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第一,第二宇宙速度公式推导过程,最好是微积分方式的,谢谢。如题 谢谢了

2023-07-16 13:00:26
再也不做站长了

推导过程假设在地球上将一颗质量为m的卫星发射到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为V;此时卫星绕太阳运动可认为是不受地球引力,距离地球无穷远;认为无穷远处是引力势能0势面,并且发射速度是最小速度,则卫星刚好可以到达无穷远处。由动能定理得mV^2-GMm/r^2*dr=0;由微积分dr=r地解得V=√(2GM/r)这个值正好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 第三宇宙速度的计算方式计算方式: G*M*m/r^2 = m*(v^2)/r G引力常数,M被环绕天体质量,m环绕物体质量,r环绕半径,v速度。 得出v^2 = G*M/r,月球半径约1738公里,是地球的3/11。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是1.68km/s. 再根据:V^2=GM(2/r-1/a) a是人造天体运动轨道的半长径。a→∞,得第二宇宙速度V2=2.38km/s. 一般:第二宇宙速度V2等于第一宇宙速度V1乘以√2。 第三宇宙速度V3较难: 我以地球打比方吧,绕太阳运动的平均线速度为29.8km/s。在地球轨道上,要使人造天体脱离太阳引力场的逃逸速度为42.1km/s。当它与地球的运动方向一致的时候,能够充分利用地球的运动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人造天体在脱离地球引力场后本身所需要的速度仅为两者之差V0=12.3km/s。设在地球表面发射速度为V3,分别列出两个活力公式并且联立: V3^2-V0^2=GM(2/r-2/d) 其中d是地球引力的作用范围半径,由于d远大于r,因此和2/r这一项比起来的话可以忽略2/d这一项,由此就可以计算出: V3=16.7km/s,也就是第三宇宙速度。

满意请采纳

“第一宇宙速度推导公式”是什么?

回答:第一宇宙速度推导公式就是F=GMm/r=mv/r又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GM=gr从而解得v=gr,将R地=6.37×10m,g=9.8 m/s代入,并开平方,得v= 7.9 km/s。其中F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数,r则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mg=mv^2/r,解得v=√gr,约是每秒7.9千米一、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早期人们在探索航天途径时,为了估计克服地球引力、太阳引力所需的最小能量,引入了三个宇宙速度的概念,假设地球是一个圆环,周围也没有大气,物体能环绕地球运动的最低的轨道就是半径与地球半径相同的圆轨道。这时物体具有的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大约为7.9公里/秒。物体在获得这一水平方向的速度以后,不需要再加动力就可以环绕地球运动。然而地球上的物体要脱离地球引力成为环绕太阳运动的人造行星,需要的最小速度是第二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公里/秒,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地面物体获得这样的速度即能沿一条抛物线轨道脱离地球。第三、宇宙速度地球上物体飞出太阳系相对地心最小速度,第三宇宙速度的大小约为16.6公里/秒。地面上的物体在充分利用地球公转速度情况下再获得这一速度后可沿双曲线轨道飞离地球,当它到达距地心93万公里处,便被认为已经脱离地球引力,以后就在太阳引力作用下运动。这个物体相对太阳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最后会脱离太阳引力场飞出太阳系。在这里我们另外强调一下一些特殊的轨道速度,例如环绕速度、逃逸速度等有的时候也被分别称为第一、第二宇宙速度。科学家估计当这个速度达到110-120公里/秒时,物体将脱离银河系,于是又有科学家把110-120公里/秒叫第四宇宙速度。总而言之就是有四个宇宙速度,为了让各位网友看的更加明白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总结。宇宙速度:从地球表面发射的航天器环绕地球、脱离地球引力或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宇宙速度的一级,当物体具有每秒7.9km时的速度运动就和地球的的引力相平衡,就不落回地面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因此又叫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宇宙速度的二级,当物体具有每秒11.2km时的速度运动就可有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饶地球运动,因此该速度又叫脱离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宇宙速度的三级,当物体具有每秒16.7km时的速度就可以脱离太阳的引力不再饶太阳运动。第四宇宙速度:宇宙速度的四级,当物体具有每秒110~120km时的速度就可以脱离银河系的引力到外星系。二、第一宇宙速度推导公式我们知道第一宇宙速度又称为环绕速度,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绕地球飞行作圆周运动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如果要作圆周运动,必须始终有一个力作用在航天器上,其大小等于该航天器运行线速度的平方乘以其质量再除以公转半径。即F=frac{mv^2}{R},其中frac{v^2}{R}是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在这里,正好可以利用地球的引力,在合适的轨道半径和速度下,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正好等于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Gfrac{Mm}{R^2} = mfrac{v_1^2}{R} v_1 = sqrt{frac{GM}{R}} = 7.9 km/s 或者: mg = mfrac{v_1^2}{R} v_1 = sqrt{gR} = 7.9 km/s 实际上,地球表面存在稠密的大气层,航天器不可能贴近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必需在150千米的飞行高度上,才能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在此高度下的环绕速度为7.8千米/秒。
2023-07-16 01:15:181

第一宇宙速度的公式?

.第宇宙速度 就是人造卫星脱离地球的速度 在人造卫星脱离地球的瞬间 地心引力 等于 向心力 mg=mV^2/r 化简得 V=(gr)^1/2 =7.2km/s
2023-07-16 01:15:261

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公式?

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 在地面上向远处发射炮弹,炮弹速度越高飞行距离越远,当炮弹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炮弹不再落回地面(不考虑大气作用),而环绕地球作圆周飞行,这就是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也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但是随着高度的增加,地球引力下降,环绕地球飞行所需要的飞行速度也降低,所有航天器都是在距地面很高的大气层外飞行,所以它们的飞行速度都比第一宇宙速度低。 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V1=√gR(m/s),其中g=9.8(m/s2),R=6.4×106(m)。
2023-07-16 01:15:381

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公式

你想问的是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计算公式如下:。v=√(GM/r),其中v表示第一宇宙速度,G表示引力常数,M表示中心天体的质量,r表示距离中心天体的半径。
2023-07-16 01:15:551

求第一宇宙速度的公式

第一宇宙速度(V1) 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两个别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在一些问题中说,当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则说明该航天器是沿着地球表面运行的。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公里/秒。航天器在距离地面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高空运行,地面对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时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由F=GMm/R^2=mv^2/R得出v=(GM/R)^1/2
2023-07-16 01:16:044

第一宇宙速度怎么计算

设地球的质量为M,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行器质量为m,飞行器速度为v,它到地心的距离为r,飞行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所以:mv^2/r=GMm/r。由此解出:v=根号下GM/r。近地面卫星在100至200千米的高度飞行,于地球半径6400千米相比,完全可以说是在“地面附近”飞行,可以用地球的半径R代表卫星到地球的距离r,把数据代入上式中,最后算出v=7.8km/s,叫做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指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在一些问题中说,当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则说明该航天器是沿着地球表面运行的。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 km/s。
2023-07-16 01:16:141

第一宇宙速度公式 V=√gR

第一宇宙速度就是等于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运动的环绕速度. 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而认为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所以 F向=mg=m V^2 / R 得第一宇宙速度是 V=根号(g R)
2023-07-16 01:16:331

第一宇宙速度多少推导公式?

第一宇宙速度也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高度越高,引力就会下降,飞行速度也要跟着降低,那么下面就由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第一宇宙速度多少?推导公式?问:第一宇宙速度多少答:7.9千米/秒第一宇宙速度,指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firstcosmicvelocity)。又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环绕速度。而在一些问题中说,当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则说明该航天器是沿着地球表面运行的。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公里/秒。实际上,地球表面存在稠密的大气层,航天器不可能贴近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必须在150千米的飞行高度上,才能绕地球作圆周运动。航天器在距离地面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高空运行,地球对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时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在此高度下的环绕速度为7.8千米/秒。推导公式F=GMm/r=mv/r我们可以得出GM=gr从而解得v=gr,将R地=6.37×10m,g=9.8m/s代入,并开平方,得v=7.9km/s。其中F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数,r则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mg=mv^2/r,解得v=√gr,约是每秒7.9千米奇点星座网,很多女生都会关注的星座知识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还可以在底部在线咨询奇点星座网。
2023-07-16 01:16:411

第一宇宙速度公式 第一宇宙速度表达式是什么

1、第一宇宙速度表达式:v=√gR。 2、第一宇宙速度,指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first cosmic velocity)。 3、第一宇宙速度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环绕速度。 4、而在一些问题中说,当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则说明该航天器是沿着地球表面运行的。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 公里/秒。实际上,地球表面存在稠密的大气层,航天器不可能贴近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必需在 150 千米的飞行高度上,才能绕地球作圆周运动。航天器在距离地面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高空运行,地球对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时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在此高度下的环绕速度为 7.8 千米/秒。
2023-07-16 01:16:491

第一宇宙速度的两个公式分别是…

1.由于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所以V1=√gR(m/s),其中g=9.8(m/s2),R=6.4×106(m). 2,由于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面的,所以v=√(GM/r)
2023-07-16 01:16:581

第一宇宙速度怎么求 深入解析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

1. 宇宙探测器的发射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第一宇宙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概念,在天文学、航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宇宙速度的应用场景。第一宇宙速度,也称为逃逸速度,指的是一个物体从天体表面上升到无穷远处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在天体物理学中,第一宇宙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体的物理特性。那么,第一宇宙速度怎么求呢?下面我们来深入解析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在发射宇宙探测器时,需要考虑到地球的引力对探测器的影响。如果探测器的速度不足以克服地球的引力,那么它就无法进入太空。因此,发射探测器时需要保证它的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2023-07-16 01:17:073

根据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公式)第一宇宙速度的数学表达式:______.向心力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

第一宇宙速度的数学表达式:v=GMR=gR.向心力的数学表达式:F=mv2r=mω2r.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周期关系的数学表达式:v=2πrT.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周期关系的数学表达式:ω=2πT.一物体在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GMmR2.故答案为:v=GMR=gR;F=mv2r;F=mω2r;v=2πrT;ω=2πT;mg=GMmR2.
2023-07-16 01:17:141

怎么求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即环绕速度,此时万有引力提供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GMm/R^2=mv^2/R, 解得v=(GM/R)^0.5, 代入数字得v=7.9Km/s.
2023-07-16 01:17:341

物理学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

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每秒,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每秒,是物体脱离地球引力,第三宇宙速度16.7千米每秒,是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速度
2023-07-16 01:17:551

坎巴拉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等于光速
2023-07-16 01:18:023

求第一宇宙速度公式里M指的是中心天体的质量嘛还是说这个行星本身质量

M是地球质量。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即:G(Mm/r^2)=mv^2/r化简后得:v=√(GM/r)上式中,m是卫星的质量,M是地球的质量。化简后,卫星质量被消去,只剩下了地球的质量。也就是说,卫星在一定高度上围绕地球运行,其速度与卫星质量无关,只与地球质量和轨道半径有关。
2023-07-16 01:18:102

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 多少

第一宇宙速度是根据公式Gm/R^2=v^2/R计算得到的所以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地球半径也就是R=6400km
2023-07-16 01:18:191

第一宇宙速度多少 推导公式

  第一宇宙速度也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高度越高,引力就会下降,飞行速度也要跟着降低,那么下面就由 星座知识 为大家揭晓下第一宇宙速度多少?推导公式?    问:第一宇宙速度多少   答:7.9千米/秒   第一宇宙速度,指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first cosmic velocity)。   又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环绕速度。   而在一些问题中说,当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则说明该航天器是沿着地球表面运行的。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公里/秒。实际上,地球表面存在稠密的大气层,航天器不可能贴近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必须在150千米的飞行高度上,才能绕地球作圆周运动。航天器在距离地面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高空运行,地球对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时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在此高度下的环绕速度为7.8千米/秒。    推导公式   F=GMm/r=mv/r   我们可以得出GM=gr从而解得v=gr,将R地=6.37×10m,g=9.8m/s代入,并开平方,得v=7.9km/s。其中F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数,r则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mg=mv^2/r,解得v=√gr,约是每秒7.9千米
2023-07-16 01:18:351

计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两种不同方法

根据我的知识,只知道一种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高度忽略)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R,其向心力为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其向心加速度近似等于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物体所受重力=万有引力=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向心力  即mg=GMm/r^2=mv^2/r  mg=mv^2/r  所以v^2=gr  R地=6.4*10^6m,g=9.8m/s^  v=7.9km/s  计算公式:V1=√gR(m/s),其中g=9.8(m/s2),R=6.4×106(m)。
2023-07-16 01:18:491

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公式是什么?

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公式是F = GMm/r = mv/r,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GM=gr。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公式是F = GMm/r = mv/r,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GM=gr,从而解得v=gr,将R地=6.37×10m,g = 9.8 m/s代入,并开平方,得v = 7.9 km/s。其中F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数,r则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相关介绍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公式是F = GMm/r = mv/r,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GM=gr,从而解得v=gr,将R地=6.37×10m,g = 9.8 m/s代入,并开平方,得v = 7.9 km/s。其中F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数,r则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第一宇宙速度也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但是随着高度的增加,地球引力下降,环绕地球飞行所需要的飞行速度也降低。所有航天器都是在距地面很高的大气层外飞行,所以它们的飞行速度都比第一宇宙速度低。同时第一宇宙速度又称为环绕速度。
2023-07-16 01:19:081

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是怎么样的?

第一宇宙速度推导公式就是F=GMm/r=mv/r又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GM=gr。从而解得v=gr,将R地=6.37×10m,g=9.8 m/s代入,并开平方,得v= 7.9 km/s。其中F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数,r则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mg=mv^2/r,解得v=√gr,约是每秒7.9千米。一、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1,第一早期人们在探索航天途径时,为了估计克服地球引力、太阳引力所需的最小能量,引入了三个宇宙速度的概念,假设地球是一个圆环,周围也没有大气,物体能环绕地球运动的最低的轨道就是半径与地球半径相同的圆轨道。2,这时物体具有的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大约为7.9公里/秒。物体在获得这一水平方向的速度以后,不需要再加动力就可以环绕地球运动。3,然而地球上的物体要脱离地球引力成为环绕太阳运动的人造行星,需要的最小速度是第二宇宙速度。4,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公里/秒,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地面物体获得这样的速度即能沿一条抛物线轨道脱离地球。5,第三、宇宙速度地球上物体飞出太阳系相对地心最小速度,第三宇宙速度的大小约为16.6公里/秒。地面上的物体在充分利用地球公转速度情况下再获得这一速度后可沿双曲线轨道飞离地球,当它到达距地心93万公里处,便被认为已经脱离地球引力,以后就在太阳引力作用下运动。6,这个物体相对太阳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最后会脱离太阳引力场飞出太阳系。7,在这里我们另外强调一下一些特殊的轨道速度,例如环绕速度、逃逸速度等有的时候也被分别称为第一、第二宇宙速度。科学家估计当这个速度达到110-120公里/秒时,物体将脱离银河系,于是又有科学家把110-120公里/秒叫第四宇宙速度。8,总而言之就是有四个宇宙速度,为了让各位网友看的更加明白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总结。宇宙速度:从地球表面发射的航天器环绕地球、脱离地球引力或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宇宙速度的一级,当物体具有每秒7.9km时的速度运动就和地球的的引力相平衡,就不落回地面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因此又叫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宇宙速度的二级,当物体具有每秒11.2km时的速度运动就可有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饶地球运动,因此该速度又叫脱离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宇宙速度的三级,当物体具有每秒16.7km时的速度就可以脱离太阳的引力不再饶太阳运动。第四宇宙速度:宇宙速度的四级,当物体具有每秒110~120km时的速度就可以脱离银河系的引力到外星系。二、第一宇宙速度推导公式9,我们知道第一宇宙速度又称为环绕速度,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绕地球飞行作圆周运动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如果要作圆周运动,必须始终有一个力作用在航天器上,其大小等于该航天器运行线速度的平方乘以其质量再除以公转半径。10,即F=frac{mv^2}{R},其中frac{v^2}{R}是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在这里,正好可以利用地球的引力,在合适的轨道半径和速度下,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正好等于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11,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Gfrac{Mm}{R^2} = mfrac{v_1^2}{R} v_1 = sqrt{frac{GM}{R}} = 7.9 km/s 或者: mg = mfrac{v_1^2}{R} v_1 = sqrt{gR} = 7.9 km/s 实际上,地球表面存在稠密的大气层,航天器不可能贴近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必需在150千米的飞行高度上,才能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在此高度下的环绕速度为7.8千米/秒。
2023-07-16 01:19:221

第一宇宙速度推导公式

v2/r=g
2023-07-16 01:19:402

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两个别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在一些问题中说,当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则说明该航天器是沿着地球表面运行的。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公里/秒。航天器在距离地面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高空运行,地面对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时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物体所受重力=万有引力=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向心力即mg=GMm/r^2=mv^2/rmg=mv^2/r所以v^2=grR地=6.4*10^6m,g=9.8m/s^v=7.9km/s计算公式:V1=√gR(m/s),其中g=9.8(m/s2),R=6.4×106(m)。
2023-07-16 01:19:471

第一宇宙速度公式 V=√gR

第一宇宙速度就是等于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运动的环绕速度. 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而认为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所以 F向=mg=m V^2 / R 得第一宇宙速度是 V=根号(g R)
2023-07-16 01:20:191

我们在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公式v= gR 时,需要做一些假设和选择一些理论依据,下列必要的假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R,其向心力为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其向心加速度近似等于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设地球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可得: GMm R 2 = m v 2 R 解得v= GM R m/s=7.9 km/s或mg= m v 2 R 解得v=7.9 km/s由以上证明可知,A、卫星做半径等于地球半径的匀速圆周运动,故A错误.BC中、卫星所受的重力全部作为其所需的向心力,故B正确C错误.D、卫星的运转周期不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故D错误.故选:B
2023-07-16 01:20:371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

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公式是F = GMm/r = mv/r,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GM=gr。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公式是F = GMm/r = mv/r,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GM=gr,从而解得v=gr,将R地=6.37×10m,g = 9.8 m/s代入,并开平方,得v = 7.9 km/s。其中F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数,r则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相关介绍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公式是F = GMm/r = mv/r,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GM=gr,从而解得v=gr,将R地=6.37×10m,g = 9.8 m/s代入,并开平方,得v = 7.9 km/s。其中F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万有引力常数,r则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第一宇宙速度也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但是随着高度的增加,地球引力下降,环绕地球飞行所需要的飞行速度也降低。所有航天器都是在距地面很高的大气层外飞行,所以它们的飞行速度都比第一宇宙速度低。同时第一宇宙速度又称为环绕速度。
2023-07-16 01:20:441

怎样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另一表达式v=根号下(gr)

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GMm/r^2=mg 于是得出gr^2=GM(黄金公式) GMm/r^2=mv^2/r 于是v=根号下(GM/r) 由以上的式子可求得:v=根号下(gr^2/r)= 根号下(gr) 注:M是地球质量.r是地球半径.g是地表的重力加速度.
2023-07-16 01:20:571

第一宇宙速度公式

(1)因为GMm/R^2=mg所以GM地m/R地^2=mg地,GM冥m/R冥^2=mg冥两式想比得M地*R冥^2/M冥R地^2=g地/g冥根据题目给的比例得g冥=4g/9地(2)用GMm/R^2=mV^2/R就可以算出来了。结果是根号下2GM地/9R地自己算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07-16 01:21:072

第一,第二宇宙速度公式推导过程,最好是微积分方式的,如题

推导过程假设在地球上将一颗质量为m的卫星发射到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为V;此时卫星绕太阳运动可认为是不受地球引力,距离地球无穷远;认为无穷远处是引力势能0势面,并且发射速度是最小速度,则卫星刚好可以到达无穷远处.由动能定理得mV^2-GMm/r^2*dr=0;由微积分dr=r地解得V=√(2GM/r)这个值正好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第三宇宙速度的计算方式计算方式:G*M*m/r^2 = m*(v^2)/r G引力常数,M被环绕天体质量,m环绕物体质量,r环绕半径,v速度.得出v^2 = G*M/r,月球半径约1738公里,是地球的3/11.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是1.68km/s.再根据:V^2=GM(2/r-1/a) a是人造天体运动轨道的半长径.a→∞,得第二宇宙速度V2=2.38km/s.一般:第二宇宙速度V2等于第一宇宙速度V1乘以√2.第三宇宙速度V3较难:我以地球打比方吧,绕太阳运动的平均线速度为29.8km/s.在地球轨道上,要使人造天体脱离太阳引力场的逃逸速度为42.1km/s.当它与地球的运动方向一致的时候,能够充分利用地球的运动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人造天体在脱离地球引力场后本身所需要的速度仅为两者之差V0=12.3km/s.设在地球表面发射速度为V3,分别列出两个活力公式并且联立:V3^2-V0^2=GM(2/r-2/d) 其中d是地球引力的作用范围半径,由于d远大于r,因此和2/r这一项比起来的话可以忽略2/d这一项,由此就可以计算出:V3=16.7km/s,也就是第三宇宙速度.
2023-07-16 01:21:261

人造地球卫星脱离地球的速度是怎么计算的

假设在地球上将一颗质量为m的卫星发射到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为V;地球半径为r; 此时卫星绕太阳运动可认为是不受地球引力,距离地球无穷远; 第二宇宙速度认为无穷远处是引力势能0势面,并且发射速度是最小速度,则卫星刚好可以到达无穷远处。 由动能定理得 (mV^2)/2-GMm/r^2*dr=0; 由微积分dr=r地 解得V2=√(2GM/r) 而第一宇宙速度公式为 V1=√(GM/R) 故这个值正好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
2023-07-16 01:21:351

第一宇宙速度怎么求 深入解析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

第一宇宙速度的应用第一宇宙速度的应用1. 宇宙探测器的发射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2. 行星的逃逸
2023-07-16 01:21:435

宇宙速度怎么算?

所谓三个宇宙速度是指在地球上发射人造航天器,实现绕地飞行、逃离地球、逃离太阳系的最小速度。这三个速度分别为7.9km/s、11.2km/s、16.7km/s,这三个速度在地球上叫做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又叫脱离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又叫逃逸速度。首先说一下这三个宇宙速度是怎么来的。这得从牛顿说起。在三百多年前,一个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砸开了他的天眼,使他冥冥之中看到了宇宙的第一线曙光,这就是四种基本力中最早发现的一种力,叫万有引力。当然苹果砸头只是一个传说,并没有确切的依据,但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规律,这个是没有任何疑义的。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表述在其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但由于当时的实验条件,万有引力常量G一直未能得出精确数据,一直到1789年,英国又出了个伟大人物叫卡文迪许,他用改进的扭秤实验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精确数值,这样使万有引力定律如虎添翼,成为科学发展的一根重要支柱。由此,卡文迪许被誉为称量地球的第一人。从此,万有引力定律表述为:F=GMm/r^2这里,F表示引力值;G为引力常量,取值约6.67x10^11N·m^2/kg^2;M和m为引力作用大小物体质量;r为引力作用大小物体之间质心的距离。从引力定律可以看出,引力的影响是与质量乘积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是与距离呈平方指数衰减的,这就说明距离越远引力衰减得越快。人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推演出速度与引力之间的关系,即天体的环绕速度计算公式和逃逸速度计算公式,表述为:环绕速度公式v"=√(GM/r)式中,v"为环绕速度,G为天体质量,r为天体半径。逃逸速度公式v"=√(2GM/R)式中,v"为逃逸速度,G为天体质量,r为天体半径。根据这两个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我们可以来验证一下,地球的质量为5.965x10^24kg,半径约6371km,代入公式:环绕速度v"=√(5.965x10^24x6.67x10^-11/6371000)≈7.9km/s逃逸速度v"=√(2x5.965x10^24x6.67x10^-11/6371000)≈11.2km/s这就是所谓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的来历。三个宇宙速度具体数值只是相对地球而言,在宇宙中并不通用。第一宇宙速度是飞行器绕地飞行所需速度,既脱离不了地球引力,也逃脱不了地球引力。而且这个速度是从地表起飞时必须达到的速度,巡航速度就要看距离地表多高了,越高所需速度越慢,越低所需速度越快。如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表35786km,距离地心42164km,在这个高度只要速度达到约3.1km/s就不会掉下来,也飞不走。第二宇宙速度是脱离地球引力速度,也就是说达到这个速度,地球引力就拽不住这个航天器了,就可以飞往其他的行星。在地球上,起飞速度只要达到了每秒11.2km的速度,就可以飞往火星了。第一第二宇宙速度相对其他星球来说,就是环绕速度和逃逸速度,在宇宙中通用的只有这两个速度。所有的天体都有这两个速度。如果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可以算出太阳环绕速度为436.6km/s,就是所谓太阳的第一宇宙速度;太阳逃逸速度为617.7km/s,就是太阳的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说,人造飞行器从太阳表面起飞,只要达到每秒436.6千米,就可以绕着太阳飞,不掉下去也逃不走;只要达到每秒617.7千米,就可以逃脱太阳引力,逃往太阳系外飞往别的恒星。这两个速度相对太阳来说,也只是起飞时达到的初速度,而飞高了,速度就并不需要那么快了,距离太阳越远,所需要的速度就越小。比如到了地球这个位置,所需要的环绕速度约29.8km/s,就是现在地球的公转速度。所以地球既不会掉向太阳,也飞不走。而到了距太阳1光年的边缘地带,太阳引力已经非常微弱,根据计算,只需要每秒约168米的速度就可以逃逸了。
2023-07-16 01:22:213

宇宙第一速度7.8km/s的推倒公式?

GMm/R2=m*V2/RR为地球半径。求出V就是第一宇宙速度。
2023-07-16 01:23:124

第一宇宙速度怎么算

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其实并不是很麻烦的过程。把这个推导的过程需要的分析方法和公式掌握了,理解了其前因后果关系,对高中物理必修2中《万有引力与航天》这个章节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讲解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过程前,同学们一定要知道第一宇宙速度的含义;其实,我们就是根据其含义推导的。 笔者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篇文章,了解到所有的推论,其实都源于基本概念。高中物理必修2课本上关于第一宇宙速度的概念描述: 【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7.9km/s;】 宇宙速度这种解释是有前提描述的,假设为地球是一个绝对的球体(没有山脉等),同时也忽视了地球表面大气层。 绕地做圆周运动,也必然满足圆周运动的前提条件,必须有外力提供向心力。而唯一存在的指向圆心的外力,也就是地球对该物体的万有引力。 王尚注:物体已经离开地面,成为一颗“自由”的卫星,因此不再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作用;只有万有引力作用在该物体上。 理解了上面的分析过程,下面的方程推导过程就很容易理解了。 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过程第一宇宙速度计算结果有两个表达公式,我们分别来做推导。如下:(1)因靠近地面时,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R,卫星在轨道处所受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卫星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也就是说重力提供向心力:physics如果速度小于physics,那wuli.in么由于重力比所需的向心力大,导致卫星掉回地面,故这也是最小的发射速度。(2)第一宇宙速度还可用physics来导出v=physics在卫星同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中,地球半径是最小的轨道半径,可知此速度是最大的绕行速度。
2023-07-16 01:23:221

第一宇宙速度怎样通过物理公式计算?

即mg=GMm/r^2=mv^2/r mg=mv^2/r 所以v^2=gr R地=6.4*10^6m,g=9.8 m/s^ v= 7.9 km/s 计算公式:V1=√gR(m/s),其中g=9.8(m/s2),R=6.4×106(m)。 回答:2011-06-15 09:39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共1条评论...记得采纳啊
2023-07-16 01:23:421

物理中的第一加速度是什么

当我没说
2023-07-16 01:23:556

地球的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公式

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就等于地球作用在物体上的万有引力 F = G*M*m / r^2 = m*g 约掉m,g = G*M / r^2,M取地球质量,r取地球半径,在表面上嘛(注意单位,要用米而不是千米,下同) 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就等于月球的重力加速度g,就是 v^2 / r = g 所以,v = 根号[g*月球半径] = 7.9 km/s第二宇宙速度如果学了大学物理,应该知道力的积分就是能量,能量的微分就是力,我就不多作解释了.根据万有引力的公式,那么把一个物体从一处A移到另一处B所需要的能量是 定积分[F(r),(A,B)] = 定积分[G*M*m / r^2,(A,B)] = -G*M*m/r(A) + G*M*m/r(B) 如果把物体m从地球表面移到无穷远,所需要的能量是 -G*M*m/地球半径 + G*M*m/无穷大 = -G*地球质量*m/地球半径 为什么是负的呢?因为物体要吸收能量.先不管符号了,这个能量应该要等于物体的动能 G*地球质量*m/地球半径 = 1/2*m*v^2 约掉m,得 v = 根号[2*G*地球质量/地球半径] = 11.2 km/s 第三宇宙速度要从地表逃离太阳系,必须有足够的能量脱离地球的引力和太阳的引力,速度和能量的转换是 E = 1/2m*v^2.刚刚所求出的 11.2 km/s,它所对应得能量是“在地表脱离太阳引力的能量”,而第二速度 7.9 km/s 所对应得能量是“在地表脱离地球引力的能量”,两者的能量和所对应的速度,才是真正能够逃离的速度,就是 根号[11.2^2 + 7.9^2] = 13.7km/s但是目前地球最快的只有10km/s
2023-07-16 01:24:211

(高一物理)宇宙速度怎么求?

1.第一宇宙速度:从地面上发射出去的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转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要使人造地球卫星在距地面高度为h处,环绕地球运行而不落下,必须使卫星所受地球的引力正好等于卫星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假设卫星沿圆周轨道运转,则有GMm/r^2=mv^2/rr=r1+hr1=地球半径v=根号下GM/r^2用黄金代换公式GM=gr1^2代掉GM,因为很接近地面所以h相对于r1可忽略,所以v=根号下g*r1把g=9.8,r1=6371km代入得第一宇宙速度7.9km/s2.第二宇宙速度:从地球上发射出去的物体,能脱离地球的引力而不再回到地球上来,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这个貌似用微积分推的,高一不需要掌握的样子...第二宇宙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根号2倍
2023-07-16 01:24:281

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半径有关系吗

因为人造卫星做环绕地球匀速运动,要计算运动速度,肯定要考虑地球半径.
2023-07-16 01:24:363

微宇宙积分怎么算

不知道你问的是不是手机ruanjian微宇宙邀请好友成功+5被邀请成功+5完成指定任务+2完成互推任务+1被互推-1完善资料+5我知道的就这些了,望采纳
2023-07-16 01:25:022

如何求某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求推导公式

万有引力公式F=GMm/R^2=mv^2/R 即GM/R=v^2 得v=(GM/R)^(1/2)式中v是第一宇宙速度,G是万有引力常量,M是星体质量,R是星体半径.不同行星M、R不同,故其第一宇宙速度也不同,
2023-07-16 01:25:441

满井游记八年级文言文翻译

   原文: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翻译:   北京地区气候寒冷,花朝节以后,(冬天)留下的寒气仍然厉害。冷风时常刮起来,一刮起来就飞沙走石。我拘束在一间屋子里面,想出去却不能。每次冒着寒风快步行走,不到百步就返回来。   二月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同几个朋友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放眼望去,空阔的景象,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在这时,薄冰开始溶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层的,清澈得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镜子新打开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射出来一样。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好的样子像擦过一样,鲜明美好而又明媚,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又没有舒展,柔嫩的.柳梢在风中散开,麦苗高约一寸左右。游人虽然不多,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经常有。风力虽然还猛,但是走路就汗流浃背。所有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悠闲自在,羽毛鳞鬣之间,都充满了欢乐气氛。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它啊。
2023-07-16 01:21:591

文言文:《满井游记》原文译文赏析

  《满井游记》   明代: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译文】   燕地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余寒仍然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一刮就沙砾飞扬。只能拘束在室内,想出去都不可能。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跟几个朋友一起出东直门,到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自己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时河的冰面已经开始融化,波光才刚刚开始明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光亮的样子,好像新打开的明镜,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光亮,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髻寰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散开,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是很多,但是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虽然风吹的依然猛烈,然而走路就汗流浃背。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动物都透出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外未尝没有春天,然而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   不会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能无拘无束潇洒在山石草木之间游玩的,恐怕只有我这个身居闲职的人了吧。而此地正好离我近,我的郊游打算从这里开始,怎能没有记述?这是明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啊。   【注释】   满井:明清时期北京东北角的一个游览地,因有一口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所以叫“满井”。   燕(yān):指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北京一带。这一地区原为周代诸侯国燕国故地。   花朝(zhāo)节: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据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   犹:仍然。   冻风时作(zuò):冷风时常刮起来。作,起。   砾:小石块。   局促:拘束。   和:暖和。   偕:一同。   东直:北京东直门,在旧城东北角。满井在东直门北三四里。   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   脱笼之鹄: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冰皮:冰层,指水面凝结的冰层犹如皮肤。   乍:刚刚,开始。   鳞浪:像鱼鳞似的细浪纹。   晶晶然:光亮的样子。   新开:新打开。   冷光:清冷的光。   乍出于匣也:乍,突然。匣,指镜匣。   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为,被。晴雪,晴空之下的积雪。   娟然:美好的样子。   拭(shì):擦拭   如倩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也:像美丽的少女洗好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倩,美丽的女子。   靧,洗脸。   掠,梳掠。   舒:舒展。   梢:柳梢。   披风:在风中散开。   披,开、分散。   麦田浅鬣(liè)寸许:意思是麦苗高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   泉而茗(míng)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   茗,茶。罍,酒杯。   蹇,这里指驴。   泉、茗、罍、蹇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泉,用泉水煮。   茗,煮茶。   罍,端着酒杯。   蹇,骑驴。   劲:猛、强有力。读jìng。   虽:注意,这里的虽指虽然,而不是即使。   浃(jiā):湿透。   悠然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   曝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   呷,吸,这里用其引申义。   鳞,代鱼。   毛羽鳞鬣:毛,指虎狼兽类;羽,指鸟类;鳞,指鱼类和爬行动物;鬣,指马一类动物。合起来,泛指一切动物。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这是对第一段“燕地寒”等语说的。   夫(fu):用于句子开头,可翻译为大概。   堕(huī)事:耽误公事。堕,坏、耽误。   潇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惟:只   此官:当时作者任顺天府儒学教授,是个闲职。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wū)能:怎能。恶,怎么。   纪:记录。   己亥: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   【赏析】   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寓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写出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和对早春的欣赏和赞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文章的开头就不俗,充分反映了作者“不拘格套”和“发人所不能发”的文学主张。   作者在文中是写春游,但一开头却写不能游;作者在文中要表现的是早春时节那将舒未舒的柳条和如浅鬣寸许的麦苗,但开头却大写气候恶劣,“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在这种气候下,即使有心去郊游也无法成行:“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作者用恶劣气候和不能出游作一篇游记的开头,在立意和结构上起了这样两个作用:其一,是用城内的枯燥局促与后面将要描述的城外春色春意形成对比,从而得出作者要得出的结论:“始知田郊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当然,结论之外又有深意,它实际上是反映了作者对城市、官场的厌弃和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欣喜之情。如没有第一段的飞砂走砾、枯坐一室,这个创作意图就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其二,在结构上更能体现出作者“不拘格套”“发人所不能发”的创作主张。这段文字作为游记开头却大写其不能游,这种出人意料的新奇笔法当然不同于常格,既反映出作者随笔写来、兴之所至的性灵和意趣,也在新奇之中看出作者不同于常规的文学追求。   从第二段开始,作者突然笔锋一转去写春游,这中间没有过渡性的语句,显得很突兀,反映了作者思绪的跳跃。“二十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短短一句之中,交待了出游日期、春游地点及行走路线,显得干净利落。下面即进入对满井春色的正面描绘。作者描绘的步骤是按游人的观赏习惯由远及近、由面及点。作者先写远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如脱笼之鹄”。这是对郊外早春的总体印象,也是对满井一带的泛写和纵览。作者虽未提早春,但早春景色自现。正因为春天到了,冰雪消融,春雨蒙蒙,大地才会变得滋润,但春天毕竟才刚刚开始,所以又是“微润”。同样地,正因为是早春,草木尚未繁茂,人的视线无遮无拦,才会“一望空阔”。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于此可见一斑。另外,作者又用“脱笼之鹄”来形容他乍见郊外早春景色的感奋和摆脱了城中局促的欢欣,也显得生动传神,使景和情很好地交融为一体。下面,转入近景的描绘,作者选择三组优美的镜头来表现早春二月满井一带的旖旎风光。首先写水:“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始解”与“乍明”,说明春天已到,但又是刚到;“鳞浪层层”,既明写春风,又暗示河冰已经消融;“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是形容春天到来时河水之清澈,而“冷光之乍出于匣”,则又清澈之中加上寒意,更形象而准确地道出二月春水的典型特征。作者正是通过这形象的比喻和特别准确的副词来描写二月春水的形态、颜色、温度的。写山时,作者则又变换手法,用拟人的方法来表现。春天来了,山上的积雪消融了,但作者不说积雪消融,而说“山峦为晴雪所洗”。积雪由被动地消融变为主动地为山川梳妆打扮,山峰也由一个沉寂的静物变成一个梳洗打扮、髻鬟始掠的美女。这种拟人手法不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临大地、山峰转翠这个变化过程,而且也使积雪和山峰在拟人的手法中显得更加娇艳动人,充满春的气息。写田野,则抓住柳条和麦苗,柳条是将舒未舒,麦苗像野兽身上浅浅的鬣毛。我们读后不能不叹服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比喻的生动准确。“将舒未舒”和“浅鬣寸许”,不但准确地写出了柳条和麦苗在早春二月时的形状,而且也把它们时时变化着的动态表现了出来。时时在吐芽,这才会将舒未舒;时时在拔节,这才会像兽身上不时生长着的鬣毛。这样的比喻更能体现出春天是个生长的季节、向上的季节这个典型的季节特征。   唐代画家张彦远在谈山水画技法时说:“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俱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论画体》)也就是说画山水时要“以少总多”,以点带面,切忌全面而细密。看来,袁宏道是深谙此道的。他写满井之春,并没有全面地去细描密绘,而是抓住水、山、田野这三组镜头,通过冰皮、水波、山峦、晴雪、柳条、麦苗这几个典型事物来以点带面,从内在气质上把满井初春的气息写活了。   如果只一味地描景,即使把景物写得再逼真,也算不上山水小品的上乘。更为重要的还要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正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必须把“人的心灵的定性纳入大自然物理”(《美学》),让山水景物都带上作者的主观感情,成为王国维所称赞的“有我之境”。袁宏道在这篇游记中就是这样做的。在作者的笔下,不但那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的游人都是兴之所至、自得其乐,而且曝沙之鸟,呷浪之鱼,也悠然自得,都有一种摆脱拘牵,放情于春光中的喜气。这种情志,实际上是作者厌弃官场,欣慕大自然的主观感觉的折射,而这种主观感觉又随着草木向荣,禽鸟的欢叫,春风的鼓荡变得更浓更深。情与景、主观与客观便浑融到一起分不清孰宾孰主了。   本文作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满井是北京安定门东三里外的一口古井,井中飞泉喷礴,冬夏不竭。井旁苍藤丰草,掩映着清清的渠水,错落的亭台,景色优美,是当时京郊探胜的好地方。   开首点出时地节令。燕地,指现在的北京和河北省北部,古代属燕国。旧俗以阴历二月十五(一说为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节。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去玩赏春光。可是,这一年过了花朝节,百花还没有消息,余寒仍然很厉害,可见北方天气寒冷,春天来迟了。   下接几句承上文“馀寒犹厉”,着重写风沙的厉害。风是“冻风”,有起冻结冰之感;而且时常刮,一刮风,就沙砾飞扬,简直没法出门。一出门,冒风快走,不到百来步就挡不住要回头。这是写渴望出游与不能出游的矛盾。作者是一位喜游爱动的人,如今花朝节已经过了,也不知花事如何,因而探春出游之意早已按捺不住,但却被寒风沙砾所阻,不得不“局促一室之内”,其懊丧和郁闷可想而知。   以下,作者记叙了廿二日偕友游满井时所见的融融春光。“廿二日天稍和”几句,状写天气和心情。一个“和”字,既写天气的和暖,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于是立即同几位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去。“高柳夹堤,土膏微润”,是出郊所见;一个“局促室内,欲出不得”的人,忽然来到野外,看到堤岸两旁高高的柳树,闻到滋润的泥土芳香,心头不禁漾出一股春天的喜悦。他四望郊原,一片空阔,快活的心情就像脱笼之鸟之样,飞向那辽阔的春天原野。“若脱笼之鹄”,鹄就是天鹅,这是着力描写从局促困居的境况下解脱出来的喜悦。   “冰皮始解”几句写春水之美。“冰皮解,波色乍明”,用对偶的句式,点出余寒已退,薄冰初消,春水开始呈现出澄明的色泽。“始”、“乍”二字扣紧早春景象,十分贴切。“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是写微风吹过水面,漾起鱼鳞般的波纹,清澈的流水闪闪发光,好像清晨刚打开镜匣,反射出镜子的清光一样。“镜之新开”、“冷光乍出”的“新开”、“乍出”,与“冰以始解,波色乍明”的“始解”、“乍明”,一是形容一天的起点,一是形容一年的起点,相互呼应,同一机杼,很有节候感,足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和刻画的工巧。另外,用新开匣的明镜来比喻明亮的春水,也显得优美熨贴;同时还可以使人联想到晨妆对镜的美人,从而具有表里相关的两层意蕴。   “山峦为晴雪所洗”几句,是写春山之美。山峦的积雪被晴日所融化,青葱的山色如同经过洗试一般,显得格外鲜妍明媚,好像刚洗过脸的美人正在梳掠她的发髻。“始掠”的“始”字,表明美人晨妆刚罢。这个比喻,与上面开匣明镜的春水的比喻,虽然分别指山和水,却一气相通,由明镜而带出对镜梳妆的美人,这就把春山春水融成一体,给人以相互生发的和谐美感。   写水写山之后,转笔写植物。杨柳是敏感的春天使者,也是春色的象征。“柳条将舒未舒”,写柳芽刚吐,枝头鹅黄嫩绿,宛如朵朵蓓蕾,欲开还闭,别有一种风韵。“柔梢披风”,则写出杨柳的动态美。轻柔的柳梢,虽然还没有垂下万缕金丝,却已经迎着和暖的春风低昂而舞了。用一“柔”字、“披”字,写早春杨柳的风姿,很传神。这几句写杨柳,回应前面“高柳夹堤”一句,而作进一步的领略观赏。“麦田浅鬣寸许”,则回应前面“土膏微润”一句,视线由高而低:那一望无际的平畴上,浅绿的麦苗已经从芳润的泥土中探出头来,刚刚只有寸把长呢,整齐得像短短的马鬃一样。作者以极其简练的文字,把景物的特征和自己的审美感受鲜明地表现出来,每一句都渗透着明朗而喜悦的感情色彩。   以上几小段,从初到野外的第一印象写起,进而逐层展示春水之美,春山之美,杨柳之美,麦苗之美,构成了一幅北国郊原的早春风光图,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这是描写早春风光的第一大层次。   接着写早春的游人。余寒刚过,盛春未到,游人也还不多。但是春天毕竟来了,第一批郊游者也跟着来了。作者写了游人的几种情态:“泉而茗者”,是饮泉水煮茶的,显得清雅而悠闲;“罍而歌者”,是边喝酒边唱歌的,显得豪爽而痛快;“红装而蹇者”,写穿着艳丽服装的女子,骑着毛驴缓缓而得,显得从容而舒适。“亦时时有”,是说经常可以看到。这一句反接“游人虽未盛”一句,说明游春者已颇有人在。作者对这些最早到郊外来寻春的游人,显然是欣赏而怀有好感的。“风力虽未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这两句是抒写自己的感受,尽管郊原的风还很有点劲道,但徒步而游,从背上沁出的汗水中,却分明可以感到暖融融的春意了。这一节从游人着笔,写出各得其乐的种种情态,无异是一幅郊原春游图。他们既领略着最早的春光,又给余寒初退、大地回春的景色增添了不少的生气和暖意。这一倒叙之笔,成为描写早春风光的第二大层次。   “凡曝沙之鸟”几句,写大自然中的生物。“曝沙之鸟”,指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呷浪之鳞”,指在水波中呼吸的鱼儿。曝沙,描写鸟的安闲恬静;呷浪,刻画鱼的自由天真。作者通过鱼鸟一动一静的情态,概括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春光中的悠然自得之感。他甚至发现和感受到鸟的羽毛和鱼的鳞鳍之间,都洋溢着一股“喜气”。这真是体察入微,化身为鱼鸟的代言人了。所谓“替山川写照,为鱼鸟传神”,作者以画工的手段、诗人的敏感,把早春景色写活了。这一节着眼于大自然的生物,构成了春光描写的第三大层次。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描写,得出一个审美结论:“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春在郊田之外,而居住在城里的人还不知道。辜负春光,岂不可惜!这几句与开头“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对照,可以感到作者由衷的欣慰之情。他在郊田之外,呼吸领略到初春的气息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心头的郁闷荒寒到这时便为之一扫。另外这与前面的“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的景象,也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这是作者郊游满井的结论。“始知”二字,得之于目接神遇的深切感受,也就是说,当他站立在郊田之外,沐浴着大好春光的时候,对于那些长期蛰居城内,感受不到早春气息的人,很有几分感慨。辛弃疾《鹧鸪天》词中说“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袁中郎的感慨在这一点上颇有共同之处,因而其寓意似乎也不局限在感知春色上,而含有引发人们摆脱尘俗,向往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以上写景,写人,旁及鱼鸟,然后拍入到人自身。“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这几句是说:能够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山石草木之间,而不至于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只有我这个官员啊。当时他正在作顺天府学教官,是个闲职,因而有时间纵情遨游,不怕耽误公事。“惟此官也”的“惟”字,颇有自傲和自慰之感,他不因官小职闲而懊恼,反而为此深自庆幸没有那种庸俗的封建官场习气,流露出袁中郎独特的性情与个性。   结尾“此地适与余近”,从字面上是说此地刚好与我的住处接近,但这个“近”字,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山水也有性情,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这里就体现了物我交融、如逢知己之感。“余之游将自此始”,表示这一次满井之游,将成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开端,怎么能不记下这美好的第一印象呢?把感受化为文字,是为了巩固记忆,时时回顾,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眷眷珍惜之情。事实上,作者在写这篇游记的前一年(万历二十六年),已经游过满井,而且写了一首诗;但他在这里却说“余之游将自此始”。这大概是因为这一次的感受特别深刻,所以把它作为一个美好的开端吧。最后点明写这篇游记的时间是“己亥二月”,也就是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篇末记时,是古代游记的一种常见格式。   这篇游记描写北国早春气象,既能传达出山川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作者从城居不见春叙起,接着写郊外探春,并逐层写出郊原早春景色的诱人,而最后归结道:“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回应开头困居局促之状,迥然有苦乐之异和天渊之别,表现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于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通篇写景都渗透着这种洒脱而悠然的感情,使文字具有一种清新恬静的田园节奏。而简练的白描和贴切的比喻,更为行文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   扩展阅读:   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   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世人认为袁宏道是三兄弟中成就者。
2023-07-16 01:22:071

“old”的反义词是什么?

楼主您好:new是新的意思old是它的反义词,意思是旧的
2023-07-16 01:22:113

满井游记原文及译文注释

  《满井游记》写出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和对早春的欣赏和赞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以下是我整理的满井游记原文及译文注释,欢迎参考阅读!   原文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译文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波光才刚刚开始明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光亮的.样子,好像明镜新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光亮,(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髻寰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散开,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旺盛,(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强,然而走路就汗流浃背。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一切动物都透出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曾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不会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能无拘无束潇洒在山石草木之间游玩的,恐怕只这个职位了。而此地正好离我近,我将从现在开始出游,怎能没有记述?(这是)明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啊。    注释   第一段   满井,明清时期北京东北角的一个游览地,因有一口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所以叫“满井”。   燕(yān)指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北京一带。这一地区原为周代诸侯国燕国故地。   花朝(zhāo)节: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据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   犹:仍然。   冻风时作(zuò):冷风时常刮起来。作,起。   砾:小石块。   局促:拘束。   第二段   和:暖和。   偕:一同。   东直:北京东直门,在旧城东北角。满井在东直门北三四里。   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   脱笼之鹄: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冰皮:冰层,指水面凝结的冰层犹如皮肤。   乍:刚刚,开始。   鳞浪:像鱼鳞似的细浪纹。   晶晶然:光亮的样子。   新开:新打开。   冷光:清冷的光。   乍出于匣也:乍,突然。匣,指镜匣。   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为,被。晴雪,晴空之下的积雪。   娟然:美好的样子。   拭(shì):擦拭   如倩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也:像美丽的少女洗好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倩,美丽的女子。   靧,洗脸。   掠,梳掠。   舒:舒展。   梢:柳梢。   披风:在风中散开。   披,开、分散。   麦田浅鬣(liè)寸许:意思是麦苗高一寸左右。 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   泉而茗(míng)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   茗,茶。罍,酒杯。   蹇,这里指 驴。   泉、茗、罍、蹇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泉,用泉水煮。   茗,煮茶。   罍,端着酒杯。   蹇,骑驴。   劲:猛、强有力。读jìng。   虽:注意,这里的虽指虽然,而不是即使。   浃(jiā):湿透。   悠然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   曝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   呷,吸,这里用其引申义。   鳞,代鱼。   毛羽鳞鬣:毛,指虎狼兽类;羽,指鸟类;鳞,指鱼类和爬行动物;鬣,指马一类动物。合起来,泛指一切动物。 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这是对第一段“燕地寒”等语说的。   第三段   夫(fu):用于句子开头,可翻译为大概。   堕(huī)事:耽误公事。堕,坏、耽误。   潇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惟:只   此官:当时作者任顺天府儒学教授,是个闲职。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wū)能:怎能。恶,怎么。   纪:记录。   己亥: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
2023-07-16 01:22:161

old是啥意思??

老的,旧的。
2023-07-16 01:22:227

满井游记原文及翻译 作者是谁

1、满井游记(作者:袁宏道)全文: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2、译文: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每年二月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个时候河上的薄冰刚刚融化,波光才刚刚开始明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光亮的样子,好像明镜新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光亮,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髻寰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散开,麦苗破土而出,游人虽然还不旺盛,(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强,然而走路就汗流浃背。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一切动物都透出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曾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不会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能无拘无束潇洒在山石草木之间游玩的,恐怕只这个职位了。而此地正好离我近,我将从现在开始出游,怎能没有记述?(这是)明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啊。
2023-07-16 01:21:511

old(反义词)_many(同义词)

new much
2023-07-16 01:21:446

old的反义词是什么?

old的反义词是 young "年轻的"或 new "新的" The shoes are old, but the skirt is new.
2023-07-16 01:21:331

满井游记翻译和原文

满井游记翻译和原文如下:原文: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云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末之知也。夫能不以游随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记?己亥之二月也。翻译:北方气候寒冷,花朝节后,余寒仍然很猛烈。常常刮著冷风,冷风一刮就飞沙走石。人被拘束在一间屋子里面,想要出去却出不去。每次冒风在路上快步走,还不到百步,就折返回来。二十二日,天气稍稍暖和,和几个朋友一起走出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在堤岸两旁,肥沃的泥土微微有点湿润,一眼望去,四面空阔,感觉好像脱离樊笼的飞鹄。这时水面上的结冰开始溶解,水波上的颜色也才显得明净,水面层层微波荡漾有如层层的鱼鳞,水清澈见底,亮晶晶像刚从镜匣打开的镜子,忽然射出了冷光。山峦被晴雪洗涤过,山色娟秀好像刚擦拭过一般,鲜明亮丽,像出色的美人刚洗过脸,梳好头发。柳条刚要发芽又还没发芽,柔嫩的柳梢被风吹拂,麦田里的嫩苗只有一寸多长。游客虽还不多,煮泉水,烹品茶的人,边喝酒,边唱歌的人,美女骑在驴子上的人,也时时见得到。风力虽然还强劲,但是步行仍然会汗流浃背。那些在沙上曝晒太阳的水鸟,在浪头吸水的鱼儿,都悠然自得,毛羽鳞鳍之间,都充满著喜气。我这才知道:郊野田原之间,未尝没有春天的消息,只是住在城里头的人不知道罢了。能够不因为游山玩水而耽误正事,潇洒地徜徉於山石草木之间,只有(教授)这种官职。而满井这地方刚好和我的居所距离近,我的游山玩水将从这个地方开始,又怎能没有记录的文章呢?
2023-07-16 01:2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