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家简介
自成一家的意思
解释:
在某种学术、艺术或技术上有独创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形成自己的体系和风格。也作“自出一家”。
出处:
唐 刘知几《史通 载言》:“又诗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风雅比兴,非三传所取。”
语法:
自成一家主谓式;作谓语;指独特的见解。
示例:
老舍《四世同堂》:“我是要沟通中西医术,自成一家。”
成语造句
- 1.在训诂学中,他自立门户自成一家。
- 2.先前他主要学习的是孙犁的写作手法,如今从文风上看,他已脱胎换骨,能自成一家了。
- 3.他的画,风格清新,如今已自成一家了。
- 4.文先生的文章扬葩振藻,自成一家。
- 5.鲁迅的杂文,不但自成一家,而且足以千秋不朽。
- 6.他的书法,博采众长而自成一家,达到了绝世独立的境界。
英语翻译
- 英语:
establish one's own school
- 日语:
一家(いっか)をなす
- 俄语:
быть оригинáльным <создáть собственную школу>
- 其他:
<德>eine neue Schule entwickeln <seinen eigenen Stil haben><法>
自成一家相关词语
- 1 玉汝于成
- 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出处:宋·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语法:玉汝于成作谓语;多用于在困难的条件下。示例: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古话,对于我们,是完全自觉地被理解的。”
- 2 自刽以下
- 刽:西周时的诸侯国名。从刽以下的乐曲就不加评论。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出处:《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刽以下无讥焉。”语法:衰世之言,亡国之音,等之~可也。 ★清·王棻《答王子裳书》示例:衰世之言,亡国之音,等之自刽以下可也。(清 王棻《答王子裳书》)
- 3 一而光
- 比喻彻底清除。同“一扫而空”。
- 4 于家为国
- 为国家为人民。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知你结勾他邦,可甚于家为国。”语法:于家为国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二折:“据元帅济世才施宽厚,于家为国,端的是分破圣人忧。”
- 5 忧国如家
- 忧:忧虑。忧虑国事,就像忧虑家事一样出处:汉·汉成帝《赐翟方进册》:“君其孰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语法:忧国如家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唐·韩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以臣之愚,以为宜求纯信之士,骨鲠之臣,忧国如家,忘身奉上者。”
- 6 一毫不取
- 一毫:一根毫毛,比喻极小的事物。连一根毫毛那样小的东西都不拿。形容为人廉洁,不沾便宜出处:宋·洪迈《容斋三笔·贤士隐居者》:“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非其义一毫不取。”语法:一毫不取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7 自反无愧
- 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出处:宋·朱熹《论语集注·述而》:“才做圣人自反无愧说时,便小了圣人。”
- 8 积少成多
-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语法:积少成多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事物的逐渐聚积。示例:其实一个人做一把刀、一个勺子是有限得很,然而积少成多,这笔账就难算了,何况更是历年如此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九回)
- 9 功一美二
- 功:功绩。做一方面的事情而取得两方面的美名。
- 10 悔过自新
- 悔:悔恨;过:过失;错误;自新:使自己成为新人。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出处:《新唐书 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语法:悔过自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只要你真能悔过自新,本部堂可以饶你的活命。(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
- 11 洁清自矢
- 谓保持自身清廉正直。出处:《清史稿·高宗纪》:“以李侍尧、国泰所办贡物过优,皆致罪戾,谕各督抚等惟当洁清自矢,毋专以进献为能。”语法:洁清自矢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 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遗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形容知音难觅出处:谢觉哉《知己难》:“所谓‘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得一知己,死可无恨’。”语法:得一知己,死可无恨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慨叹。
- 13 成效卓著
- 获得的成绩非常显著语法:成效卓著作谓语、定语;指效果。示例:经过这一段的刻苦努力,他成效卓著
- 14 一工一料
- 可解释为料钱和工钱是1:1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