龙方程 Clapeyron equation克劳修斯不等式 Clausius inequality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Clausius-Clapeyron equation控制步骤 control step库仑计 coulometer扩散控制 diffusion controlled拉普拉斯方程 Laplace"s equation拉乌尔定律 Raoult law兰格缪尔-欣谢尔伍德机理 Langmuir-Hinshelwood mechanism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formula雷利公式 Rayleigh equation冷冻系数 coefficient of refrigeration冷却曲线 cooling curve离解热 heat of dissociation离解压力 dissociation pressure离域子系统 non-localized particle systems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standard molar formation of ion离子的电迁移率 mobility of ions离子的迁移数 transport number of ions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law of the independent migration of ions离子氛 ionic atmosphere离子强度 ionic strength理想混合物 perfect mixture理想气体 ideal gas接触电势 contact potential接触角 contact angle节流过程 throttling process节流膨胀 throttling expansion节流膨胀系数 coefficient of throttling expansion结线 tie line结晶热 heat of crystallization解离化学吸附 dissociation chemical adsorption界面 interfaces界面张力 surface tension浸湿 immersion wetting浸湿功 immersion wetting work精馏 rectify聚(合)电解质 polyelectrolyte聚沉 coagulation聚沉值 coagulation value绝对反应速率理论 absolute reaction rate theory绝对熵 absolute entropy绝对温标 absolute temperature scale绝热过程 adiabatic process绝热量热计 adiabatic calorimeter绝热指数 adiabatic index卡诺定理 Carnot theorem卡诺循环 Carnot cycle开尔文公式 Kelvin formula柯诺瓦洛夫-吉布斯定律 Konovalov-Gibbs law科尔劳施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Kohlrausch"s Law of Independent Migration of Ions可能的电解质 potential electrolyte可逆电池 reversible cell可逆过程 reversible process可逆过程方程 reversible process equation可逆体积功 reversible volume work可逆相变 reversible phase change克拉佩龙方程 Clapeyron equation克劳修斯不等式 Clausius inequality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Clausius-Clapeyron equation控制步骤 control step库仑计 coulometer扩散控制 diffusion controlled拉普拉斯方程 Laplace"s equation拉乌尔定律 Raoult law兰格缪尔-欣谢尔伍德机理 Langmuir-Hinshelwood mechanism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formula雷利公式 Rayleigh equation冷冻系数 coefficient of refrigeration冷却曲线 cooling curve离解热 heat of dissociation离解压力 dissociation pressure离域子系统 non-localized particle systems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standard molar formation of ion离子的电迁移率 mobility of ions离子的迁移数 transport number of ions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law of the independent migration of ions离子氛 ionic atmosphere离子强度 ionic strength理想混合物 perfect mixture理想气体 ideal gas理想气体的绝热指数 adiabatic index of ideal gases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micro-model of ideal gas理想气体反应的等温方程 isothermal equation of ideal gaseous reactions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 adiabatic reversible process equation of ideal gases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state equation of ideal gas理想稀溶液 ideal dilute solution理想液态混合物 perfect liquid mixture粒子 particles粒子的配分函数 partition function of particles连串反应 consecutive reactions链的传递物 chain carrier链反应 chain reactions量热熵 calorimetric entropy量子统计 quantum statistics量子效率 quantum yield临界参数 critical parameter临界常数 critical constant临界点 critical point临界胶束浓度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临界摩尔体积 critical molar volume临界温度 critical temperature临界压力 critical pressure临界状态 critical state零级反应 zero order reaction流动电势 streaming potential流动功 flow work笼罩效应 cage effect路易斯-兰德尔逸度规则 Lewis-Randall rule of fugacity露点 dew point露点线 dew point line麦克斯韦关系式 Maxwell relations麦克斯韦速率分布 Maxwell distribution of speeds麦克斯韦能量分布 MaxwelIdistribution of energy毛细管凝结 condensation in capillary毛细现象 capillary phenomena米凯利斯常数 Michaelis constant摩尔电导率 molar conductivity
豆豆staR2023-08-08 08:57:442

物理系学生怎样入门代数几何?

如果你想学的是格老发展的的代数几何,而且有比较好的代数基础,那就把Atiyah的交换代数看完,习题全做(里面的习题挺有意思的),然后找一本同调代数的书来读,或者你更厉害,把格老那篇文章拿来读也可以。然后你就可以看gtm52的前三章了,困难程度因人而异。然后你会发现你懂得一堆代数工具,但是没有一点几何直觉,你就可以找一本真正讲几何的书来读,比如gtm150或者Shafarevich的BA I,或者Fulton的algebraic curve,你就会发现很多几何上的对象都可以用代数语言来描述和处理,看书就成了check你的几何直觉了。到这个阶段你基本就要查缺补漏,比如有人提到的代数拓扑,黎曼曲面之类的,因为没有这些,上面学到代数你可能根本不会用,就只能用来装逼了。如果是解析(代数)几何,这个本质上是在研究各类复流形(?)黎曼曲面肯定要懂(一维复流形),微分拓扑,还有各类分析课程,黎曼几何貌似也要,然后一点pde什么的。
此后故乡只2023-08-08 08:55:583

代数几何在物理学中有什么应用?

代数几何(Algebraic geometry)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基本研究对象是在任意维数的(仿射或射影)空间中,由若干个代数方程的公共零点所构成的集合的几何特性。代数几何把抽象代数, 特别是交换代数,与几何结合起来,被认为是对代数方程系统的解集的研究。代数几何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将抽象代数, 特别是交换代数,同几何结合起来。 它可以被认为是对代数方程系统的解集的研究。代数几何以代数簇为研究对象。代数簇是由空间坐标的一个或多个代数方程所确定的点的轨迹。例如,三维空间中的代数簇就是代数曲线与代数曲面。代数几何研究一般代数曲线与代数曲面的几何性质。代数几何与数学的许多分支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如复分析、数论、解析几何、微分几何、交换代数、代数群、拓扑学等。代数几何的发展和这些学科的发展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在现代粒子物理的最新的超弦理论中已广泛应用代数几何工具,这预示着抽象的代数几何学将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ardim2023-08-08 08:55:463

《名师兵法》数学、物理的内容是怎样的?分别有多少章,共有多少页?

我觉得这个书不靠谱。。。
善士六合2023-08-08 08:52:462

名师兵法都什么科好。该买哪科 不想都买 数学?英语? 物理? 化学好不好? 介绍一下

物理 化学 还行对考试有针对性我以前用过。还行吧
瑞瑞爱吃桃2023-08-08 08:52:321

名师兵法怎么样?尤其是物理和数学,书的内容主要是什么?用过的朋友可以告诉我用后的感受吗?

书的内容主要是高中的各个知识要点的总结和一些配合题型分析。各人的层度不一样,用的感觉也不一样。
可桃可挑2023-08-08 08:52:203

请问高一全国卷3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用什么资料好,步步高,三维设计还是创新设计,或者有其他更好的

侣头像? 情侣 情感 恋爱心理 相处
凡尘2023-08-08 08:50:203

物理高一三维设计119页答案

善士六合2023-08-08 08:50:061

2013高一化学必修一夺冠方略答案数学必修一世纪金榜的答案和物理三维设计的答案发邮箱751418758@qq.com

iigygig
Chen2023-08-08 08:49:472

救命,急求三维设计高三理科(数学物理化学)优化大考卷章节试题及答案!

我有物理的,2011年版的
gitcloud2023-08-08 08:49:451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总结

一、电场基本规律库仑定律(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二、电场能的性质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2、电势φ(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3)特点: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φA>φB2根据电势能判断: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3、电势能Ep(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2)定义式:——带正负号计算(3)特点:1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能面而言,通常选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2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4、电势差UAB(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叫电压。(2)定义式:UAB=φA-φB(3)特点:1、电势差是标量,但是却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起点和终点的电势谁高谁低。若UAB>0,则UBA<0。2、单位:伏3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是确定的,与零势面的选择无关4U=Ed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计算公式。——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5、静电平衡状态(1)定义:导体内不再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稳定状态(2)特点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2、感应电荷在导体内任何位置产生的电场都等于外电场在该处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4、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与导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有关,越弯曲,电荷分布越多。6、电场力做功WAB(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即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2)表达式:WAB=UABq—带正负号计算(适用于任何电场)WAB=Eqd—d沿电场方向的距离。——匀强电场(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WAB=-△Ep=EpA-EPB结论: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7、等势面:(1)定义: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2)特点:1、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2、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3两等势面不相交4等势面的密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疏弱密强。5画等势面时,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3)判断电场线上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大小:靠近场源(场强大)的两间的电势差大于远离场源(场强小)相等距离两点间的电势差。三、电场力的性质1、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电荷有力的作用。2、电场强度E(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F与电荷的带电量q的比值,就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2)定义式:E与F、q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3)电场强度是矢量:大小:单位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规定正电荷受力方向,负电荷受力与E的方向相反。(4)单位:N/C,V/m1N/C=1V/m(5)其他的电场强度公式1、点电荷的场强公式:——Q场源电荷2、匀强电场场强公式:——d沿电场方向两点间距离(6)场强的叠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3、电场线(1)意义:形象直观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理性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2)电场线的特点:1、电场线起于正(无穷远),止于(无穷远)负电荷2、不封闭,不相交,不相切3、沿电场线电势降低,且电势降低最快。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场强大小,可以判断电势高低。4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静电平衡导体,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3)几种特殊电场的电场线四、应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平衡问题,加速问题,偏转问题)1、基本粒子不计重力,但不是不计质量,如质子,电子,α粒子,氕,氘,氚带电微粒、带电油滴、带电小球一般情况下都要计算重力。2、平衡问题:电场力与重力的平衡问题。mg=Eq3、加速问题(1)由牛顿第二定律解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运动(不计重力),只受电场力Eq,粒子的加速度为a=Eq/m,若两板间距离为d,则(2)由动能定理解释,可见加速的末速度与两板间的距离d无关,只与两板间的电压有关,但是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不一样,d越大,飞行时间越长。3、偏转问题——类平抛运动在垂直电场线的方向:粒子做速度为v0匀速直线运动。在平行电场线的方向:粒子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带电粒子若不计重力,则在竖直方向粒子的加速度带电粒子做类平抛的水平距离,若能飞出电场水平距离为L,若不能飞出电场则水平距离为x带电粒子飞行的时间:t=x/v0=L/v0——————1粒子要能飞出电场则:y≤d/2————————2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3粒子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4粒子出电场的速度偏角:——————5由12345可得:飞行时间:t=L/vO竖直分速度:侧向偏移量:偏向角:飞行时间:t=L/vO侧向偏移量:y"=偏向角:在这种情况下,一束粒子中各种不同的粒子的运动轨迹相同。即不同粒子的侧移量,偏向角都相同,但它们飞越偏转电场的时间不同,此时间与加速电压、粒子电量、质量有关。如果在上述例子中粒子的重力不能忽略时,只要将加速度a重新求出即可,具体计算过程相同五、电容器及其应用1、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充电过程S-A:电源的电能转化为电容器的电场能放电过程S-B: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电容(1)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2)定义: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U的比值就叫作电容器的电容。(3)定义式:——是定义式不是决定式——是电容的决定式(平行板电容器)(4)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1pF=10-6μF=10-12F(5)特点1、电容器的带电量Q是指一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2、电容器的电容C与Q和U无关,只由电容器本身决定。3、在有关电容器问题的讨论中,经常要用到以下三个公式和3的结论联合使用进行判断4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的电压不变。电容器充电完毕,再与电源断开,则电容器的带电量不变。
Jm-R2023-08-08 08:49:202

磁通量1Wb=1V*S什么物理意义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通量的变化率等于电压,所以磁通量变化量等于电压乘与相应的时间段.其物理意义应该是:通电导线能周围形成磁场吧因为1Wb=1V*S=1C*欧,在导线中电阻一定,1WB的磁通量变化和导线通过1C的电荷有关.
CarieVinne 2023-08-08 08:49:091

高三物理

网络固然可以利用但还是要你自己真正的把知识掌握,建议你去好好地细致地理解物理中的基本定义以及理论
北境漫步2023-08-08 08:49:028

物理的电压和磁通量的问题

你说的是两个概念。前面讲的最大最小值,是指瞬时值。比如说,电感线圈的特点就符合你描述的模型。感应电动势E=-ndΦ/dt这里的E和Φ都是时间的函数,是指某一时刻t对应的数值。假如磁通Φ是正弦规律变化,那么,dΦ/dt按照余弦规律变化,电动势E与磁通Φ的相位相差90°,电压最大时,磁通为零。后面讲的是有效值。E=nBSw 这里的E和B都是值有效值,不是瞬时值。判断这类问题的方法较简单,一般公式中包含了时间变量t的,就是瞬时值,否则,就是有效值。
苏萦2023-08-08 08:48:561

物理:线圈中 电流的大小 磁通量的变化率和大小 电压的大小间有些什么关系?还有电流的方向什么时候变?

磁通量变化率越大,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流方向随着磁场变化而变化
水元素sl2023-08-08 08:48:551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篇一】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中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后面的答题卡,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根据观察,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   A60mmB8dmC8mD60m   2.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在缓慢地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甲、乙两车保持相对静止   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速度表示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   4.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振动停止后,物体停止发声   D有时候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5.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6.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城市街道两旁种草种树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7.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   8.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体温计与实验温度计的区别仅是长度不同   B体温计内有一细管,温度计没有细管   C使用体温计前,需要用力甩动,把液体甩到35℃以下,普通温度计不能甩动   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9.关于下列生活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A游泳上岸后感到特别凉,是因为天气比较凉   B水沸腾时壶嘴的白气是壶中的水喷出的   C冬天雪人逐渐变小是熔化现象   D湿衣服晾在通风的阳光下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打火机内的气体是用降低温度的办法使之液化后贮存在打火机中的   B液化石油气的钢瓶内的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之液化的   C被100℃的水蒸气烫伤与100℃的水烫伤是一样严重的   D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要严重,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要放热   11.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0°,则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   A40°B50°C80°D100°   12.如图所示,人和视力表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那么人与镜中视力表的距离是   A2.7mB2.3mC5mD4.6m   13.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ABCD   14.下列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一个能够容纳1kg水的瓶子,一定能够装得下1kg的   A煤油B盐水C食用油D酒精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钢水浇铸成工件是现象,冬天早晨地面霜的形成是现象;箱子中的卫生球经过一段时间变小,甚至没有了,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17.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映在水中央,鱼在“云中遨游”。我们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所形成的像,看到的“鱼”是光的所形成像。   18.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BC段是物态变化中的过程,需要热量。温度。   19.显微镜主要的构造是物镜和目镜,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观察微小物体时,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这个像刚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经过目镜的折射,可以得到一个正立、、像。   20.一瓶煤油的质量为2kg,密度为0.8×103kg/m3,这瓶煤油用去一半,剩余煤油的质量是kg,密度是kg/m3,体积是m3。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当温度升高后,煤油的质量,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12分)   21.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度数。   22.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经两次反射后射入人眼的光路图。   23.如图所示是射入凸透镜的两束光线,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24题5分,25题5分,26题8分,共18分)   24.“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中可以得出:   (1)甲、乙两图是水沸腾前后的情景,根据你的经验,水沸腾前是图,原因是。   (2)温度计的示数是℃,烧杯上加盖是为了。   25.王亮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规律”时,利用甲图的办法首先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是cm,这是应用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原理。测出焦距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最左端,当蜡烛逐渐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光屏应向移动;当蜡烛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像。实验过程中,蜡烛会逐渐变短,为了使蜡烛的像能始终成像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   26.为鉴别矿石的种类,科学家利用天平和量筒粗略的测出了矿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1)调节天平时,指针如图所示,则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用天平测出一小块矿石的质量为g;   (3)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石块用细线拴住后轻轻   放入量筒中水面上升,由此可读出石块的体积为cm3;   (4)根据密度的计算式可算出该矿石的密度为kg/m3。   五、计算题(27题10分,28题10分,共20分)   27.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求:   (1)若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经过10min行驶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以原来的速度汽车行驶了14m,求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秒?   (3)若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2.3s,汽车在两个过程通过的总距离为30m,求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8.一个铁球的质量为158g,体积是35cm3,已知ρ铁=7.9×103kg/m3。求:   (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cm3?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球喝水的总质量是多少kg?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中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后面的答题卡,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CDADABCADBBCDC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凝固凝华升华   17.反射虚折射虚   18.48熔化吸收不变   19.凸透镜倒立放大虚   20.10.8×1031.25×10-3不变变小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12分)   21.入射光线正确2分,入射角正确2分   22.每一条光线正确各2分。   23.每一条光线正确各2分。   四、实验题(24题5分,25题5分,26题8分,共18分)   24.(1)甲下方水温度高,上方水温度低,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所以气泡由下至上,逐渐变小。(2)98减少热量损失(或减少加热时间)(答案合理就可给分。第2个空2分,其余三个空每空1分)。   25.10.00过焦点右倒立缩小的实上(每空1分)   26.左81.8204.09×103(每空2分)   五、计算题(27题12分,28题8分,共20分)   27.(1)反应过程   根据v=s/t1分   可得s1=v1t1=72km/h/×1/6h=12km2分   (2)制动过程   v1=72km/h=20m/s1分   根据v=s/t1分   可得t=s2/v1=14m/20m/s=0.7s2分   (3)整个过程   t总=t+t′=0.7s+2.3s=3.0s1分   根据v=s总/t总=30m/3.0s=10m/s2分   28.(1)   根据ρ=m/V1分   可得V实=m球/ρ铁=158g/7.9g/cm3=20cm31分   V实   (2)V空=V球-V实=35cm3-20cm3=15cm32分   (3)根据ρ=m/V1分   可得m水=ρ水V空=1.0g/cm3×15cm3=15g2分   m总=m水+m球=15g+158g=173g=0.173kg2分   (方法不,只要合理就可给分)   【篇二】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下面表格内,每小题2分,2×13=26分)   1.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中学生的平均质量约为50g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   3.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   6.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7.下列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的是:()   8.关于紫外线的主要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B.能杀死微生物C.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能进行遥控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10.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B.从地球运到月球C.把它轧成薄铁片D.磨掉铁块一个角   11.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2.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变小D.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13.下列几种镜子:①平面镜;②凸面镜;③凹面镜;④凸透镜;⑤凹透镜。其中能使光线会聚的有()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③、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4.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   15.水的密度是kg/m3,它表示   16.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他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是指响度的是_;其中指音调的是。   17.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一般为25cm,若小明的明视距离明显小于25cm,那么小明是眼(填“近视”或“远视”),应配带透镜矫正。   18.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m,若此人远离平面镜,则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一束与镜面成6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的大小为;一束光垂直射到水面上,入射角为,折射角为。   20.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坐在电*内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1.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树的倒影是光的现象,水中鱼是光的现象,所看到的都是(填“实像”或“虚像”)   22.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天平放在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若此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应把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   23.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到水面,请完成光路。   24.完成下图中所示的透镜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28分)   25.如图9所示,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A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B所示,沸点为℃,说明此地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C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26.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将三者的中心大致调在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f(选填“>”、“=”或“<”)。   27.小永同学为了测量食用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如下图所示   (1)测液体密度的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   (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3)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   以上3项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由图甲、乙可知,量筒中醋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体积为_______________㎝3,醋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kg/m3。   五、计算题(28、29小题各6分,30小题8分共20分)   28.(共6分)一辆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8km,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7所示,在此过程中:(1)轿车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m/s?   (2)若轿车以速度表的指示速度匀速行驶,从平凉汽车站到西安总站   (全程378km)需要多长时间?   29.(共6分)我们平时喝的瓶装矿泉水空瓶50g,装水后总重550g,则:(1)矿泉水瓶的容积是多少?(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酱油?   (ρ矿泉水=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   30.(共8分)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50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37g。(ρ钢=7.9×l03kg/m3ρ煤油=0.8×l03kg/m3)   求:(1)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为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   (3)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13=26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BCDBCDDBDBA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4.3403×108   15.1.0×103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kg   16.②、④①、③17.近视眼凹   18.1.6不变19.30°0°0°   20.直线漫21.反射折射虚像22.水平面左   三、作图题(共6分)   (23-24)图略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5.(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2)98、小于(3)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26.(1)11cm(2)同一高度(3)放大、幻灯机、<   27.(1)ρ=m/v(2)BCA(3)45、40、1.125×103   五、计算并回答题(29、30小题各6分,31小题8分共20分)28.(1)90km/h25m/s   (2)4.2h   29.(1)500㎝3   (2)550g   30.(1)是空心的(要有计算过程)   (2)20cm3   (3)253g
西柚不是西游2023-08-08 08:48:451

水的比热容的物理含义

  比热容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c表示。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因此,可以用比热容的不同来鉴别不同的物质。同一物质的比热一般不随质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对同一物质,比热值与物态有关,同一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的状态时,比热容是不相同的。
tt白2023-08-08 08:47:491

水的比热容物理意义 比热容是什么

1、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每升高1度的温度,物质的比热容越大,该物质则需要更多热能加热。 2、比热容是指在不发生相变或化学变化的情况下,使某一均匀物质的温度升高1K所需要的热量。如果有1mol的东西,那么需要的热量就是摩尔热容。恒压下的摩尔热容称为恒压摩尔热容。 3、物质比热容越大,同样质量和温升所需的热能就越多。以水和油为例,水和油的比热容分别为4200 J/(kg·K)和2000 J/(kg·K),即相同质量加热水的热能大约是油的两倍。如果同样质量的水和油用同样的热能加热,油的温升将大于水的温升。
水元素sl2023-08-08 08:47:48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