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高中物理题

这位朋友,提供下面这个解法供朋友参考:
北境漫步2023-07-09 08:38:278

高一物理急~~~~~~~~~

我具体的公式都不怎么记得了。。。列等式 万有引力=向心力里面的除密度外的未知量应该能约去
Chen2023-07-09 08:38:262

高中物理题

一. 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 根据曲线运动的定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加速度一定改变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不为零且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变力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 质量为M的滑雪运动员从半径为R的半圆形的山坡下滑到山坡最低点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滑雪运动员的速率不变,那么( ) A. 因为速率不变,所以运动员的加速度为零 B.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C.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D.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3. 船在静水中速度是1m/s,河岸笔直,河宽恒定,河水靠近岸边的流速为2m/s,河水中间的流速为3m/s,船头方向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因船速小于流速,船不能到达对岸 B. 船不能沿一条直线过河 C. 船不能垂直过河 D. 船过河的时间是一定的 4. 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可能是竖直向下的 C.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 D.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不相等 5. 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 B. 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 C.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即为其所受的合外力 D. 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性质命名的 6. 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该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B. R C. D. 2R 7.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B. 这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C.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D.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8. 对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卫星质量越大,离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B. 卫星质量越小,离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C. 卫星质量越大,离地越近,速度越小,周期越短 D. 与卫星质量无关,离地越远,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9. 关于摩擦力的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总是不做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对物体做功,也可能不做功 C. 静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D.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 10. 如图所示,站在汽车上的人用手推车的力为F,车向右运动,脚对车向后的静摩擦力为F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f对车不做功,F对车做正功 B. Ff对车做负功,F对车不做功 C. 当车匀速前进时,F、Ff的总功一定为零 D. 当车加速前进时,F、Ff的总功一定为零 11. 关于功率的概念,请你选出正确的答案( ) A. 功率大说明力做功多 B. 功率小说明力做功少 C. 机器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 D. 机器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 12. 关于功率的公式P=W/t和P=F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P=Fv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B. 由P=Fv知,当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C. 由P=W/t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以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D. 由P=Fv知,汽车的额定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二. 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人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拉它,在图示位置时,若人的速度为5m/s,则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 14. 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的外高内低,设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路面比右侧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的圆弧,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车速应等于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5. 一艘宇宙飞船飞到月球的表面附近,绕月球做近表面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若宇航员用一只机械表测得绕行一周所用时间为T,则月球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__. 16. 设地球的质量为M,平均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为__________. 17. 起重机吊钩下挂着质量为m的木厢,如果木厢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了h,则钢索拉力做功为 ,木厢克服钢索拉力做功为 . 18. 质量为m的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当汽车加速度为a、速度为v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1,汽车所受阻力为 ,当汽车的功率为P2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 三. 实验题(本题共两题,19题4分,20题4分) 19. 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 ) A. 将其分解为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 B. 先求合运动的速度再求分运动的速度 C. 先求分运动的速度再求合运动的速度 D. 根据竖直分运动位移y=gt2/2或Δy=gT2等规律求时间 20.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物体运动轨迹,a,b,c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则:(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m/s (2)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x=________cm,y=__________cm 四. 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21题、22题、23题各10分) 21.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正以中心O为转轴匀速转动,从圆板中心O的正上方h高处水平抛出一球,此时半径OB恰与球的初速度方向一致.要使球正好落在B点,则小球初速度及圆盘的角速度分别为多少? 22. 人们认为某些白矮星(密度较大的恒星)每秒自转一周,(万有引力常量 ,地球半径为 )(1)为使其表面上的物体能够被吸引住而不致由于快速转动被“甩”掉,它的密度至少为多少? (2)假设某白矮星密度约为此值,且其半径等于地球半径,则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多少? 23. 设地球E(质量为M)沿圆轨道绕太阳S运动,当地球运动到位置P时,有一艘宇宙飞船(质量为m)在太阳和地球连线上的A处从静止出发,在恒定的推进力F作用下,沿AP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两年后,在P处飞船掠过地球上空,再过半年,在Q处掠过地球上空,设地球与飞船间的引力不计,根据以上条件证明:太阳与地球间的引力等于 . 【试题答案】 1. D 2. D 3. A 4. B 5. B 6. A 7. A 8. D 9. B 10. C 11. D 12. B 13. 14. 15. 16. 17. , 18. 、 19. ACD 20.(1)2,(2) , 21.(1)由 得: ;(2)由 得: 22. (1)由 得: 代入数据得: (2)由 得 代入数据得: 23. 设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 从P到Q有: 解得: 引力= 故引力= 【试卷分析】本次试卷考试内容为高一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第七章第一节功、第二节功率. 涉及的内容包括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渡河问题、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功的概念、功率的概念等.试题难度中等,平均成绩估计75—80分.
mlhxueli 2023-07-09 08:38:251

高中物理题

一. 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 根据曲线运动的定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加速度一定改变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不为零且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变力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 质量为M的滑雪运动员从半径为R的半圆形的山坡下滑到山坡最低点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滑雪运动员的速率不变,那么( ) A. 因为速率不变,所以运动员的加速度为零 B.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C.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D.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3. 船在静水中速度是1m/s,河岸笔直,河宽恒定,河水靠近岸边的流速为2m/s,河水中间的流速为3m/s,船头方向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因船速小于流速,船不能到达对岸 B. 船不能沿一条直线过河 C. 船不能垂直过河 D. 船过河的时间是一定的 4. 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可能是竖直向下的 C.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 D.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不相等 5. 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 B. 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 C.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即为其所受的合外力 D. 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性质命名的 6. 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该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B. R C. D. 2R 7.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B. 这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C.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D.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8. 对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卫星质量越大,离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B. 卫星质量越小,离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C. 卫星质量越大,离地越近,速度越小,周期越短 D. 与卫星质量无关,离地越远,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9. 关于摩擦力的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总是不做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对物体做功,也可能不做功 C. 静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D.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 10. 如图所示,站在汽车上的人用手推车的力为F,车向右运动,脚对车向后的静摩擦力为F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f对车不做功,F对车做正功 B. Ff对车做负功,F对车不做功 C. 当车匀速前进时,F、Ff的总功一定为零 D. 当车加速前进时,F、Ff的总功一定为零 11. 关于功率的概念,请你选出正确的答案( ) A. 功率大说明力做功多 B. 功率小说明力做功少 C. 机器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 D. 机器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 12. 关于功率的公式P=W/t和P=F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P=Fv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B. 由P=Fv知,当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C. 由P=W/t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以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D. 由P=Fv知,汽车的额定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二. 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人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拉它,在图示位置时,若人的速度为5m/s,则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 14. 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的外高内低,设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路面比右侧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的圆弧,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车速应等于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5. 一艘宇宙飞船飞到月球的表面附近,绕月球做近表面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若宇航员用一只机械表测得绕行一周所用时间为T,则月球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__. 16. 设地球的质量为M,平均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为__________. 17. 起重机吊钩下挂着质量为m的木厢,如果木厢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了h,则钢索拉力做功为 ,木厢克服钢索拉力做功为 . 18. 质量为m的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当汽车加速度为a、速度为v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1,汽车所受阻力为 ,当汽车的功率为P2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 三. 实验题(本题共两题,19题4分,20题4分) 19. 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 ) A. 将其分解为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 B. 先求合运动的速度再求分运动的速度 C. 先求分运动的速度再求合运动的速度 D. 根据竖直分运动位移y=gt2/2或Δy=gT2等规律求时间 20.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物体运动轨迹,a,b,c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则:(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m/s (2)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x=________cm,y=__________cm 四. 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21题、22题、23题各10分) 21.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正以中心O为转轴匀速转动,从圆板中心O的正上方h高处水平抛出一球,此时半径OB恰与球的初速度方向一致.要使球正好落在B点,则小球初速度及圆盘的角速度分别为多少? 22. 人们认为某些白矮星(密度较大的恒星)每秒自转一周,(万有引力常量 ,地球半径为 )(1)为使其表面上的物体能够被吸引住而不致由于快速转动被“甩”掉,它的密度至少为多少? (2)假设某白矮星密度约为此值,且其半径等于地球半径,则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多少? 23. 设地球E(质量为M)沿圆轨道绕太阳S运动,当地球运动到位置P时,有一艘宇宙飞船(质量为m)在太阳和地球连线上的A处从静止出发,在恒定的推进力F作用下,沿AP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两年后,在P处飞船掠过地球上空,再过半年,在Q处掠过地球上空,设地球与飞船间的引力不计,根据以上条件证明:太阳与地球间的引力等于 . 【试题答案】 1. D 2. D 3. A 4. B 5. B 6. A 7. A 8. D 9. B 10. C 11. D 12. B 13. 14. 15. 16. 17. , 18. 、 19. ACD 20.(1)2,(2) , 21.(1)由 得: ;(2)由 得: 22. (1)由 得: 代入数据得: (2)由 得 代入数据得: 23. 设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 从P到Q有: 解得: 引力= 故引力= 【试卷分析】本次试卷考试内容为高一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第七章第一节功、第二节功率. 涉及的内容包括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渡河问题、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功的概念、功率的概念等.试题难度中等,平均成绩估计75—80分.
黑桃花2023-07-09 08:38:251

高一物理练习题,附答案

A
无尘剑 2023-07-09 08:38:243

高一物理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假设某个速度恰好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 GMm/rr=mvv/r=m4ππr/TT 注意公式中,整理下就有M/rrr ,就可以用来求密度1.第一宇宙速度即mg=mvv/rvv=gr所以我们要求的就是这个星球上的gmg=m4ππr/TT 得g
康康map2023-07-09 08:38:161

高中物理题目

一. 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 根据曲线运动的定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加速度一定改变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不为零且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变力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 质量为M的滑雪运动员从半径为R的半圆形的山坡下滑到山坡最低点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滑雪运动员的速率不变,那么( ) A. 因为速率不变,所以运动员的加速度为零 B.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C.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D.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3. 船在静水中速度是1m/s,河岸笔直,河宽恒定,河水靠近岸边的流速为2m/s,河水中间的流速为3m/s,船头方向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因船速小于流速,船不能到达对岸 B. 船不能沿一条直线过河 C. 船不能垂直过河 D. 船过河的时间是一定的 4. 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可能是竖直向下的 C.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 D.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不相等 5. 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 B. 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 C.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即为其所受的合外力 D. 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性质命名的 6. 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该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B. R C. D. 2R 7.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B. 这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C.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D.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8. 对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卫星质量越大,离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B. 卫星质量越小,离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C. 卫星质量越大,离地越近,速度越小,周期越短 D. 与卫星质量无关,离地越远,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9. 关于摩擦力的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总是不做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对物体做功,也可能不做功 C. 静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D.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 10. 如图所示,站在汽车上的人用手推车的力为F,车向右运动,脚对车向后的静摩擦力为F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f对车不做功,F对车做正功 B. Ff对车做负功,F对车不做功 C. 当车匀速前进时,F、Ff的总功一定为零 D. 当车加速前进时,F、Ff的总功一定为零 11. 关于功率的概念,请你选出正确的答案( ) A. 功率大说明力做功多 B. 功率小说明力做功少 C. 机器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 D. 机器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 12. 关于功率的公式P=W/t和P=F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P=Fv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B. 由P=Fv知,当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C. 由P=W/t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以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D. 由P=Fv知,汽车的额定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二. 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人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拉它,在图示位置时,若人的速度为5m/s,则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 14. 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的外高内低,设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路面比右侧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的圆弧,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车速应等于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5. 一艘宇宙飞船飞到月球的表面附近,绕月球做近表面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若宇航员用一只机械表测得绕行一周所用时间为T,则月球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__。 16. 设地球的质量为M,平均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为__________。 17. 起重机吊钩下挂着质量为m的木厢,如果木厢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了h,则钢索拉力做功为 ,木厢克服钢索拉力做功为 。 18. 质量为m的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当汽车加速度为a、速度为v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1,汽车所受阻力为 ,当汽车的功率为P2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 三. 实验题(本题共两题,19题4分,20题4分) 19. 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 ) A. 将其分解为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 B. 先求合运动的速度再求分运动的速度 C. 先求分运动的速度再求合运动的速度 D. 根据竖直分运动位移y=gt2/2或Δy=gT2等规律求时间 20.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物体运动轨迹,a,b,c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则:(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m/s (2)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x=________cm,y=__________cm 四. 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21题、22题、23题各10分) 21.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正以中心O为转轴匀速转动,从圆板中心O的正上方h高处水平抛出一球,此时半径OB恰与球的初速度方向一致。要使球正好落在B点,则小球初速度及圆盘的角速度分别为多少? 22. 人们认为某些白矮星(密度较大的恒星)每秒自转一周,(万有引力常量 ,地球半径为 )(1)为使其表面上的物体能够被吸引住而不致由于快速转动被“甩”掉,它的密度至少为多少?(2)假设某白矮星密度约为此值,且其半径等于地球半径,则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多少? 23. 设地球E(质量为M)沿圆轨道绕太阳S运动,当地球运动到位置P时,有一艘宇宙飞船(质量为m)在太阳和地球连线上的A处从静止出发,在恒定的推进力F作用下,沿AP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两年后,在P处飞船掠过地球上空,再过半年,在Q处掠过地球上空,设地球与飞船间的引力不计,根据以上条件证明:太阳与地球间的引力等于 。【试题答案】 1. D 2. D 3. A 4. B 5. B 6. A 7. A 8. D 9. B 10. C 11. D 12. B 13. 14. 15. 16. 17. , 18. 、 19. ACD 20.(1)2,(2) , 21.(1)由 得: ;(2)由 得: 22. (1)由 得: 代入数据得: (2)由 得 代入数据得: 23. 设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 从P到Q有: 解得: 引力= 故引力= 【试卷分析】本次试卷考试内容为高一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第七章第一节功、第二节功率。涉及的内容包括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渡河问题、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功的概念、功率的概念等。试题难度中等,平均成绩估计75—80分。
Ntou1232023-07-09 08:38:163

高一物理习题、

14.W=f*s=mg*0.5*s=40*10*0.5*u03c0*40=8000u03c0J
bikbok2023-07-09 08:38:166

空中惊鸿提问一道有关万有引力的物理题,请各位进来一下。

假定白矮星半径为R,则有:万有引力与表面离心力平衡条件——GMm/R^2 = mω^2*R = m(2π/T)^2*RGM/R^3 = (2π/T)^2白矮星密度ρ = M/V = M/(4/3πR^3)所以 M = 4/3πρR^3 带入平衡条件公式得到ρ = 3π/4GT^2
余辉2023-07-09 08:38:141

高中物理:一道物理填空题

题干不完整,但估计是:串联电路,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因此,电压和电流的变化量比值,=电阻阻值所以不变
真颛2023-07-09 08:38:122

物理公式E=mc2

不能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吗?
善士六合2023-07-09 08:37:365

请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公式E=mc^2中的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什么?如何计算?有什么物理意义?

E=mc^2 他的推导如下,由于能量是做功,所以自然想到E=F×s,若是向量表示中间的乘号应改为点乘,因为能量只有大小,E=积分(F)ds,(积分上限为s,下限为0),又在相对论中力的定义为F=d(mv)/dt,即动量随时间的改变量,带入原式进行积分,积分过程就不写了,最终得到相对论总能量E=动能+mc^2 ,即当物体不动时,E=mc^2,这被称为静能,即物体被完全榨干,一点灰都不剩,(什么都没有)之后能释放出的能量,在核裂变上 ΔE=Δm c^2,即当原子核亏损Δm的质量,它将放出16个相对于亏损质量的数量级的能量,核弹根本就是依据这个原理制造的。 计算要全部转化为SI制,E的国际单位制为J(焦耳),m的国际单位制为kg,c为3×10^8m/s(米每秒) 例如一个鸡蛋200g,即0.2kg 它的静能E=1.8×10^16J=1.8×10^13kJ,对比一下你喝的可乐的总能量,就知道一个鸡蛋里会藏有多少瓶可乐的能量了。
韦斯特兰2023-07-09 08:37:353

E=mc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什么时候用此式?

这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的速度 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爱因斯坦认为E=mc^2可以看成物体的总能量,它等于静能与动能之和.能量释放时,就会相应的减少质量.
康康map2023-07-09 08:37:241

请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公式E=mc^2中的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什么?如何计算?有什么物理意义?

直接百度不是更快捷。。。。⊙﹏⊙
mlhxueli 2023-07-09 08:37:174

物理公式E=mc2

那个男生的原话是:我的爱就像一颗高能粒子,通过隧道效应,穿越层层壁垒,引燃核聚变,以e=mc2的强度带给你光与热的关怀。(只有能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通过隧道,然后穿越层层阻碍。c可是光速,可以想象光速乘以光速的速度是有多么快了吧!意思就是,我的爱很强大,冲破层层阻碍来到你的身边。并以强大的能量来爱你)
黑桃花2023-07-09 08:37:044

高中物理电势及电势能各项公式

电势是一个点的状态,单位是伏特,就相当于坐标轴上的一个点电势差是两点之间的电压,单位是伏特,就相当于坐标轴两点的距离电势能则是能量的一种,单位是焦耳,和上面差距比较大
u投在线2023-07-09 08:34:442

大学物理电势求解

电势;② 利用电势叠加原理,直接计算电势。这里用电势叠加原理计算。Uo = ∫ dU = ∫ dq / (4π ε0 r)= ∫(R1, R2) σ 2π r dr / (4π ε0 r)= σ (R2 - R1) /...
可桃可挑2023-07-09 08:34:442

关于物理的诗句八上的(关于物理的诗句)

1.关于物理的诗句 一、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近代·吴迈《桂林山水》 物理原理:光的反射与折射。 译文:群山叠立在水中,水中有群山的倒影,没有哪一座山不引人入胜,没有哪的水不吸引人。 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夜泊枫江》 物理原理:声音的传播。 译文: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物理原理:相对于地面的青山是静止的,但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青山就变为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孤帆从日边来。 译文: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四、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物理原理:地势越高,气温回升越慢,在同一季节,山上的气温要比山下的低。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物理原理:水循环。 译文: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2.关于“物理”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物理”的诗句有: 1. 乘除信物理,感慨击所逢。———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彭城行》 2. 达人穷物理,嗜理如嗜炙。———年代: 宋 作者: 陈著《次韵戴成叔》 3. 事体须是为物理,人情安处是天机。———年代: 宋 作者: 邵华《首尾吟》 4. 细宗天时知物理,常将儆戒保和来。———年代: 宋 作者: 汪应辰《太上皇后合端午帖子词》 5. 细推万物理,荣谢相乘除。———年代: 宋 作者: 王炎《梅花》 6. 静坐观物理,令人添鬓丝。———年代: 宋 作者: 张嵲《杂兴》 7. 细思物理须知止,何用区区只强颜。———年代: 宋 作者: 吴芾《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8. 青山尽解招人醉,得失到头皆物理。———年代: 元 作者: 刘致《山坡羊·云山有意》 9. 古时君臣合,可以物理推。贤人识定分,进退固其宜。———年代: 唐 作者: 杜甫《述古三首》 10.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年代: 唐 作者: 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 11. 无柰物理难齐。叹鱼虾苦瘦,雁鹜多肥。———年代: 元 作者: 梁寅《金菊对芙蓉 秋思》 12. 人生真苦相,物理忌孤芳。———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次韵师厚萱草》 13. 而余昏狂不自度,欲尽物理穷毫丝。———年代: 宋 作者: 王令《原蝗》 14. 时来不自由,物理将无同。———年代: 明 作者: 唐时升《园中十首》 15. 也知物理关人事,历尽崎岖心始灰。———年代: 宋 作者: 释绍昙年代: 明 作者: 唐时升《颂古五十五首》 16. 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桐花》 3.关于物理的诗句 一、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近代·吴迈《桂林山水》物理原理:光的反射与折射。译文:群山叠立在水中,水中有群山的倒影,没有哪一座山不引人入胜,没有哪的水不吸引人。 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夜泊枫江》物理原理:声音的传播。 译文: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物理原理:相对于地面的青山是静止的,但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青山就变为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孤帆从日边来。译文: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四、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物理原理:地势越高,气温回升越慢,在同一季节,山上的气温要比山下的低。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物理原理:水循环。译文: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4.关于物理的古诗、谚语、俗语12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光的折射和反射。 千里江陵一日还,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两岸猿声啼不住,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轻舟已过万重山,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一、古诗词中的能量知识 1. 苏轼的诗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涉及到能量转化情况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李白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词中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机械能。 二、古诗词中的参照物知识 1、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是,其中“坐地”是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 2、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3、《闪闪红星》歌词中“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江中游”是以大地为参照物,而“青山两岸走”是以船为参照物。 4、“昨夜一阵大风,把井吹到篱笆外面去了”。井被吹走篱笆墙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 三、古诗词中的热学和分子动理论知识 1、陆游《村居山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词中“花气袭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 2、张旭《山中留客》中“纵使晴明无雨色,乳晕深处亦沾衣”。——露的形成(液化)。 3、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液化)。 5.初中常见的与化学,物理有关的诗句 ① 千击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派, 要留清白在人间. 物理变化的诗句:千击万凿出深山 指石头从山上被开掘.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 指石头被高温灼烧,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钙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真金不怕火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化学变化的诗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多为燃烧) 6.含有物理现象的古诗词 我网上搜索的: 1、千里江陵一日还:运动速度大 2、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是以山为参照物,船相对于山是运动的 3、无边落木萧萧下:树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地面落 4、不尽长江滚滚来: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地势低的地方流动 5、沉舟侧畔千帆过:相对运动的描述,由于自己的船没有动,旁边的船相对于自己都在运动中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我国,东方比西方地势低,江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低处流动。 (物理+地理) 7、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由于月亮离地球远,所以月光照射的范围大。 (物理+地理)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1、声音的传播不会互相干扰;2、声音可绕过障碍物传播。 9、五月天山雪,无风只有寒:说明纬度高的地方,由于接受阳光的热量少,寒冷的天气时间长。(物理+地理) 10、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草黄了,动物由于没有了保护色的伪装,让天空中的鹰看得更清楚了,这是光现象;由于地上没有了雪,马跑得更快了,这是力学现象。 11、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前一句说明大地(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比空气强。 1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看起来像雪(白色),但是通过味道的辨别,知道物质的本质,并且暗香的来是因为分子的运动产生的。 (物理+化学) 1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前一句是说由于地球重力的作用,各处的连接大海的江水的水平面与海平面在同一高度。 1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物理现象同第6句诗。 1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发出声音的物体。 1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拉满的弓含有弹性势能。 17、飞流直下三千尺:从高处落下的水中,包括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1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运动的空气(风)具有动能。 1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通过犬吠,知道有人回来。 2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才能远望。 (物理+地理) 呵呵,想了一个多小时,才回忆出这些来,所以没有将同种现象进行分类整理,望楼主可以满意,如果楼主遍翻古诗词,肯定能找出更多的答案。
拌三丝2023-07-09 08:34:421

以下诗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

1. 关于物理知识的诗句ppt 关于物理知识的诗句ppt 1. 求包含物理知识的诗句,并点明包含的是什么物理知识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朝·李白·《早发白帝城》) 分析:前两句诗字面上意思是诗人想“一日”之内往返“千里”江陵,也就是12小时的时间要行使2000里(1000公里=1000千米)的路程。据此粗略的计算一下船速:v=s/t=1000千米/12小时≈83.33千米/时。现代的内河轮船,船速也不过10~21.6千米/时,李白乘坐的这艘船未免太快了。实际上,这正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朝·孟浩然·《宿建德江》) 分析:诗人暮投客栈,仍然兴致勃勃观赏起夜景来。建德江的水如此清澈、平静,诗人以水为镜,皓月仿佛近在身边,今夜可以高枕无忧了。明明是“平面镜”使得天上明月“成像”在水中了。 4、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扬子江》中誓言“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这里作者以磁针石隐喻自己抗金的决心。 分析:磁体的性质之一是指南北,所以文天祥利用“磁针石指南北”的性质比喻抗金决心的坚决。这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人受到鼓舞,与古人情感共鸣,激发了心中深厚的爱国之情。 5、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 分析:诗人以优美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对美丽大自然的钦叹,准确地描述了季节交替过程中的细节。“花气袭人”说明诗人未与花儿接触已经感到了花儿的芬芳,是由于花分泌的芳香油分子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引起的;周围的气温突然上升,才会感到“骤暖”。 6、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随着著名电影《闪闪红星》早已经深入人心。请你利用物理知识分析其中的现象。 分析:“走”和“游”表示了两种不同的动作,在物理学上,叫做机械运动。竹排江中“游”,是以地面或者地面上的青山为参照物的;“青山”两岸“走”,实际上是一种拟人说法,人站在“竹排”上,如果以竹排为参照物,那么青山就是运动的了! 7、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物理知识: “掬水月在手”是:镜面反射现象。 “弄花香满衣”是:分子扩散现象。 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物理知识:“飞流直下”的水的动能在增加,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 9、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物理知识:光的反射与折射 10、人面桃花相映红 物理知识:桃花反射红光就是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 11、闻其声而知其人 物理知识:乐音的三大特征之一的音色 12、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乐音的三大特征之一的音色 不知够了没? 2. 关于物理的诗句 一、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近代·吴迈《桂林山水》 物理原理:光的反射与折射。 译文:群山叠立在水中,水中有群山的倒影,没有哪一座山不引人入胜,没有哪的水不吸引人。 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夜泊枫江》 物理原理:声音的传播。 译文: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物理原理:相对于地面的青山是静止的,但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青山就变为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孤帆从日边来。 译文: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四、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物理原理:地势越高,气温回升越慢,在同一季节,山上的气温要比山下的低。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物理原理:水循环。 译文: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3. 关于物理的诗句 一、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近代·吴迈《桂林山水》物理原理:光的反射与折射。译文:群山叠立在水中,水中有群山的倒影,没有哪一座山不引人入胜,没有哪的水不吸引人。 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夜泊枫江》物理原理:声音的传播。 译文: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物理原理:相对于地面的青山是静止的,但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青山就变为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孤帆从日边来。译文: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四、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物理原理:地势越高,气温回升越慢,在同一季节,山上的气温要比山下的低。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物理原理:水循环。译文: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4. 包含物理知识古诗 ""两岸猿声啼不住,孤帆一片日边来”:1、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 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3、摘不着的是镜中月 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4、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6、"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 " 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 "月晕而风"之说。 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8、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9、但闻其声,不见其人: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一般围墙的高度为几米,声波的波长比围墙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绕地高墙,使墙外的人听到;而光波的波长较短(10-6米左右),远小于高墙尺寸,所以人身上发出的光线不能衍射到墙外,墙外的人就无法看到墙内人。 10、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1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12、水火不相容: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至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13、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几天,则地球上已渡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 14、千里眼,顺风耳 :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 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 15、坐地日行八万里: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0003.6千米,约8万里。 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16、釜底抽薪: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如果"抽薪"以后,便能制止液体沸腾。 17、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18、坐井观天 所见甚少: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19、如坐针毡: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 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20、瑞雪照丰年:由于雪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的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温作用。 21、"霜前冷,雪后寒。" 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 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22、"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 " 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可以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 23、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 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 24、纸里包不住火纸达到燃点就会燃烧。 25、有麝自然香,何须迎风扬气体的扩散现象。 26、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没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线发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平滑,光线发生镜面反射。 27、"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 夏天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由于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 28、"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 墙内开花墙外香(扩散现象) 捞不到的水中月,摘不到的镜中花(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平面镜。 5. 有关物理知识有关的诗句,谚语,或成语 1、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3、摘不着的是镜中月 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4、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答案补充6、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 "月晕而风"之说。 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8、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善士六合2023-07-09 08:34:401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参照物是什么

船或诗人自身
九万里风9 2023-07-09 08:34:392

关于物理诗句参照物

1.关于物理的诗句 一、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近代·吴迈《桂林山水》 物理原理:光的反射与折射。 译文:群山叠立在水中,水中有群山的倒影,没有哪一座山不引人入胜,没有哪的水不吸引人。 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夜泊枫江》 物理原理:声音的传播。 译文: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物理原理:相对于地面的青山是静止的,但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青山就变为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孤帆从日边来。 译文: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四、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物理原理:地势越高,气温回升越慢,在同一季节,山上的气温要比山下的低。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物理原理:水循环。 译文: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2.关于物理的古诗、谚语、俗语12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光的折射和反射。 千里江陵一日还,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两岸猿声啼不住,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轻舟已过万重山,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一、古诗词中的能量知识 1. 苏轼的诗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涉及到能量转化情况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李白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词中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机械能。 二、古诗词中的参照物知识 1、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是,其中“坐地”是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 2、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3、《闪闪红星》歌词中“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江中游”是以大地为参照物,而“青山两岸走”是以船为参照物。 4、“昨夜一阵大风,把井吹到篱笆外面去了”。井被吹走篱笆墙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 三、古诗词中的热学和分子动理论知识 1、陆游《村居山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词中“花气袭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 2、张旭《山中留客》中“纵使晴明无雨色,乳晕深处亦沾衣”。——露的形成(液化)。 3、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液化)。
FinCloud2023-07-09 08:34:391

关于物理参照物的古诗句的题(写出有关运动的诗句)

1.写出有关运动的诗句 一、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译文: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三、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宋·陈与义《襄邑道中》 译文: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四、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 译文:球也踢得越来越高,最后只见空中的飞鸟都在球下穿梭。绿杨阴下,少女正在秋千上来回荡着,秋千在垂柳中若隐若现。 五、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宋·苏轼《祭常山回小猎》。 译文:矫马腾跃在秋天劲风之中,鬃毛飘洒、马蹄立空扬尘。苍鹰追逐着野免,擦地疾速而飞。 2.谁有含参照物的诗句啊(要参照物的答案)最好多一点 “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的意思是诗人坐在船中,没有觉得船在动,反而感觉远处的树木朝自己走来。所以是远树是运动的,是以“船”或者“坐在船上的自己”为参照物。 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以高山为参照物,舟中人是动 高山是不动的,舟中人跟随小舟在运动,则得结论以高山为参照物,舟中人是动 *以小舟为参照物,舟中人是静 小舟是运动着的,舟中人也是运动着的,但是在任意时刻,小舟和舟中人运动的方向速度都相同,即运动的相关向量都相同.那么小舟和舟中人即为相对静止. 则得结论以小舟为参照物,舟中人是静 3.初二物理关于参照物的题目 选B 把某物体当做参照物,该物体就要看做是静止的。同时参照物也是相互的。 举例给你听啊: 假设你站在火车轨道旁静止不动,这时有一辆火车迎面从你身旁经过,因为你是静止不动的,以你自己为参照物,火车就是向后运动的(此处的“后”指的是你身后)。 参照物是相互的啊。现在以火车为参照物,就是把火车当做是静止的,可是实际上火车有在行驶啊,你与火车的距离实际是越来越远的啊,既然把火车看做是静止的,那就相当于是你在向前运动咯(此处的“前”指的是你面前)。 这个“前”“后”方向定了之后,即使改变参照物也是不变的 。 你这题也是同样的思考啊 以小明为参照物,(改为以小明坐的船也是一样的),就把小明当做是静止的,然后你再选岸上一座山为研究对象, 假如你选的那座山是在小明面前的(小明面朝的方向是船行驶的方向),因为船是行驶的,那小明与青山的距离就越来越近咯。既然把小明当做静止的,那就相当于是青山向小明身后的方向运动咯。 若以迎面驶来的船为参照物,青山是往前运动动的。前面已经说过了,改变参照物是不影响你已经定好的前后方向的。此时小明面前的方向仍叫“前”,身后的方向仍叫“后”。 把迎面驶来的车当做是静止的,然后再在小明的船与迎面驶来的船之间选一座山作为研究对象。迎面驶来的船与青山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了,既然把迎面驶来的船当做是静止的,那么就相当于青山往前运动咯。 其它题目你举一反三做做看,很快就可以将这类问题弄通的。 4.初二物理有关参照物的题目 1.必须选择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应用题. 分析:在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的时候,可以选择任意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只不过这个物体一旦被选择为参照物,就被假定为静止了. 解答:解:参照物的选择具有任意性,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不过物体一旦被选作了参照物就被假定为静止了,这样才能去判断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 点评:运动和静止时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所以我们虽然可以选择任意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但是在进行判断的时候必须把物体假定为静止. 2.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 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A、以车为参照物,小明和小华相对于车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说小明和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故A正确,C错误; B、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小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明相对于小华是运动的;故B错误; D、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华相对于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后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3.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旁的树木B.迎面走来的行人C.小芳骑的自行车D.从小芳身边超越的汽车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解答:解: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小芳相对于小芳骑的自行车位置不变,相对于路旁的树木、迎面走来的行人、从小芳身边超越的汽车位置不断变化,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是以小芳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 故选C.点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变化,是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依 5.关于物理的诗句 一、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近代·吴迈《桂林山水》 物理原理:光的反射与折射。 译文:群山叠立在水中,水中有群山的倒影,没有哪一座山不引人入胜,没有哪的水不吸引人。 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夜泊枫江》 物理原理:声音的传播。 译文: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物理原理:相对于地面的青山是静止的,但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青山就变为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孤帆从日边来。 译文: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四、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物理原理:地势越高,气温回升越慢,在同一季节,山上的气温要比山下的低。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物理原理:水循环。 译文: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Chen2023-07-09 08:34:381

电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电势是描述电场能性质的物理量。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该点具有的电势能。
九万里风9 2023-07-09 08:34:361

语文和物理结合的题~~~

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所以此句的参照物应该是小舟。“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所以此句的参照物应该是青山。因此参照物分别应该是小舟和青山,这运用了物理学中“相对论”原理吧,物理很长时间不接触理论也忘得差不多了。
gitcloud2023-07-09 08:34:355

电势公式大学物理

北境漫步2023-07-09 08:34:331

请教:八年级物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参照物分别是什么?_? 谢谢!

大地
CarieVinne 2023-07-09 08:34:323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和___,这运用了物理学中的_____原理。

船 ,岸边 , 参照物
北境漫步2023-07-09 08:34:315

从物理学看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水。
北有云溪2023-07-09 08:34:305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出来,这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这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原理

这是书上的吧....人家答的挺好的
FinCloud2023-07-09 08:34:294

从物理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什么?

好好思考
余辉2023-07-09 08:34:297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和___,这运用了物理学中的_____原理。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河水__和_太阳__,这运用了物理学中的_运动的相对性____原理
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09 08:34:281

从物理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什么?

B
墨然殇2023-07-09 08:34:269

在中考物理实验中,“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有哪些注意事项啊?考试的时候怎么知道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

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 选择以及按电路图连接实物时须注意:(1)电源:实验时,电源电压要高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3)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电流自“+”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4)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电流自“+”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I额=P额/U额 或I额=U额/R 选择量程。2. 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3. 电路连接好后,仔细检查,保证电路连接正确;4. 合上开关前,应检查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在最大值的位置上,若不是,要调整到最大位置处;5.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白向什么方向可以使变阻器阻值变大或变小,怎么调能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或变小。
豆豆staR2023-07-09 08:34:081

初中物理:测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的具体原理及解释

初中阶段测量电阻和电功率的方法就叫做“伏安法”,而所谓的实验原理就是计算电阻和电功率的两个公式R=U/I和P=UI伏安法,顾名思义,就是要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分别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同时需要滑动变阻器进行调节电压进行多次测量。提示:①小灯泡再取电压值时不能超过小灯泡额定电压的1.2倍。②对小灯泡的电阻不能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因为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苏州马小云2023-07-09 08:34:081

零下三十度有哪些物理含义

1、温度:零下3摄氏度,表示为-3℃。2、楼层:地下1层,表示为-1层。3、海拔:吐鲁番盆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5米,表示为-155米。4、水、电、煤气费支出200元,表示为-200元。5、股票从11元跌到10.5元,,表示为-0.5元。6、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表示为-88.3℃。7、在银行取了100元,表示为-100元。8、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3米。9、家住在1楼,而家楼下还有地下停车场,表示为-1楼。10、今天做生意赔了500元,表示为-500元。11、四年级转来20名新同学表示为+20名,五年级转走了15名同学,表示为-18名。12、“对5道”表示为5,“错5道”表示为-5。13、班同学上个月搭午餐增加6人,表示为6,这个月减少4人,表示为-4。14、我相对某人往正方向移动1m,那么这个人对我来说往反方向移动1m,表示为-1m。15、体重减了10斤,表示为-10斤。16、经济亏了10亿元,表示为-10亿元。17、排名倒数2名,表示为-2。18、后退40米,表示为-40米。19、经济的负增长可表示为-20%.20、小张欠小杨100块钱,表示为-100元。
真颛2023-07-09 08:34:071

伏阻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物理高手来!

这是我的答案
Ntou1232023-07-09 08:34:044

物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伏阻法,要详细具体步骤,要有图

需要的器材:小灯泡、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导线若干步骤:1、画出电路图(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串联、电压表与灯泡并联就行了,这里画图 不好画,你自己画吧)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连接时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要滑到最大位置 3、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数值 4、调节滑动变阻器,再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数值 5、根据公式p=UI,计算出灯泡的功率 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少误差
西柚不是西游2023-07-09 08:34:031

问物理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详细实验步骤 急

图和"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一样 你有米有听刁刁讲课啊 哎 服了
西柚不是西游2023-07-09 08:34:004

为什么宇宙最低温度是300度,这一定有重大物理规律吗?

这里有重大的物理规律,那就是任何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是负数。根据不确定性原理,任何物体都不可能绝对静止。 首先来看一下温度的定义。 所以,物体分子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高,物体分子平均动能越小,温度越低。 也就是物体内所有粒子运动的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那么这个运动程度就有个底线,那就是静止不动。一个物体内所有粒子完全静止,它的温度就是-273.15度左右。 这也是所谓的 绝对零度 。 为什么不是-300度或者其它温度呢? 因为温度是我们人类所定义的,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定义为0度,水的沸点定为100度。 所以这样换算下来之后,绝对零度是-27315度左右,这个数字并没有神奇之处,只是物体所有粒子静止时定义的温度。 由于测不准原理的存在,一个粒子不可能绝对静止,所以绝对零度永远不可能达到。 目前人类制造的最低温度只比绝对零度高0.5纳开尔文左右,已经将要迫使一个粒子静止了。 还好有不确定原理的存在,我们不能完全冻结一个粒子,宇宙在微观尺度上还保留着自己的神秘。 宇宙不止有最低温度,还有最高温度,那就是宇宙大爆炸的温度,约为10000亿亿亿度。 为什么宇宙最低温度是-273度左右?为什么不是-300度,这一定有重大物理规律吗? 这个话题就像光速为什么不是300000米/秒一样,其实我们也可以将光速折腾到这个数字的,我们只要修改度量衡中的1M长度为: 299792458/300000000即可,光速立马就从299792458米升格为整30万米/秒,同理,我们将摄氏温标重新定义,那么绝对零度立马就从-273 变成-300 ,当然大家肯定不服气,这不是耍流氓嘛,没关系,咱简单来了解下温度我们认识温度的 历史 。 温度的 历史 ,分子运动论的来历 安德斯·摄尔修斯 布朗运动 第一代开尔文勋爵:威廉·汤姆森 上文是温度的本质-分子热运动的流水账,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摄氏温标的由来,以及绝对零度的概念,还有分子运动论的起源,当然另一层含义是绝对零度是测算出来的。 如何达到绝对零度? 前文我们了解了温度是由微观粒子运动引起的。那么何为温度高低呢?微观粒子运动运动越剧烈表示温度越高,相反则温度越低,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不是能制造一个不运动的微观粒子呢?当然目的是制造最低温度? 当然理论上是可以的,但事实上却无法达到,因为没有一种手段可以让微观粒子的运动完全停止。现代能制造最低温度的设备是NASA的冷原子云实验室(CAL),一个类似冰箱大小的设备,于2018年5月21日被送到了国际空间站,在微重力的条件下展开激光制冷的实验。 激光制冷:利用激光的多普勒制冷方式,每次以频移欺骗原子,受激发的原子跌落基态会释放吸收的能量,这个释放能量大于吸收能量,每次操作都会让原子失去能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但即使如此,激光制冷仍然只能达到-273.1499999999 ,但距离绝对零度仍然有一步之遥! 总结 我们了解了温度的 历史 与接近绝对零度的一种方式,为什么绝对零度是-273.15 这是由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所定义的0 的时候所决定的,以此时的0 为标准,我们通过此时的微观粒子运动剧烈程度计算出运动静止时的温度是-273.15 ,如果要重新定义绝对零度为-300 ,这完全没有问题,毕竟微观粒子停止运动时的标定是不会变的,取什么名字,那是国际计量委员会的问题。 绝对零度,是热力学的最低温度,但只是理论上的下限值。热力学温标的单位是开尔文(K),绝对零度就是开尔文温度标(简称开氏温度标,记为K)定义的零点。0K约等于摄氏温标零下273.15摄氏度,也就是0开氏度,在此温度下,物体分子没有动能和势能,动势能为0,故此时物体内能为0。 那为什么宇宙最低温度也就是绝对零度是-273度左右?为什么不是-300度呢?绝对零度是根据理想气体所遵循的规律也就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外推的方法得到的。用这样的方法,当温度降低到-273.15 时,气体的体积将减小到零。 所以这是一个根据理论公式通过计算得到的数值,由德国、美国、奥地利等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内创造了仅仅比绝对零度高0.5纳开尔文的温度纪录,而此前的纪录是比绝对零度高3纳开。这是人类 历史 上首次达到绝对零度以上1纳开以内的极端低温。 (开尔文与摄氏度的换算关系为: 开尔文(K)=273.15+摄氏度(T),1纳开等于十亿分之一开尔文) 智利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最冷之地,这个宇宙最冷之地就叫做“回力棒星云”,那里的温度为零下272摄氏度,是目前所知自然界中最寒冷的地方,称为“宇宙冰盒子”。 因为宇宙绝对不可能达到绝对零度,所以1912年,1912 年, 能斯特根据他所提出的热定理推论, 得出: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叙述成定律的形式为:“ 不可能应用有限个方法使物系的温度达到绝对零度,也就是热力学第三定律。你也可以通过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就是熵增定律推出:
Ntou1232023-07-09 08:33:571

初三物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测出小灯泡的电压,另外测出小灯泡的电流,拿电流乘电压就是小灯泡的功率。
拌三丝2023-07-09 08:33:534

为什么宇宙最低温度是300度,这一定有重大物理规律吗?

这里有重大的物理规律,那就是任何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是负数。根据不确定性原理,任何物体都不可能绝对静止。 首先来看一下温度的定义。 所以,物体分子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高,物体分子平均动能越小,温度越低。 也就是物体内所有粒子运动的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那么这个运动程度就有个底线,那就是静止不动。一个物体内所有粒子完全静止,它的温度就是-273.15度左右。 这也是所谓的 绝对零度 。 为什么不是-300度或者其它温度呢? 因为温度是我们人类所定义的,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定义为0度,水的沸点定为100度。 所以这样换算下来之后,绝对零度是-27315度左右,这个数字并没有神奇之处,只是物体所有粒子静止时定义的温度。 由于测不准原理的存在,一个粒子不可能绝对静止,所以绝对零度永远不可能达到。 目前人类制造的最低温度只比绝对零度高0.5纳开尔文左右,已经将要迫使一个粒子静止了。 还好有不确定原理的存在,我们不能完全冻结一个粒子,宇宙在微观尺度上还保留着自己的神秘。 宇宙不止有最低温度,还有最高温度,那就是宇宙大爆炸的温度,约为10000亿亿亿度。 为什么宇宙最低温度是-273度左右?为什么不是-300度,这一定有重大物理规律吗? 这个话题就像光速为什么不是300000米/秒一样,其实我们也可以将光速折腾到这个数字的,我们只要修改度量衡中的1M长度为: 299792458/300000000即可,光速立马就从299792458米升格为整30万米/秒,同理,我们将摄氏温标重新定义,那么绝对零度立马就从-273 变成-300 ,当然大家肯定不服气,这不是耍流氓嘛,没关系,咱简单来了解下温度我们认识温度的 历史 。 温度的 历史 ,分子运动论的来历 安德斯·摄尔修斯 布朗运动 第一代开尔文勋爵:威廉·汤姆森 上文是温度的本质-分子热运动的流水账,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摄氏温标的由来,以及绝对零度的概念,还有分子运动论的起源,当然另一层含义是绝对零度是测算出来的。 如何达到绝对零度? 前文我们了解了温度是由微观粒子运动引起的。那么何为温度高低呢?微观粒子运动运动越剧烈表示温度越高,相反则温度越低,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不是能制造一个不运动的微观粒子呢?当然目的是制造最低温度? 当然理论上是可以的,但事实上却无法达到,因为没有一种手段可以让微观粒子的运动完全停止。现代能制造最低温度的设备是NASA的冷原子云实验室(CAL),一个类似冰箱大小的设备,于2018年5月21日被送到了国际空间站,在微重力的条件下展开激光制冷的实验。 激光制冷:利用激光的多普勒制冷方式,每次以频移欺骗原子,受激发的原子跌落基态会释放吸收的能量,这个释放能量大于吸收能量,每次操作都会让原子失去能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但即使如此,激光制冷仍然只能达到-273.1499999999 ,但距离绝对零度仍然有一步之遥! 总结 我们了解了温度的 历史 与接近绝对零度的一种方式,为什么绝对零度是-273.15 这是由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所定义的0 的时候所决定的,以此时的0 为标准,我们通过此时的微观粒子运动剧烈程度计算出运动静止时的温度是-273.15 ,如果要重新定义绝对零度为-300 ,这完全没有问题,毕竟微观粒子停止运动时的标定是不会变的,取什么名字,那是国际计量委员会的问题。 绝对零度,是热力学的最低温度,但只是理论上的下限值。热力学温标的单位是开尔文(K),绝对零度就是开尔文温度标(简称开氏温度标,记为K)定义的零点。0K约等于摄氏温标零下273.15摄氏度,也就是0开氏度,在此温度下,物体分子没有动能和势能,动势能为0,故此时物体内能为0。 那为什么宇宙最低温度也就是绝对零度是-273度左右?为什么不是-300度呢?绝对零度是根据理想气体所遵循的规律也就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外推的方法得到的。用这样的方法,当温度降低到-273.15 时,气体的体积将减小到零。 所以这是一个根据理论公式通过计算得到的数值,由德国、美国、奥地利等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内创造了仅仅比绝对零度高0.5纳开尔文的温度纪录,而此前的纪录是比绝对零度高3纳开。这是人类 历史 上首次达到绝对零度以上1纳开以内的极端低温。 (开尔文与摄氏度的换算关系为: 开尔文(K)=273.15+摄氏度(T),1纳开等于十亿分之一开尔文) 智利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最冷之地,这个宇宙最冷之地就叫做“回力棒星云”,那里的温度为零下272摄氏度,是目前所知自然界中最寒冷的地方,称为“宇宙冰盒子”。 因为宇宙绝对不可能达到绝对零度,所以1912年,1912 年, 能斯特根据他所提出的热定理推论, 得出: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叙述成定律的形式为:“ 不可能应用有限个方法使物系的温度达到绝对零度,也就是热力学第三定律。你也可以通过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就是熵增定律推出:
善士六合2023-07-09 08:33:491

高一物理问题

位移大小200m,路程是300+(300-200)=400m
gitcloud2023-07-09 08:32:293

求一道高一物理题,求过程,越详细越好,过程最好有解释,请不要上网查~!

如图
北境漫步2023-07-09 08:32:275

高一物理提:一支队伍匀速前进.

之前300米,回是相向行使,由前可知人的速度是队伍的三倍,所以人走了75米,相加为375米
北有云溪2023-07-09 08:32:275

求解物理题一列队伍长120m。在队伍行进时,通讯员从队尾赶到队伍

288m+120m×2=528m。
ardim2023-07-09 08:32:274

高一关于位移的物理题(急,有加分)

前面说很多了,我觉得你最好是在试卷上画个图,不画图也可以,麻烦就是了解:由题意可得,通讯员位移大小等于整只队伍前进的长度则为200m,第一段路程为300m,第二段路程为150m-[200m-(300m-150m)]=100m,所以总路程为400m(物理题不是数学题,不用太仔细)
豆豆staR2023-07-09 08:32:263

关于时间与位移的物理题

以队伍前进的方向为正向,则位移为200米。路程赶到队首是300,这时队伍行进了150米,所以到队尾这个过程队伍走了200-150=50米,所以它只走了100米,总路程是300+100=400米,
北境漫步2023-07-09 08:32:261

一道物理题

答案是不是位移200,路程400
陶小凡2023-07-09 08:32:253

高一物理:一支一百米长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赶到队首,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

队伍不也是在前进么?
肖振2023-07-09 08:32:255

有两道高一物理题,请各位高手帮我判断答案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告诉我具体步骤

不是
mlhxueli 2023-07-09 08:32:232

有关初中物理速度计算题目

一支长为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前进300m后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这个过程中通信兵的路程为多少?人到队前时,队伍前进的距离为S1=300m-150m=150m;人到队尾时,队伍前进的距离是S2=200m-150m=50m;所以人向后跑了S3=150m-50m=100m,因此这个过程中通信兵的路程为向前300m+向后100m=400m.答:这个过程中通信兵的路程为400m.
韦斯特兰2023-07-09 08:32:221

问两道高中物理题

1.第一个瓶子-位移5 米,第二个瓶子-位移0 米 第三个瓶子-位移10米,第四个瓶子-位移5 米 第五个瓶子-位移15米,第六个瓶子-位移10米 第七个瓶子-位移20米,第八个瓶子-位移15米 。。。。。。看出来了吗?两个数列。第六个瓶子位移为10米。一共经过出发点4次,这个很好理解。2.首先通讯兵跑了300米才赶到队首,这时通讯兵的位移也就是300米,同时表示这段时间部队前进了300-150=150米;通讯兵返回到队尾时,队伍总共前进了200米,表示通讯兵返回过程中部队前进了50米,而队伍长150米,通讯兵从队伍头到队伍尾实际往回走了100米。 最终位移就是:300-100=200米(向前的到队伍首的300米减去向后到队伍尾的100米) 最终路程就是:300+100=400米(向前的到队伍首的300米加上向后到队伍尾的100米)
苏萦2023-07-09 08:32:221

高一上 物理解答题3道 急!!!

第一题题与图矛盾第二题:你画一个图,有图可知f1=G*sin30=500N*0.5=250Nf2=G*cos30=(500N*根号3)/2=433N三;对尾的位移即通性队员的位移(他们初末位置相同)由队伍已前进200推出队尾位移200路程:300+150-(200-150)因为尾到首队伍走了300-150所以首到尾队伍走了200-150所以首到尾通讯员走了150-(200-150)
水元素sl2023-07-09 08:32:221

一道高一的物理题,高手请进。求祥解!!

位移s,路程Ls=200米 整支队伍的位移就是美个队员的位移L=300+150-(200-150)=400米 300米不用解释,(200-150)米是回程时队伍的位移即路程,150-(200-150)是通信员回程的路程
康康map2023-07-09 08:32:212

高一物理题

画个图就明白了,队伍先走了150米,这时通讯员在队首,开始往回走,之后队伍又走了50米,从队尾来看共前进了200米,而通讯员和队尾初末位置相同,,因此位移就是200米,通讯员第一段路程明显是300米,第二段路程从300米处到队尾200米处,路程是100米,所以路程是400米。
Chen2023-07-09 08:32:212

有关初中物理速度计算题目

一支长为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前进300m后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这个过程中通信兵的路程为多少?人到队前时,队伍前进的距离为S1=300m-150m=150m;人到队尾时,队伍前进的距离是S2=200m-150m=50m;所以人向后跑了S3=150m-50m=100m,因此这个过程中通信兵的路程为向前300m+向后100m=400m.答:这个过程中通信兵的路程为400m.
Chen2023-07-09 08:32:211

高一弱智物理

我的作业上有这题.LZ你是哪的?
wpBeta2023-07-09 08:32:215

高一物理

通讯兵的位移200M和通讯兵所走的路程400m好象是数学题目呢
Jm-R2023-07-09 08:32:217

一道物理题,大家来帮帮我,拜托了

要在这里画图有点麻烦……队伍前进的距离是指队伍中每个人前进的距离,和队伍长度无关。。取队伍中任意一点,与移动后相应点的距离为200m通讯兵先前进了300m,然后往回赶,走了了100m(因为尾巴前进了200m)所以位移为200m 路程为400m自己画画看,要不加我百度好友~~
可桃可挑2023-07-09 08:32:205

求助一道高一物理(必修1)

通信兵初始位置是队尾,末位置也是队尾,所以通信兵的位移就是全队的前进距离,即200米。通信兵跑到队首时的路程是300米,此距离是队伍长度与队伍当时前进距离的总和。队长150米,所以当时队伍前进距离是150米。因此,通信兵的速度是队伍速度的2倍。通信兵回跑时,与队伍的相对速度是3倍的队伍速度。队伍每前进1米,通信兵跑2米,其与队伍的相对位移是3米。通信兵从队首跑到队尾时的路程是队伍长度的2/3,即100米。综上,通信兵跑动总路程是400米。
tt白2023-07-09 08:32:201

物理题目

本题有3个关键点:起点0,队前点位于离起点300,终点位于离起点200(既队前点后面100,所以位移=终点-起点=200,路程=300+100=400
gitcloud2023-07-09 08:32:204

高一物理题

先把整个看成整体,那么通讯兵的位移就是部队前进的200M;把部队看做静止的,那么通讯兵先赶到队伍前路程是300M;因为当他回到队尾时队伍行进了200M,就当作他要返回的路少了200M,即返回的路程为100M(300-200)所以总路程是400M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09 08:32:203

高一物理位移和路程问题 一支长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员从队尾前进300m后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

位移为200m,路程为400m。图已经传了,稍等。
meira2023-07-09 08:32:182

一道高一物理题:一支长为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

位移是矢量,方式是初始位置指向终点位置,题中通信兵位移大小为200m,方向是队伍前进的方向。路程可以以队伍为参考系,通信兵相对于队伍运动300m,队伍运动200m,所以路程为500m
LuckySXyd2023-07-09 08:32:181

物理问题

1.通讯员最后回到队尾,而队伍前进了200米,所以通讯员相对地面位移是200米。2.路程的话,通讯员的位移是200米,但是通讯员是从300米的位置处回到200米处,就是说他往回走了100米,加上前进的300米,就是400米了。
北有云溪2023-07-09 08:32:187

高一物理

怎么觉得题目条件有问题
wpBeta2023-07-09 08:32:173

几道高中物理题

400 2 D 3 B
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09 08:32:173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 很难的

1、因为一秒内是从离地30m的地方到最高点再回到30m的地方的过程。最高点速度为0 ,vt=v0+at ,vt=5.因为这一秒内左右(或说上下)运动情况对称,动能定理 0.5m(25-v0^2)=30mg.解得v0=25
ardim2023-07-09 08:32:172

急。物理高一的有关通讯员的问题

对 应该是400
可桃可挑2023-07-09 08:32:163

求解物理题

6. 人通过3米路程,位移3米7.位移200,路程5008.这题有点小难度,位移还好说,如果求轨迹方程就有意思了。位移是L,方向与水平方向是30度
Ntou1232023-07-09 08:32:161

高中物理。求解析

6,一位电脑动画爱好者设计了一个“猫捉老鼠”的动画游戏,如图所示.一位电脑动画爱好者设计了一个“猫捉老鼠”的动画游戏,如图所示,在一个边长为a的大正方体木箱的一个顶角G上,老鼠从猫的爪间逃出,沿着木箱的棱边奔向洞口,洞口在方木箱的另一顶角A处.若老鼠在奔跑中,并不重复地跑过任意一条棱边,也不再回到G点,聪明的猫选择一条最短的路线奔向洞口(设猫和老鼠同时从G点出发).结果猫再次在洞口A捉到了老鼠,问(1)老鼠的位移大小及最短路程是多少?(2)猫的位移大小和路程是多少?2,一支长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前进了300m后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在此全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多少?
黑桃花2023-07-09 08:32:161

请教两道题,望赐教,谢谢了!(物理化学各一道,高中的)

1. B 他增加7.1g说明与0.2mol 氯气反应即 二价反应物2.看不懂
九万里风9 2023-07-09 08:32:152

物理问题

(要考虑滑动变阻器中一部分与R1并联,希望解析能详细一点)问题补充:在这 结论是:在电路图中,当划片P向下移动时,干路电流将变大。 分析过程如下
韦斯特兰2023-07-09 08:32:143

急!!高一物理!!一支长150米的队伍正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前进300米后赶到队伍的前面传达命令并及时

自己画一下图,就知道通信兵的位移是200米,路程是450米
韦斯特兰2023-07-09 08:32:144

两题物理题 初二

还能输入 9999 字
余辉2023-07-09 08:32:142

一个物理问题

300m+100m通讯员回来时移动100m。因为回来时,通讯员移动的距离和队伍移动的距离200m加起来就是通讯员开始跑的300m。
LuckySXyd2023-07-09 08:32:138

物理题 位移部分的

简单:通讯兵前进300米到队首,说明部队前进了150米通讯兵返回队尾,不对前进了共200米,说明部队有前进了50米。第一,通讯兵从队尾回到队尾,位移跟部队的位移一样,就是部队前进的距离:200米。第二:通过的路程是300 + 100 = 400因为部队前进50米,通讯兵就从队首到队尾,说明通讯兵走了150-50=100米(150是部队长度)步骤图解:———(此长度为部队长度)。为通讯兵1) 。———2) ———。3) 。———一看便知!
拌三丝2023-07-09 08:32:133

帮忙解答一道高一物理题?

能从排尾到排头所以V>V1,所以只有A了。高一了,做这种题没意思
无尘剑 2023-07-09 08:32:133

高一物理题

要明白通讯员在追部队是部队也在向前运动.因为通讯员〈下称通〉在追上又返回时部队匀速前进了200,所以通赶上部队时部队前进了100.这时通的路程是250,当通返回是部队又前进了100,但是部队长是150,部队尾只前进了200,通返回到达部队尾路程是部队长150,所有250+150=400绳子所受的是F1.F2两个力,1大于2,向右运行,抛去F2就只有F1了,向左运动了
gitcloud2023-07-09 08:32:133

高一物理题

北境漫步2023-07-09 08:32:134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