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上添油简介
火上添油的意思
解释:
见“火上浇油”。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贾臬台见他顶嘴,如火上添油,那气格外来的大。”
语法:
火上添油作谓语、宾语;比喻有意扩大事态。
示例:
他放下笔,头疲倦地倒在枕上。炎热增加他的痛苦。喧哗更象在火上添油。巴金《寒夜》二九
成语造句
- 1.两把短刀上骤然爆发出的火焰,仿佛火上添油一般,让纯净的圣光能量立即燃烧起来。
- 2.项少龙指着徐海的尸体,犹如火上添油,令少原君又羞又怒。
- 3.黑子火上添油,继续讽刺欧阳凌风。
- 4.更为火上添油的是,那四名女子见他迟迟没有动作,竟一起从澡盆里跳了出来,莺莺燕燕地围拢过来又开始帮他宽衣解带了。
- 5.若是陶唐丘强行介入,非但不能理清乱局,反而会火上添油,令建木九丘陷入更加混乱局面。
- 6.然而,让许霞更加郁闷的是,吴迁此时正坐在沙发上,兴致勃勃的看着热闹,不止不帮忙劝架,反而在旁火上添油……
英语翻译
- 英语:
pour oil on the fire
火上添油相关词语
- 1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出处:唐·慧能《坛经·疑问品》:“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语法:钻木取火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原始生活。示例:老舍《打倒近视》:“原始之人,钻木取火,未闻错钻了手指。”
- 2 承上启下
- 承:承接;启:引出;开始。承接上面的;并引出下面的。多指文章的结构。也泛指把事业或学问接过来传下去。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故君子戒慎”唐 孔颖达疏:“故,承上启下之辞。”语法:承上启下连动式;作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这两段文字中应有几句承上启下的话。
- 3 束缊举火
- 同“束缊请火”。出处:清·钱谦益《吕季臣诗序》:“国破家亡,年衰岁暮,束缊举火,轹釜待炊,季臣意殊安之。”语法:束缊举火作谓语、宾语;指求人。
- 4 如蹈水火
- 比喻处境艰难。出处:《元史·张德辉传》:“若宰民者,头会箕敛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为害尤甚。”语法:如蹈水火作谓语、定语;指处境危险。
- 5 无天于上,无地于下
- 原指军将临战奋不顾身。出处:《尉缭子 武议》:“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无天於上,无地於下,无主於后,无敌於前。”语法:无天于上,无地于下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其临敌决战,不顾必死,无有二心。是故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於前,无主於後,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淮南子 兵略训》
- 6 近火先焦
- 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9回:“常言道:‘近火先焦’。伯伯便替我们吃官司坐牢,那时又没人送饭来救你。”语法:近火先焦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比喻跟祸事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 7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也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出处:《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 8 上蒸下报
- 泛指乱伦的性行为。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至如上蒸下报,同人道于禽兽;钻穴逾墙,役心机于鬼蜮。”语法:上蒸下报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上蒸下报扰乱正常的生活秩序
- 9 油浇火燎
- 形容焦急。出处: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一章:“齐标虽认为有理,却油浇火燎地问:‘依你说该咋办?’”语法:油浇火燎作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 10 冠上履下
- 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出处:《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语法:冠上履下作宾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
- 11 赴蹈汤火
- 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语法:赴蹈汤火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示例: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臣是顾命大臣,义当以死报国,虽赴蹈汤火,皆所不避。”
- 12 画蛇添足
-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语法:画蛇添足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回)
- 13 救火追亡
- 亡:指逃跑的人。像救火和追赶逃犯一样。比喻事情紧迫,不可延缓。出处:《国语·越语》:“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
- 14 解衣包火
-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出处:《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语法:解衣包火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